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活在珍贵的人间(散文) ——海子去世三十年祭
一
三十年了,每年的今天都会有一种痛在心里,这天是海子的忌日,也是我的心痛。我喜欢海子,喜欢他的诗。
海子是春天里生的,我也是,我们都是在三月里的春天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人间,一起看太阳。在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春天,我所有的思念也在复活……今天我要写下纪念海子与尘世决裂三十年的祭文,将他永远定格在二十五岁——他是天上的海子,地上的孩子。
海子,永远是纯真的模样,他躺在大地上,白云从他身上拂过,青草在他身边摇曳,微风里,他像一个精灵,守护在自己诗歌的王国。只愿他在天国也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纪念海子,就是纪念我们的青春!这是我今天看到的句子,让我动容。
二
海子的心是纯净的,并且和大地相连,因为他深深地爱着那块土地。他为我们写着情感——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
海子的心是纯粹的,他的诗歌字里行间充满对人的真,对人的爱。他为我们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海子的心是善良的,对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他没有报怨,没有宿命,没有夸张,没有隐藏,他将真实的自己留在这里。他为我们留住记忆——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在今天,在未来的未来,当人们读到海子的诗,一定会深刻理解这个人间的孩子;他的魂儿深深融入他每一篇诗的细胞中——那是春天的灵秀;他在泥土和麦穗里打开被劈开的疼痛——星点闪烁,尘土飞扬,弥漫大地。
海子的诗连接着土地,他用毫无装饰的语句,向我们展开了一个怀恋人间梦想的田野,把我们带进了人间的春暖花开,带进了他的大海,带进了春天的梦,让我们的思绪随着他的思绪,进入了他以梦为马的原乡……他所有的所有都在梦中,所有的思念都定格在那一刻,就是他离开故乡的回眸中。
读他的诗,呼吸会放慢,会暂停,思绪会沉浸在他内心的柔软与广远里……海子一定是个放错了地方的精灵。
三
海子的诗不仅流畅清晰,而且词句真诚,以孩子思乳的跪姿透露着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热爱,他懂得活在人间的珍贵——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没有强拉硬拽的华而不实,没有艳词、俗词、套词,因为,海子有一颗纯净真诚的心——他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海子文字最大的特点是像天上的精灵降临到人间,以人的模样讲诉着人间的故事。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生活——人的感觉,人的气息,人的欢乐,人的悲伤、人的底色……让我们摆脱了人类从蛮荒时期对万物的恐惧,摆脱了以猛兽、高山、大河、巨树等等物格神给人们思想的羁绊,将自己交给人间的曙光来安排——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海子的诗歌是对宿命背负的背叛,是一个孩子般的纯粹精神寄托。读他的诗,不仅能让眼角湿润,还向着他的心指引的方向默望——思绪的骏马驻立在海边,望着远方,还有远方……直至天边升腾的祥云,那里有他的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在我脊背上,纷纷开花。
诗意的生活状态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理解诗性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是一个心灵的必须。汉字的博大精深和发展变化,让诗从巫到民间,从神秘到大众,从隐形于密到不能遁其形都得到彰显;还有外来文化的交流,诗的密语已成为读心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并且标示一个国家精神力量的对比高度。
海子的诗歌仍然骄傲地孤立,代表了这个世界诗意般的栖居之地,它被一种纯美的浪漫伤情包裹着,读得多了,就会被一种疼牵扯,一种真实的疼痛,一种彻底的疼痛……人们看到了诗人思想的挣扎与困厄,他把人间的幸与不幸同时降临在他的诗句里,让生命的分分秒秒属于自己——在这个下雨的夜晚,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为你写着诗歌。
四
生命的终点必将是一无所有,海子不会再执着结局。一切的来与去,都无关得到和失去。而他正在经历的一切,才是他真正的拥有,他拥有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他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他知道自己必死,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向死而生,因此他知道自己心中有一个地方,那是一直不敢梦见的地方。
读了海子的诗,心底会有一阵久违了的悸动。人类的生活之所以让天神向往,就在于世俗的温情脉脉——世俗让我们热泪盈润,世俗让我们追踪击壤。他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在人们的心底润化;每一个字,都在讲述着人间的迷惘;每一个字,都在那致命的远方——不要问,桃子对桃花的珍藏,不要问,打麦大地,处女,桂花和村庄,今夜美丽的月光,你看多好!
诗人的思想像河流,承受着所有的时间记忆,承受着所有的冷暖季节风雨。时间的长河没有终老地流逝着,而诗人开始有了岁月的痕迹。诗人无力做什么事,无论是对待亲人还是朋友。在风雪中,在暗夜里,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海子体验到所有关于生命的存在——它是人类意识的核心,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
海子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高度,尽管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海子对人生、对故土、对与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的强烈热爱,才能促使他将深切之感发于笔端,见于世间,其诗底下的真挚就是试图让人间暂时回归善的本位——月亮打树,生物潜入河流或身体,梦见人类,无风自动。
海子从没有炫耀自己的文字,他只在炫耀自己的魂儿。在春日里,他的魂儿与花影相伴,乘着梦的翅膀,去往远方的尽头……他的诗魂,随时随地都会缠绕在生活的日常,让我们不要失望,也不要气馁,让自己的魂儿随着时代颤动——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
五
人生何其相似,不仅相似在于今,相似在千古轮回,更相似乎人间万物。卑微的,显贵的,达观的,狭行的,都逃不过时间的刻印和夜蚀。在海子诗中行走的人们似众神的幻影,神情高贵,尘飞驰穆——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时代强加的烙印,碰触即痛;我们的灵魂都被自己居住的时代绑架了,无法逃离。海子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一路风雨,满目苍翠。他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个努力完成梦想的诗情表白,在这拥塞空无而又切实的尘世中,有梦就好——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虚幻和现实一起向生活袭来,海子生前曾经历生命的热望。对生命意义而言,放弃也是一种自我的终极救赎。从这一点上来看,海子在某种意义上,是以自身灵魂的殉难,来感悟人类的终极苦难,并将这种殇痛以自身毁灭的形式再现人间。
三十年前的今天,海子只身来到山海关,在铁轨和车轮之间,让灵魂终于得以解脱——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月光照着月光,月光普照,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