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我的家乡许家堡(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我的家乡许家堡(散文)


作者:静悟 白丁,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3发表时间:2019-03-02 22:41:50

我的家乡许家堡位于眉县齐镇正东一公里处的黄土高塬之上,它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它是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是古时沟水交汇形成的黄土高塬。这座高塬是依万户梁——曲兴塬的前延之塬。
   古时万户沟之大水,从曲兴塬东旁冲刷而下,将曲兴塬和南塬(许家堡塬)在前端东西向切了个大口子,形成一条大沟,将大水从此流入了曲兴沟而汇入甘沟河。
   大沟之底,清朝时期依沟崖凿窑居于一户人家姓樊,樊氏家族听老人说,民国前是一大户人家,因吸食大烟而败落。
   甘沟河从磨石沟流出,把高桥村一分为二(南桥、北桥二组),顺沟而下。与井索沟之水在高桥村东旁而汇流经许家堡西塬下,拱塬而泄,沟深四十余米,沟底流水潺潺,树木丛丛,四季流淌,有冒水潭,儿时常在沟底潭内戏水捞鱼。
   东沟,铜峪沟之水,经万霞村,范家窑而下,过许家堡东沟流出,在凉阁村石桥南(南环路)与西沟之水汇合,二龙戏珠,相拥南塬。很早前许家堡许氏村民就依许家城而居,许家城堡距王家城南二十余米,王家城脚下东沟、西沟水在石桥南相汇,王家城依沟傍水,立崖而起,崖高三十余米,东西北三面环沟崖而立,易守难攻,土匪难进,城内水井两眼,瓦砾遍地,地道密布,从地道之内可出入东西沟之间,这是王家先民很早居住的老城堡(王家城),解放后,王家后人迁于南环路两旁居住,改名叫王家湾,即凉阁村四组。
   王家城南一个二十米宽的深壕沟前,就屹立着一个很古老的城堡,许家城,城堡东西宽六十余米,南北二百余米,高一丈有五,城顶宽八尺左右,城南有一个高大的门洞,供城内居民出入。城内有水井两眼,一眼在北城根内侧,一眼在城门洞内侧,井水清澈,甘甜可口,村民吃了四百余年,现井水依然清清,四季不干,(供砖厂职工吃水和浇土使用,老城堡城门洞前西,有一个大大的涝池,供城内下雨排水之用,但已毁,建有一砖厂),涝池之水,一年四季清清,池岸柳树荫荫。
   城门洞外西侧,依城墙之崖,凿了孔大窑,窑内安有一大石碾盘,供城内居民碾米,碾面之用。
   城堡依两沟沿而建,屹立于东西两沟的怀抱,拔沟而起,雄伟壮观,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清末民初,战乱时起,民不聊生,土匪猖獗,土城曾多次打败土匪之抢掠。
   城内井中有地道相通,与住户红薯窑相连。村民下入地窖可出入东西两沟,进入吃水井内,遇到匪情,可在东西两沟崖上相望,了解匪情。可谓防守之严密,设计之巧妙。
   民国年间,许氏家族四十多户人家和一朱姓家族就居住生活在这座古城堡之内。
   解放后,人民生活大大提高,人丁兴旺,到六十年代初已发展到六十多户人家,人口居住向城外和东沟半崖发展,依城门前,东沟半崖凿窑而居。六十年代末期已发展到一百多户人家,政府决定分队而居,分田耕作,城内居民分为九组,城外居民分为二组,东沟半崖分三组,土地公有制后,三组依东凉阁以东之地为畔,二九组以烟霞村以北之地三城南之一千多亩土地为畔,耕种劳作。七十年代中末期,政府决定,三组迁上东沟上平地而居。二九组迁上南塬中段,也就是现在的新许家堡。
   许氏家族听祖上人说,在明朝期间,从山西大槐树下,弟兄三人迁来许家堡的,两人留于许家堡,一人进斜谷而流于汉中地带谋生,后不详。许家堡村地理险要,但交通不便,出行艰难,东西出行都必翻沟而行,赶马车出行更是难上加难呀,七十年代末期,政府决定修建,东西两沟水库,许家堡人民交通才得以方便,现通村公路从村中穿过,东达金渠镇,营头镇,西通齐镇,十分方便。
   许氏弟兄二人就在许家堡这块丰饶土地之上,拼搏四百余年,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已成为一个有一百四十余户人家,五百余口人的村落。
   许氏家族,人才济济,善孝忠为,耕读传家,勤劳勇敢。有民国末年担任齐镇镇公所所长的许佰孝,曾为解放军运送军粮,领导村民支援。
   解放时期有跟随彭大将军转战大西北的许伯杰,解放后曾任新疆自治区喀什市经济委员会主任,有跟随王震大将在新疆大农垦的许治国,许德华,许书记(已逝),有抗美援朝战士许都信,许黑娃。新一代许家堡子民,更是奋发有为强中有强,有西安体育学院教授许榜劳,有重庆大学教授许栓劳,有陕师大博士许亮(在读),还有在县城拼搏的万佳家具城老板许育林,还有钢材经销商许永林,创办牙科诊所的小青年许乐,可谓之创业模范。
   还有一大批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奋发拼搏的许家堡子民,广州万达广场副总经理许哲(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成都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许素梅,宝鸡工商银行工作的陕师大研究生毕业许兵,在西安工作的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毕业的工程师许蓉。
   新的一代许家堡子民,在外为国奉献,为许家堡增光添彩,在内勤奋劳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务出香甜可口的猕猴桃,畅销国内外。
   加油,许家堡的青年人。
   新的许家堡屹立于南塬中段,分五条东西巷而居住,两组一百二十多户人家(不含三组二十多户人家),座座红砖青瓦的楼房,平房依序排列,整齐有致,铁门大红,门楼高昂,水泥道路,路旁绿荫,美丽如画。美丽的许家堡,我可爱家乡,我可爱的父老乡亲,你将在新时代大展宏图,绽放出美丽的异彩。
  
