
【荷塘】旷世绝恋(小说)
前言
这部小说是我在读佛经期间不停地在脑中闪现的片段,再经过读其他诗句后联想到的传奇故事。
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很多,传说她是弥勒菩萨降世。她对佛法的解释也深入浅出的震惊当时的文坛。正史记载她是一代则天大帝,野史记载她的很多传闻。一个女流之辈,执掌中国盛唐三十余载怎么会没有让人歌功颂德的丰功伟绩呢!
今天我在这里要讲述的不是关于武则天的正史传说,而是关于她和佛教的渊源,她对佛法的诠释。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享年81岁)是唐太宗的才人,是李治的皇后,最后称帝,称为圣神则天大帝。她的才略、胆识,治国方略至今被人称道。最后敌不过父系社会的传统,也在选不出合适继承人的前提下,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从此李唐天下响誉世界600年。可以这样说,武则天称帝是承前启后的壮举,是保障李唐的最好方式。当初李世民那样教导她、考验她,无不是为自己的江山社稷保障设置一道屏障。所以对于武则天称帝我们不应说三道四,这是在李世民掌控范围内的无奈之举。治乱方可捋顺乱麻,太平日子过久了,人都会出生出懈怠、慵懒的情绪,乃至高官子弟的骄奢淫逸,不思进取,毫无章法。这样的治理环境,只会导致“富不过三代”。何况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与国与家都需要百年长计,千年长存,万年流芳。武则天的出生实在是大唐的应景之作,应时之需。
对于武则天,大家应该不比我陌生,在此就不多赘了。
我要述说的是我所知道的关于武则天的故事,因为这些个故事从没在世面上流行传播,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叙述一翻。让我们从另一方面去了解武则天,了解武则天的晚年生活、思想情感,乃至与此影响到的她的治国方略!
本故事将以跨时空的回忆方式叙述武则天和六祖慧能大师的神聊沟通。如有不明之处,那么只注意故事情节就可以了。毕竟我想让大家了解的不是我作者本人,而是佛法,是则天大帝对于佛教的贡献,以及佛学对世人的深远影响。再一次隆重纪念六祖慧能大师!
第一章 初遇《大悲咒》
当我第一次遇到人生大挫折的时候,我聆听了佛僧慈悲的呼声《大悲咒》。那一段时间,我被公司解雇了,我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知所以。我是一个骄傲的人,以为大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而且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在2003年的那场瘟疫潮退后,我真的是顺利找到了一家针织服饰公司,专业对口,外企单位,是很多人梦寐的理想职场,我也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当面试官告诉我说他们的公司是生产羊毛衫的时候,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工作的我一下子点头同意了。
在公司三个月实习期间发生了什么我将做另外的叙述,在此我要讲述的是我被开除后的遭遇。
我租了一个过渡期的民用单居房,在这个过渡拆迁房的对面有一座新造的寺院。我觉得那里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我就进去看看了!
寺院的声音响起:
“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却来了!”
我不明所以。殿中供养的是三圣母塑像。不知是什么庵堂!
我问一个遇到的和尚,我说:“师父,哪里有在眉心点痣的地方?”
他没说一句话,扭动着身子走了,回答我说:“不知道!”
一个和尚作蛇扭的样子,至今我都不明所以然!
这本来是我的笑话,但是佛陀不落下每一个求智求知的可怜人。我就不去寺院了。有一天晚上,我在楼上听到几个陌生人进了房东家的正厅,房东对他们说:“我们是信仰基督教的,这里不欢迎你们。请你们走!”
“不要着急,婆婆,我们就是来坐坐!”
我以为他们打暗号,是想撵我走了。我担心深更半夜的我到哪里去投宿,这里是荒郊野岭的开发区。见我没下楼去,其中一个男人说:
“我们唱首歌给你们听!”
我以为是卖唱的乞丐,那也不至于进人家家门呀?我打着好奇心正要下楼,马上听到一段很悲悯,很动听的歌曲。我听得入了迷,听得呆了。我快速下楼想看看谁在唱歌。一看是两个衣着奇怪不同于我们的光头男人在唱歌。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和尚。我不认识和尚。在这之前,在寺院见到的男子,我不知道那是和尚。近距离的看到和尚,让我仿佛有了心灵炸开的一蒙。
“婆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这就告辞!”
“好!走好!”
两和尚看我一眼,走进黑夜之中。
我的心也随之走了。
我想找到这歌声的来源,我想再次聆听这美妙的法音!
