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礁石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礁石】不爱江山爱如来(随笔)

编辑推荐 【礁石】不爱江山爱如来(随笔)


作者:醉剑飘香 童生,75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7发表时间:2019-03-24 22:39:16

【礁石】不爱江山爱如来(随笔) 不爱江山爱美人好理解,因为权力和美女都是好东西,如果不能兼得,挑谁,都不算错。不爱江山爱如来就费解了,虽然如来也算个好东西,但是,选择如来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世俗的东西,更别提江山美人了。诗云: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说的就是先选择了如来,之后心思又活泛起来的意思。其实,就算选择如来,佛家修行也分在家出家;但偏有几位皇帝老倌硬要脱了黄袍换袈裟,境界高的不要不要,果然,皇帝老倌不是谁想做就都能做的。
   明太祖朱元璋做过和尚,是在做皇帝之前,饿得实在捱不过去了,才到如来那儿蹭饭去的,并不真爱如来,不能算数。他登基后,以严刑峻法治国,说明那几碗斋饭填肚未填心,白糟踏了那么多饭。
   在他之前,有个叫李忱的,是唐宪宗的幺宝子,还是宫里一个小丫生的,距离帝位至少有孙猴子一个筋斗云的距离,可架不住他有才呀。被人嫉妒,地位又低,只好装疯卖傻。直到帝位传了几代,他侄儿都做皇帝了,他还孜孜不倦地装傻;可人家依旧对他不放心,只好去庙里做了个小沙弥,天下才太平了。他侄儿唐武宗好不容易把这个聪明的傻皇叔逼进空门,没过几年安逸日子,却一命挂了。宫里的太监以为李忱真傻,忙不迭地把他请回来,打算让他做个傀儡皇帝,却没料到他是真不傻呀,这位爷就是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不过,他做和尚也不是爱如来,是走投无路情势下的自保,也不能算。
   在朱元璋之后,大清也有位皇帝想出家的,这就是顺治。顺治本来没惦记皇位,他的皇阿玛驾崩时,他还在幼儿园的年龄段上混,皇位远没有棒棒糖的魅力大。皇太极死的匆忙,匆忙得来不及交代后事,你不说清楚,就怪不得别人不讲客气了。
   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说,我是他兄弟,战功最大,这位置该轮到我坐了。
   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说,呸,我是我老爸的老大,该我坐,我家的板凳啥时归你了。
   嘿,小子,给脸不要脸是吧,你想怎样。多尔衮撸起袖子,秀出一坨坨腱子肉。
   你想怎样。豪格鼓着斗鸡眼,也不示弱。
   两人看着就要开练,把个孝庄急得满脸生出褶子都,跺脚骂道,你看你两个背时佬德行,也配称孤道寡,都闪一边凉快去。从地上抱起六岁的福临,往龙椅上一甩,嚷嚷着招呼满堂文武,快拜快拜快快拜。福临就这么完成了到顺治的跳跃。
   平心而论,顺治这小皇帝还行。后来长大了,也娶妻生子了,却和皇后“性格不合”起来,废掉一个又死恨一个,一门心思爱一个叫董鄂的妹子。董鄂为他生了个小皇子,基本上修成正果了,谁曾想那小皇子长到三个月大,竟死了,疼的身体本来就差的董妹子无奈何,也死了。这下顺治伤心大发了,没了美人,江山何用,国事家事天下事,关我屁事,金口玉言拼死拼活要出家做和尚去,头皮刮得比我还亮,连佛号都取好了,谁劝都不好使。最后,来一老和尚,揪住给顺治剃度的小和尚的耳朵,拧到柴火堆上,要烧烤了他。顺治这才软下来,派个小太监替他出家,糊弄如来了了事。于是,如来又被帝王们放了次鸽子。
   皇帝出个家,咋就这么难呢,对如来并无真爱嘛。
   但是,梁武帝萧衍,就出家还俗地来来回回搞了好几趟,把皇宫到同泰寺的路都跑出道槽来,把如来的大眼珠子都晃荡成了对鸡眼。他对如来是不是真爱呢。
   梁武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就是好佛,史称“皇帝菩萨”。在位期间,广修庙宇,仅京城建康的寺院就多达五百多座,养了十几万和尚尼姑。公元527年,同泰寺起浮屠,修到一半就超预算,修不下去了。梁武帝知道了,就说,咱去调研调研吧。领着一帮大臣呼啦地开到同泰寺。连佛祖都没料到,梁武帝前脚进了同泰寺,后脚还没拖进去,就把黄袍马褂剐下来,摁住一个老和尚,剥下他的僧衣换上,说,朕来了就不走了,朕把青春献给佛。这下把臣子们吓得不轻,轰轰隆隆地跪满了大雄宝殿,奏道,万岁爷爷,谁都能出家,您不能啊,国不可一日无主,您要出了家,这地球还怎么转啊……等等的各种劝说。梁武帝把玉头摇得像旋转的地球,油盐不进。大臣们来了一拨又一拨,劝得唇干舌燥,喉生紫烟。