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约客听棋之楼外千山雪(随笔)
引子:
楼外千山雪,年年只欠诗。杯停常欲速,棋负不容迟。(宋:韩淲《雪中围棋》)
1
下完网棋,我便打开《雪千寻》的mp3,开始了写作。这一次的主题是“约客听棋:楼外千山雪”。
一想到围棋,我的眼帘便蹦出这样的意境来:约会,待客,手谈,送客,打谱……
这些词汇,很专业,很诗趣。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倘若在“琴棋书画”四朵花里不弄出个诗意来,就不算真棋迷、真雅士。
自唐宋已降,文人休闲文化便开始在士大夫之流兴盛,所以“诗棋风雅”便自然而然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大雅之堂,玩小雅之趣,并且努力分享人生,唯围棋和美酒是最不可或缺的。今天单表雪景围棋之雅。
话说中华文化,文人之雅,诗书之趣,往往是别出心裁,又用心良苦。比如赵师秀“约客”围棋一局的过程,那就是一个煎熬,非真棋迷是绝对找不到那种感觉的。犹如现代的网棋一般。高手只与高手捉对厮杀,对低手绝对是不屑一顾的。也只有般配的棋手才是好胜负,真对手。那些附属风雅的低水平棋迷只能靠一边站,有时候连“围观”看棋的资格也没有。自古如此。
瞧,寒夜,赵师秀“等得花儿都谢了”。然而,他还得等。那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对决呢?还是预约绸缪已久的承诺。是真棋迷都是绝对诚信为上,是真朋友才可以手谈天下,指点江山。这一点,凡是经历了约棋围棋的棋友都具有的真性情。
夜更深,灯芯摇曳;天还凉,情则浓。要知道即使是在上世纪“茶楼围棋”的时代,我们棋友图的就是“挑灯夜战”,图的是“切磋技艺”,图的是“其乐融融”,在棋迷的世界里,时间从来都不是问题。何况还有“烂柯千年一局”的典故呢!
闲着还是闲着,哪怕是半夜时分,敲敲棋子打打谱,弄出点动静出来清醒自己。赵师秀就这样打发时光。当灯花将尽,挑挑那清油灯芯儿,也是一种消遣。当灯花亮堂起来,书房便温馨起来,寂寞棋盘,冷寂的两罐棋子也会因为耐心的守候,而变得更加的“温暖”起来。
所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赵师秀也是真爷们。
2
这围棋的约会,还不算奇葩;仅仅是是考验真棋迷的耐心而已,因为既然“预约”哪怕醉醺醺也要爬来。
最奇葩的是,当大雪封山,当瑞雪天寒,当山高路远,当一切外在客观放肆地阻挡围棋手,也是不可能的。比如宋代进士黄裳就这样直接调侃棋友说“瑞雪天时醉怨迟”。
似乎是在抱怨,别醉醺醺地说喝太多了,天寒了喝点小酒怡情。要是耽误了“围棋的约会”那就不够哥们了。此时此刻天寒地冻,“白茫茫好一幅江山”。他说“笑君棋局雪中围”;这巧妙的比喻也是真够绝的。
这一次酒棋的约会,张扬着围棋手的毅力、豪气。
当然,在寒天,应雪景,借醉意,更手谈;又是另一番风景。
3
大学士李东阳对围棋很是偏爱,而且棋瘾大。他写到“惟有围棋堪遣兴,客来时复两三枰。”当然,这里,他的棋局也就是一种款待客人的方式,犹如“巴山夜雨”之“秉烛夜游”的方式。李东阳写的是客来,下面则是送客。读起来也别有一番情趣。在寒冬季节,在凛冽的冬季,围炉煮书,促膝谈心是一种置换,然而,缄默无语(无话可说的时候),似乎彼此手谈才更有意思。所以,他留下了“雪月光中夜未阑,楸枰乱落水精寒。”这样的雪景里围棋的诗句。
其实,这也是唐宋以降,文人士大夫最无奈的的精神寄托点。
雪景里围棋,本身就是一种气场。这气场是诗意,是豪气,是冷寂和热情的对撞,是友朋和朋友的直接交心。
倘若不会围棋的话,基本就缺少了“敲门的砖”,缺少了“交际的手段”。哪怕是不会围棋,也要会“捧场”。哪怕看不出“子丑寅卯、胜负成败”。所以自古就有了“观棋不语真君子”的揶揄和“见死不救非丈夫”的调侃。前者是不知者无罪,大智者慎言的智慧;而唯有非“利益攸关方”,且棋高一着者才敢如此之后“放肆”。前者的典故最幽默的就是看着看着睡着了,比如苏轼看棋;后者的典故最突出的就是看着看着“忍不住”乱局,比如杨贵妃看棋。
4
在漫天雪花的境界里,真棋迷来了,这一回来的是浪漫大才子。