冥冥之中,把我带到了宁波的宝庆禅寺。也不是冥冥之中,我只是凭着读园林中专实习时的记忆找到去的车站,一路问过去的!我找到了。找到了寺院,找到了法物流通处,找到了《大悲咒》的磁带!
“师父,您唱的歌叫什么名字,我想去买一盒磁带来听!”我壮胆问。
“叫《大悲咒》。寺院的法物流通处都有!”另一个和尚说。
我找到了,付了钱,拿到出租屋里听!我还有复读机在身,激动得我手抖!
嗒——嗒嗒嗒——
《大悲咒》的乐曲响起。我的整个神精都凝固在那一刻了!现在写来,那前奏第一个音符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是一样的!叩开命运之门的钥匙就捏在自己的手里!
我醒了,却也更迷茫了。因为我找不到我的方向了。人生的方向,思维的方向,今后生活的着落问题。我陷入了深沉的思索当中,不愿醒来。这一梦就是十四年了。如今写来,恍然一梦,隔世迷茫,今生的方向。我终于明白自己的一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明白自己是谁,从哪儿来,欲往何处去?
我忘了我曾经在杭州灵隐寺的许愿了:我要找到我前世今生。那时还没找工作,只是刚从大连回到宁波找工作。我的离职是为了让我明白我的前世今生,我的离职是为了让我更好的续慧命、利众生。因此,我在伤心没工作之后,没有消沉,而是积极的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人生出处!
在灵隐寺,那个解答的男人说:“你不要把今天的求答当做是算命或求愿,而要把它当做你今生的许愿,你将与众不同,展翅飞翔。愿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到你清净无染时便是你寻找到真我之时。你不要对任何人讲起你今天对我说的话,包括外面的那个人,不管他是你的什么人!守秘,才能保你一生平安。平安是福!”
没想到,我一意孤行,还是在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了!不过我总算找到了,并且找到了护我法的人:班禅十世。还有对我教诲有加的慧能大师,即禅宗六祖。
第二章 访寺,寻找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在我作服装课程修学最后,毕业设计的那段时间里,我变得极度的紧张。一方面要应对毕业设计答辩,另一方面还要思索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而我想当设计师,想设计出超凡脱俗的服装,即要令人耳目一新,又要端庄典雅,不失风度。这样服装的风格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要寻找、寻找。到哪里去寻找也是个问题。我的见识和环境局限了我的认知能力。
且不管这些,我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应付毕业答辩,这是首一。
当夜深人静,同学们都睡觉了的时候,我还在打版。这不是我的强项,我是硬着头皮在打纸样,但我没有认为自己不可以的。同学们都替我捏把汗。我听到有声音说:“明天做吧!明天我们帮你。你本来就不会。”
“不,我要试试,我能行的,一定行!”
这是梦呓还是自言自语?我相信是同学对我的鼓励。
当我打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心思:“这不就是我以往一直延续的教养吗?”
原来服装设计不是坏女孩的职业,从事服装也不是放荡的理由。
奇怪吗?我拼命地想学服装设计的理由竟然是为可以做一个自由、放浪的女孩,而不是那样伟大的理想:为人们能穿上健美、端庄的服装。为了服装这阳春白雪的艺术而作不懈的追求。
我在思想混乱的情况下学了服装设计,郁闷了二年半。在第六个半年作毕业设计的时候终于让我明白:服装设计的高端是超越灵魂的卑俗,达到至真至纯的境地。
明白真理的那一刻,欧文汗颜了,心惊了,羞愧了,同时也解脱了。我不用为做一个坏女孩而放下自己的身段了,我要追求更高更唯美的思想境地。
于是,那一刻我想到了追求的真理,寻找我生命真相。
当我在2003年天灾人祸盛行的档口,回到了宁波。同学们都认为我是被情所困,在寻找我初恋情人。我自己也不明白。因为当时那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并没有那样详细的理念、清晰的画卷。所以我在宁波街头基本算是流浪。我不敢告诉任何人我的想法,我的疑惑,我的寻找。
但是老天眷顾我。一个阿姨找到我,在宁波的街头,她带我去了基督教教堂,让我有幸聆听了一堂牧师的讲课。讲了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用意念问我:“你来这里想得到什么?我们该怎样帮你?”
我心里答道:“我现在是个孟子的学生,正在体验:饿其体肤,劳其筋骨……”
“???孟子的学生?真的假的?”牧师一阵愕然。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无神论者,对宗教更是一无所知。牧师的疑惑大概是觉得我有哪位先人附体,借口说话了吧!