梁武帝一声不吭,双手合十,眼睛却瞟着殿外修了一半的浮屠,泥菩萨样的一动不动。僵持了两天搭一个半时辰,终于有个大臣开窍了,他跪行到御驾前,启奏道,陛下立志出家,莫非心系浮屠。梁武帝眼睛一亮,心说,蠢货里也有聪明人,却板着脸,亏心地说,朕做帝王做厌了都,要换换口味,你们都回去吧。那个大臣没接这个茬,继续说,陛下既然可以出家也就可以还俗,咱们出钱把您赎回来,起浮屠的钱也有了,您也可以回来继续领导我们前进了,您是我们大海航行的舵手,我们离不开您呀。梁武帝心里都乐开了花,但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喜怒怎会轻易地形于色呢。他怒道,不须放屁,别说国家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大臣们一下子都开了窍,齐声说,不要国家出钱,我等臣子来凑份子。梁武帝继续装,但语调已经柔和了很多;面对这样的臣工,态度怎能不柔和呢。你们辛辛苦苦为社稷,工资又几年没加,哪好意思要你们的钱。臣子们也唱和道,我们摸石头过河也顺便摸到了些钱,您就放心吧。
   没过两时辰,大臣们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Sorry Sorry串词了,没有妹妹,只有钱财。
   照常理,梁武帝这该还俗了吧,要这样,你就真小看了帝王,帝王们要么不做戏,要做就要把功课做足。梁武帝人脸一抹,狗脸一挂,你们这是自作主张,刚才的会议精神根本没通过这项提议,你们这是要逼宫么,赶紧把钱拖回去。
   见过刀剑逼宫,谁听说过拿金钱逼宫的,逼宫是灭九族的罪哦。哎,要是有人拿钱逼我醉老倌的宫,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此时的大臣们真有点蒙圈了,戏演到这份上,也该就坡下驴了,是不是皇帝真心要出家,我们会错意了。大臣们开始疑心自己来,有人说,管他真假,咱们多吃点亏,再配合一次,实在不行,没他去球。于是几个聪明的大臣站出来,斩钉截铁地说,皇帝老子我们的亲爷,这钱我们是不得搬回去了的,就算我们抗旨吧,我们自个拿钱把自个砸死算啦。于是乎,几个人捧起钱互相砸,那可是铜钱哦,有些分量的。有那傻的是真砸,把对方砸的头破血流;对方也来了气,配合皇上演个戏,你他妈也太投入了吧,为了不吃亏,也吃奶地卯足了劲砸回去。
   梁武帝看着这般热闹场面,心里灌了蜜糖的甜,紧忙抬起手,叹口长气,无奈地说,爱卿们啊,你们砸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真个是疼死寡人了。朕要再不从,就要留下个不纳谏的昏君罪名了。
   从此后,梁武帝但凡不开心,或者建寺庙缺钱,就往庙里跑,大臣们照戏单,粉墨登场,众筹几个亿摸石头得来的钱,三请四催地把他赎回来。
   有人问,钱到人情到,至于一请再请三请的么,是不是多此一举了呢。提这问题的人肯定做不了皇帝,这是王权时代的潜规则。比如一个臣子年纪大了想退休,报告打上去,不行;再打第二份,也不行;接着打第三份,滚吧,这才显出君臣之道。皇帝也是这样,想再找个美眉、添修个宫殿过过腐朽的生活,也先给臣下个暗示,明白的臣子就连忙接招奏请,皇帝按套路出牌,说不行,驳回;臣子就再奏,再驳回,直到三次,皇帝才说,既然你们这么铁心的进谏,寡人只好顺从民意,把那位娱乐明星暂且收为贵妃吧。那些掌握实权,觊觎皇位的人也是这么玩的,想要废掉当朝的皇帝,又怕落下篡位的骂名,就逼着那苦逼皇帝禅让,让臣子们上书。而他呢,心里早想上位了,嘴里还假惺惺地拒绝,非等三请之后,才心不甘情不愿、满腹委屈地坐上去。这就是中国的政治,既显出奴才的忠诚,又表现出主子的仁慈。以后有机会和大家扒一扒尧舜禹的破事,究竟是禅让还是篡党夺权,那真相毁三观还带转弯啊。
   梁武帝动不动就往庙里跑,把皇位空出来,就不怕有人趁机上位么。有,绝对有,但谁有作死这个胆。满朝文武就没几个相信他真要出家。梁武帝把帝国统治得铁板一块,没绝对的把握,借他副龙胆他也不敢来这出。民国的蒋总裁不是经常玩下野么,说出山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梁武帝为了佛教大业是蛮拼的,他是不是真的信佛,不爱江山爱如来呢,且听醉老倌慢慢道来。
   梁武帝没上位的时候,信奉道教,把如来是放脚板心里的,改换门庭是他做了皇帝之后的事情。
   梁武帝的帝位并非正统,有点龌龊。当年,他率兵驻扎在雍州(今襄樊),威胁北魏,为南齐看守北大门。当时的皇帝叫萧宝卷,一个十几岁的傻逼少年,他的混账老子齐明帝,临终前语重心长地教诲他,对大臣要果于诛杀。这浑小子接过父亲的钢枪,看谁不顺眼就是一梭子,一通乱剿,结果,把萧衍的亲哥给突突了。萧衍哪受得了这个,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可他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只得忍着,暗中招兵买马,等待时机。
