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池州杏花村(游记) ——骑游天下
池州杏花村
凤凰携雨在深秋
寻古探幽品美酒
杏花村酒在山西
历史名村是池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景区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西郊,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任池州刺史。次年清明之日,杜牧到杏花村赏春,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此,贵池杏花村随《清明》诗名扬青史,享誉天下。清康熙年间,杏花村人郎遂,编纂了《杏花村志》十二卷,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使杏花村名垂千古,后人也把杏花村称为“天下第一村”。
世人誉杏花村为“天下第一诗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吟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也吟出了牧童、水牛和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以杏花村旧址为基础,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路二水三区”。目前,一区民俗体验区已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参观游览六朝长廊、怀杜轩、郎遂故居、鱼龙桥、古戏台、青莲馆、民俗村、渔歌埠、望华亭、昭明堂、醉仙湖、窥园等著名景点,感受千年诗村特有的诗\\\\酒文化,体验农耕文化和古老技艺,在古戏台,欣赏黄梅戏表演,在民俗村,穿越八卦迷宫阵,与水牛为邻,醉仙湖畔,免费品尝手工酿制的黄公酒,并观看了解手工酿酒工艺。
景区风格朴素、典雅,园内广植花草、杏树成林、溪流纵横,仿唐建筑错落有致,古戏台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淡淡的酒香不时迎面扑来,在这幽静村落里凭吊怀古、在花语洒香中休闲娱乐。天公凑趣,一时间飘落起绵绵的细雨,细雨霏霏中的杏花村却是更加的美丽。再现:“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经典田园休闲生活佳境。
有意思的是,我们以前都知道山西杏花村酒。那么杏花村到底在那里?有一首打油诗,说的就是各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而各显神通,纷纷请古代名人“回家”的事。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观音菩萨选美,齐天大圣找不到家。”在这些旅游资源的争夺中,杏花村无疑是热点中的热点。但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山西汾阳和安徽池州各有各的说法。
安徽池州方面认为,池州西郊秀山门外有一个杏花村,出现于杜牧那个时期,距今有1300年了。杜牧曾当过池州刺史,在池州呆了整整两年,面对江南杏花微雨的美景,很自然的就写出《清明》诗了。池州认为杜牧没有去过山西,不可能写出《清明》诗。有位著名学者编著的《杜牧年谱》中,考证出杜牧详细的人生活动轨迹,并没有提到杜牧到过山西的记载。另外,山西气候干旱少雨,怎么可能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江南才有的气候?
山西提出一个证据: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曾任汾州(西河郡,今汾阳)刺史,死后就葬在汾阳。大诗人王维有诗《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写的就是杜希望。作为曾孙,来曾祖父去世的地方祭祀,很惊怪吗?山西会反问:杏花村从唐代一开始就与名酒有关,已有1500年的历史,杏花村的村名从出现起就一直没有改过。其他自称杏花村的地方,有名酒吗?
而池州则认为,杜牧所借问的酒,未必是名酒,村酒一样喝的过瘾。喝村酒,反而更能衬托出杜牧潇洒不羁的性格,一定要喝名酒吗?何况,唐朝人喝的主要是黄酒,而池州就有一种黄公酒。
2010年经有关方面认定:池州可以注册杏花村的旅游商标,而杏花酒的酒类商标,依然属于山西汾阳那家著名酒厂。就是池州可以在旅游界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山西可以在酒市场上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通俗的讲:“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其实,无论是杜牧所说的杏花村,是指山西汾阳,还是安徽池州,或是湖北麻城,都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开发。不论杏花村到底在哪里,只要杏花村这个资源都服务于大众,杜牧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
现在池州正在开发建设杏花村文化旅游,希望他们坚持“生态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山水农耕、江南村落、传统民俗、盛唐诗酒”四大文化,建成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生态和中国最具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不要又搞的富丽堂皇,商业味十足,失去了中国传统农耕的江南村落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