“那我们该给予你什么呢?你第一次参加我们的聚会!”
“我看看书就行了。这些书很好的!”
“你先到佛教里去走一趟吧!如果觉得不适合再来我这里!”
“啊?佛教?那是个什么东西?”
“?!”牧师一脸的呆若木鸡!
我亦无语:他也不知。我以为是另外有人在召唤我了。我明白了:佛教能解决我的要求和疑惑。
带着指示,还有囊中羞涩,我回到了老家岱山磨心。
恰巧,耳边传来一个女孩的厉声:“你去皈依呀。皈依了就能来我公司了。”
皈依?我不知道什么是皈依。
“你到超果寺去把灵魂放下,就可以了!”
超果寺?在哪里?在哪里?
不听使唤的我的脚走到了超果寺的门口。超果寺,那是小时候梦靥的地方。那里有我太多的思念和故事。超果寺兴建时我还采访过一个和尚,为了写小学生作文:我参观了XX。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后来我就没进过超果寺。因为那是另一个女孩的专属地。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现在我来了,到了大门口。我正踌躇要不要进去。
“你给我进去!”我一个趔趄,踏进了超果寺的大门。
干净、整洁。总觉得仿佛有人在迎接我,有列队在欢迎。迷糊的感觉,看不见身影的!总之,氛围不似要我到超果寺受审的架势。
进了大门,走过弥勒佛殿旁的侧门,到了大雄宝殿院落的时候,我就忘了所有的东西,思想在那一刻全然不存在了。“空乏其身”,大概就是这样的!
我看到了西厢房有一扇门开着,供着鲜花,摆着红烛,看着唯美,我就进去了。是书耶!
我随手翻阅起书来。此时此地,我偶遇了智慧法师,超果寺的当家师父。从此我开始了一段长达至今的修行之旅。
师父很照顾我,想解我疑问,给我启示。可我不是忘了自己的初恋,就是见到佛像后的欢喜,见到和尚后的惊异。总之,我把对服装设计放一边了,转而研究起智慧师父来了。
他叫智慧,这个名字很熟悉,我也曾给一个和尚取过法名叫智慧,不过是一个老和尚命名的。我当时猜不透其中的渊由!
智慧法师修行很高,能令人见之忘俗,心意清净。我不用梵音,见到他自然在心里点起了一柱心香。
我开始寻找“什么是灵魂”的答案了。
我开始为自己的想法拓展思路了:寻找服装设计的灵感,首先要明白灵魂是什么!于是我把自己在小时候的灵魂之旅当成了自己的灵感是“不谋其政”。也就是说:我从来不知道灵感就是灵魂的旅行!
于是,我不研究服装了,转而研究佛学了。
佛学,与我,似乎还有别样的沉重责任。他不仅仅是一项开启我灵智的钥匙。因为,我不但发现了佛学的博大精深,也发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浩瀚无边。我要开始挖掘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明白自己的前世今生了!
于是,我向智慧法师报告:我要闭关禅修。师父也知道以我的条件坐山洞静坐禅修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对我说:“你就坐人关吧!”在人世间过俗世生活,内心保持静修。于是我开始了傻瓜样的人生状态:见人是那样呆无表情,在家闲着帮衬着作农活,操持家务,唯一的要求是对个人卫生要保持清洁,否则不是神经病也会被看成是神经病的!我照做了,师父使了一个计,让我免于人世的喧嚣和纷争,安静的坐禅。他替我遮挡了所有的流言蜚语。我苦悟什么是“法妙”:众法之妙,还是一法之妙。法又是什么?何谓法;妙又在何处,何谓妙。我的法名为法妙。我总想为自己的法名有一个震天撼俗的立意。我努力了,我想我参透了。法,就是人世间的道律、器物、心思。妙在于思维之正、之绝、之独一。别出心裁,又不失律仪,可谓妙!
我想我的坐禅是循序渐进的。虽然我不明白佛法有多少,是什么,但我的思维在有序地展开:从悟大自然的风情开始,一花一木一世界;到村庄里的人物是非;再到字词句的解释;还有小时候灵性世界里的经历,一一展现。来不及述说,来不及记录,来不及表现心情。一潮潮一幕幕,如放电影映现脑海中;如身临其境,想抓住,奈何是个泡沫。感伤、乐坏、激愤、无奈,回忆里的伤像是伤口上的疤,被揭了,很疼,可是只有在揭了老伤疤,才能长出新肉肉,才能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