   不久,荆州长史萧颖胄看萧宝卷滥杀大臣,假借明帝第八子、南康王宝融的名义,从江陵起兵,要逆袭萧宝卷。萧衍一看,着呀,正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来吧,我们一起下一盘大棋。两家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在江陵聚齐,又一起捏造了一道宣德皇太后的懿旨,宣南康王宝融继承大统,为和帝,贬萧宝卷为涪陵王。宝融虽没帝王的才能,戏也是会做的,三推三让之后,才乐乐呵呵地黄袍加身,乐歪了嘴地投桃报李,加封萧衍为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外加一把学名黄钺的黄金斧头。尚方宝剑牛吧,能先斩后奏;黄钺更牛,帝国各路兵马都要为它是瞻,乱臣贼子秒变王者之师,两支人马浩浩荡荡杀向建康。
   要不说狗屎运来了,谁都挡不住呢。革命队伍眼见要打到建康了,萧颖胄却一病呜呼了,荆州的兵马也归了萧衍辖制。萧衍名声大震,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不少的反动军队也望风归降。于是,萧衍满血围城,兵不血刃,不战而克。杀了萧宝卷还不解气,又以太后令褫夺萧宝卷王号,废为东昏侯。可怜萧宝卷做了两年暴君,到头来不仅丢了性命,还连降两级。财产,分了;两千多嫔妃和宫女,也分了,彻底零资产了。皇帝真是份高危职业呀,没点真材实料,千万别坐上去。
   报完杀兄之仇的萧衍,也没打算把和帝迎请到建康,动起了坏心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萧衍有个朋友圈,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竟陵八友(萧衍也是八友之一),这八位都是当时文坛上扛大旗的人物,在文学、治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其中两位沈约、范云就看穿了萧衍的心思,两人商量好,就去劝萧衍称帝。萧衍自然按戏路来,照例一否再否三通过。范云和沈约立刻写信给和帝的中领军夏侯祥,要他逼迫和帝禅让帝位给萧衍。
   你看,文化人坏起来,果然令人发指;我告你,文化人耍贱起来,更是贱绝人寰。在最后一次劝萧衍进步成功之后,萧衍对范云说,你明天带着沈约一起来,我们商议起草一份受命登基的诏书。范云出去后就告诉了沈约,两人约好,转天在萧衍的大殿外碰头。沈约还反复强调交待,您一定要等我哟。第二天,鸡子刚刚开口,沈约已经跑去了,把墨迹未干连夜草好的诏书献给了未来的梁武帝。范云呢,来了之后就在外面等沈约,痴汉等丫头的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外带担心他出交通意外,着急得在院子里打圈圈,嘴里还啧啧啧啧啧啧啧,嘴皮子都啧泡了,猛一抬头,沈约完事出来了。
   萧衍进步成梁武帝之后,履行协议,准备把和帝迁到巴陵做巴陵王。沈约说,时代不同了,不可沽名学霸王,留这个尾巴有意思吗。萧衍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同意了。派郑伯禽拿块99%的金疙瘩,逼着和帝吃下去。
   和帝心里冤啊,饭都吃不下,何况金子。自己本来就是南康王,你们要闹革命,把我拖出来当皇帝做招牌。现在,你们革命成功了,我不做皇帝、王爷就已经倒八辈子邪霉了,连命都混没了。你们过河拆桥,放下碗筷就揍厨子,什么东西。骂归骂,迟了啊。他对郑伯禽说,我死何须金子,杜康一坛足矣。郑伯禽不敢做主,汇报上去。梁武帝掷地有声地说了句富有现代管理学的话,不要过程,只要结果。结果就是给了和帝两坛杜康,喝得烂醉如泥之后,郑伯禽搂紧他脖子用力一摺,把他结果。
   如果要给帝王们打分,十分制,我给梁武帝六点五分。因为梁武帝治国确有两把刷子,而且他宅心也有一星半点仁厚,心里总觉得亏欠了和帝。恰巧在他登基的第二年,范云就死了,他心里就有些儿发虚;没过几年,沈约也死了,临死前告诉他,曾经梦见过和帝,拿把醉剑匕着他脖子。怵得梁武帝心里毛炸炸的,深怕也遭报应。心想,既然道家不能佑朕,佛教又兴盛,得,朕改信佛去还不行吗。他不但自己吃斋念佛玩出家,还逼着朝中大臣们也加入佛教。更绝的是还逼着死去的列祖列宗们都陪伴他一起信佛,他下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以后祭祀祖先不准上荤菜,只许萝卜白菜。当官的要保位置,敢怒不敢言;老百姓不依了,口口声声说自家祖先都是食肉动物,从来不吃萝卜白菜。梁武帝只好退一步,改为用面粉做成猪、牛、羊,祭祀亡灵。
   还是达摩祖师厉害,一眼就看穿了他,懒得和他对付,只说他这么个信佛,半点功德木有,就大袖子一甩,跑到长江以北玩耍去了。