   附:许姓家族备考,据百家姓记载,许姓之族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尧舜时期(公元前三千年前)炎帝的后裔,姬姓,姜姓与齐姓同祖,许由为先祖的生活在箕山(箕山在今山东黄河沿岸菏泽一带)之下的许姓人氏,周成王封分子民于箕山脚下,建许国而姓的许氏民族,战国前期许国被楚国所灭,许国之民以许姓而宗,许姓子民占全国人口的0.54%。
   在中国历史上,许姓子民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有许由,许褚,许慎
   今有许世友,许广平,许家印

共 22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如数家珍,用精准凝练的语言深情地数念着家乡许家堡的地理状貌与风土人情。许家堡有古老的城堡,城内有清澈甘甜、供居民饮用四百余年的两眼水井。城堡外有居民碾米碾面之用的大石碾盘,有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东西两沟,城中有与住户红薯窑相连的地道,防守严密。作者详尽记录着家乡悠久绵长的发展历史,列举着这片土地上不断成长起来的英雄儿女,竭诚赞美为国奉献,为家乡增光的家乡人民。文章由古到今,由自然到人文,可谓脉络清晰,语言精炼,字字含情,讴歌美丽的家乡和可爱的父老乡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人不尽的骄傲,展现了一个家乡儿女对故土的浓重深情。真情佳章,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9-03-02 22:46:48
  文章真情动人,且根据内容与意境的需要,精心炼字,用最精准最凝练最富有表现力的字句来表情达意,令人钦佩。学习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静悟        2019-06-26 15:27:00
  谢谢您的阅读~
回复1 楼        文友:静悟        2019-06-26 16:41:08
  谢谢编辑!向您学习!欢迎指导!虚心接受您的指导和批评!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写出更好,更高的文章!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