这个浪子,就是游戏了生活并且被生活游戏了的杜牧。失意的杜牧心田中是孤寂的。在他诸多爱好里,唯有对围棋情有独钟。他在写给朋友的《绝句》之后,又写《重送绝句》。这样翻来覆去地借围棋说事,真是难为大诗人了。他吟咏到: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
是的,诗人杜牧是一个典型的棋迷,而且棋艺不凡。事实上,围棋的飘逸般配杜牧的气质,围棋的孤寂更适合放牧杜牧的心灵,围棋的闲适和舒服也适合杜牧个性。
在孤灯夜下,在风雪里,他用棋局沉浸自己。也忘却自己。因为在棋局的对面总有一个“另外的自己”——一个同样孤寂而且百无聊赖的自己。
所以,与其说这一首诗歌是写给围棋的朋友,不如说是送给了自己。这是一个标准的玩世不恭的诗人。他接着吟咏到,“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屋外,风雪路,季节,寒冬里,他希望用棋局温暖彼此孤寂寒冷的心。他的心思总是“走”在路上。走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路上,走在“别后竹窗风雪夜”的路上,走在“多少楼台烟雨中”。
5
从上面几首诗歌里,我们依稀了解了古人之雅。雅在以棋局隐喻待客之道。
作为大画家的文同,同样也是一个棋迷,在送给棋僧惟照的诗里,更是直接描绘了“雪夜围炉”的围棋故事。他写到:“窗前横榻拥炉处,门外大雪压屋时。独翻旧局辨错著,冷笑古人心许谁。”在诗里,更是对朋友美言多多。这个方外的“国手”水平很高超,文同说“自然天性晓绝艺,可敌国手应吾师”。由此可见一斑。在诗意里棋僧游刃有余,竟然能够点评江山,辨析正误。
这里的雪景围棋图,实在是一种最舒服最狂桀的状态,也是一种幸福的状态。不过,既然堪破何来冷笑,既然明白,何必纠错;既然出家,何必入世。既然来了,何必一走了之。俏皮的文同是一个游弋在棋局和诗画意境的明白人。
他和苏轼也有围棋故事传世。比如“棋赌梅花诗”就是很典型的棋迷之间有趣的故事。从书画到棋局,让文同和苏轼成为“忘年交”。
6
其实“风雪围棋图”更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白茫茫无忧,空荡荡圆满,勾心斗角之后又和睦相处的一种超然境界。比如宋朝的大政治家寇准也是如此。
他的梦寐以求的雪景围棋竟然难以实现,成为他人生之憾。
他写有一诗说,期待能够与棋友来一场“雪夜围棋”。他吟诵到“且共江人约,松轩雪夜棋”。这首诗叫做《闲夜围棋作》。然而,他不仅是派遣兴致,更是表明心迹。在前面他写到“归山终未遂,折桂复何时”。显然他有种解脱而不可,超然又不能的“骑虎难下”的思想纠结。那雪夜围棋图犹如心底最后的“伊甸园”,成为他梦寐以求的世界。
果不其然,他两度入相之权重,最后竟然数被贬谪,乃至病逝雷州而遗恨。这谁又能料想,他的“雪夜围棋盛景”竟然变成了南海荒凉之孤梦了。
7
在冰天雪地的场景里围棋,自然非同小可。比起“围炉诗话”的小家碧玉,比起“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温馨暧昧,那雪景围棋图则是“气壮山河”的了。
试想——雪白无心,围棋有意;对冲智慧,温文尔雅。外冷心热,平地波澜;步步溅血,狼烟四起;棋局勾心,棋迷融融;知己知彼,彼此交心。这才是是难得的人生历练。不似雪里梅香的娇贵,也不是雪中送炭的直接,而是彼此可以共处,交心,一起面对“难局”,一起创造“和睦”的最具有中华文人气质的一种场。
这种场,巧妙的是借用棋局而隐逸人生,冒用游戏而游戏风尘;既呕心沥血禅精竭虑,又肝胆相照和平共处。犹如置身高寒而心暖,面对浊世而自洁的士大夫心田愿景。
刚巧,在三峡的寒冬,我上网围棋一局,惨败。我聆听着手机里的《雪千寻》,写着上面的故事,想象着棋局棋运,不免手痒,写了下面的三首《雪夜围棋诗》作为结。诗是这样的:
僵冬云凝重,铺坪雾生风。劫运天底事,雨雪山岚融。玉柱守春秋,点透破蒸笼。暮色催篝火,寒禅送晚钟。(古风:寒禅送晚钟)
拈子险中求,集寒或可知。听禅禅意远,审局局乱世。绸缪转圜处,峰回凝云脂。围棋不了情,风吹雪压石。(古风:风吹雪压石)
有道围棋谱,实战无忧劫。追杀三千里,谋筹乾坤雪。争先大飞挂,长考天地裂。此生一局长,推枰即永夜。(古风:此生一局长)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