   你看,他哪里是崇信佛学,不过是怀揣侥幸,求佛保佑,好躲过报应,仅此而已呀。
   说完了古人,看看现在,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某发财后,不忘什么什么什么,给某项公益事业捐了多少多少钱,在公众面前,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不爱金钱爱公益的慈善形象。当然,我不敢质疑所有捐钱做公益的人士,但是,这里面有没有和梁武帝一样心理的人,希望用一个道德的砝码,压住他厚黑的底牌呢,谁也不敢说没有。再看看我们各地政府,不爱民生爱地产,是真心要建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么,恐怕也不是吧,是爱卖地那堆容易钱创造的GTP吧。政府政绩,百姓正急呀。
   历史是架照妖镜,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当权者热衷于伪造历史了,因为他怕现原形,怕露出他肮脏的底牌。

共 53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扯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佛法不二,佛不分是非,不分喜悲,佛见有缘的教他度化,见无缘的教他轮回。”佛既然这般随性,信佛的人又何必过于执拗呢?本文就列数了古今几位政治舞台上大神级的人物,他们深悟其理,便在关键时候,恰当地“全心投入”地爱了一把佛,既表现了对佛“执念”,又“感动”了芸芸众生。佛,大喜,庇佑之。可戏唱得再好,终不是真的,他们只是借佛来装点一下,做一场投入的表演,演完了,便学着佛的样子,随性起来,将佛放在了一边。真经难念,样子总是容易学的,现在有些人,也学会了,佛是善的化身,又这般包容,照这样子爱一回,有何妨?可见,这类人都不是真的虔诚。本文的作者用诙谐的笔调、严谨的态度对历史及历史人物做了深刻而客观的分析,将这类人与佛、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一番梳理,批判了伪善,伪信仰,伪崇高。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月公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公子        2019-03-24 22:43:38
  精辟!好文!
快乐写作
回复1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9-03-25 09:31:07
  编辑辛苦,谢谢精彩的编按,敬茶。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3-25 03:11:50
  爱江山更爱美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向如来行处行。庙堂之上,佛法无边,那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梵音了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活在当下,人人皆佛,若要渡人,先要渡己。问好先生,笔锋犀利,视角独特,欣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2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9-03-25 09:35:10
  谢谢兄弟的留评,祝福兄弟。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3-25 03:13:42
  随缘书画,随笔木鱼。感谢先生赐稿礁石,期待更多精彩,问好春安。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4 楼        文友:武冈冰糖葫芦        2019-03-26 08:20:18
  有意思,言之有理。语言幽默风趣,把深刻的道理隐于诙谐之中,让人笑而深思。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9-03-27 11:47:22
  握手,然后拥抱。
5 楼        文友:散木        2019-04-29 10:28:40
  随手甩出的是诙谐,随意流露出的是哲思
散淡得以平静,无用方得始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