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青(随笔)
那天偶与婆婆说起,现在植物人状态的大姨,也即是婆婆的姐姐,说起她的几个儿女,其中说到有个叫青的,婆婆说就是这个女人,在济南混一辈子也没结婚,老姑娘,和这个男人“轰隆”一阵子,和那个男人“轰隆”一阵子,连个孩子也没留下,么意思呢?“轰隆”这个形容雷声的词,大概借用过来,也表示正负电荷相合,会先产生闪电后的雷声,大概世间的男女也差不多,总有一方经不住对方的吸引或诱惑,趋之,走进,然后有故事,或有下文或结束。其实有时候我挺佩服婆婆的语言的精准和耐人寻味,细一思量,的确这“轰隆”又形象又生动,还文明,比那什么“勾搭”啦,什么“淫乱”啦强得多。而且婆婆自她外甥女的事例,总结出的道理也是那么地振聋发聩,“轰隆”了一辈子,连个孩子也没留下,没有结果,劳而无功,用什么来证明一个男人爱你疼你呢?难道只是平时的甜言蜜语吗?“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潘美辰二十年前就唱过,这大概是女人在恋爱期间的心声吧。
相对而言,婆婆就要幸福的多,至少与公公组成了一个家。虽贫穷至极,但公公一直对婆婆从没打过、骂过倒是经常的,但婆婆也是向来巾帼不让须眉地还击,而且据弟媳畅言,说婆婆与公公这是一种他们独具特色的交流方式,婆婆每每被公公以她娘家亲人轮番被辱骂时,婆婆则是笑逐颜开,合不拢嘴,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因我们在家时老人还是有所忌惮的,不太好意思把这种交流方式公示,所以我们无机会亲眼目睹过精彩过程,但听弟媳言之凿凿地诉说,再加之我们在家时老人的表现,让人不由得不信,的确,幸福的家庭表现形式千差万别。
所以说通过青与婆婆的对比,让我们得知,普通人家的女子,如种庄稼一样,该什么节气进行什么农业活动,还是按规矩来才好。去年秋收后立即播种小麦,经过一冬天,来年开春了,浇一遍水,施一遍肥,小麦苗儿返青了,喀喀地拔节了,蓬勃地生长起来了。若是春上播种呢,没有经过冬的苗儿会蹭蹭地长窜了,只长个儿,不结实,只是成了个小麦草架子,没结实的小麦有什么用呢,只能当畜牲饲料或沤烂造纸了,或是焚烧了,总之这样不结麦穗儿的小麦是让人耻笑的,不仅庄稼在地里被耻笑,种庄稼的人也被耻笑。
但也有不同,一辈子不育孩子的女人也受人尊重。比如吴仪,前前国务院总理,受人拥戴;比如杨丽萍,演了一辈子孔雀公主,名气大,赚钱也多,衣食无忧。曾举出这例子对婆婆的理论驳斥过,但婆婆立刻说,那样的人有几个?咱是说咱老百姓,小门小户的庄稼日子,农村闺女大了就得结婚,又没啥本事儿,老了过继个侄儿、侄女养老,人家还是和亲娘近!我明白了,一个普通的女人要想受人尊重,要么你有本领,不依靠男人,照样活得风生水起,国色天香;要么寻个好男人嫁了,以后互相依靠,相濡以沫,共同把日子过下去。
婆婆又说,再有本领的女人,年轻不觉得,多能似的,不结婚,老了也是后悔!我心里揶揄地想,你和人家聊过,还是你见过,还是你是预言家,能预测?因脸上隐隐地笑意,让她慧眼识破似地对我说,你别不信,你看那韩国总统,叫什么瓢(朴谨惠)的老姑娘,当了总统也白搭,也进监狱啦!说是她要好的姊妹儿害的,你看,没个孩子没个家的,到老了,信姊妹儿!这蹲的监狱,可真不值!婆婆以她七十多年的女人经验,通过这个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女人一生经历,总结出振聋发聩的理论,引用首诗则是唐诗人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