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桃源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桃源】流连古埂(散文)

编辑推荐 【桃源】流连古埂(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490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0发表时间:2019-03-27 00:02:38
摘要:清晨,最好的运动便是散步。

清晨,最好的运动便是散步。
   喜欢在翡翠湖边临水的栈桥上,寻着水的气息走。栈桥有曲有弯,却没有九曲,也没有十八弯,那是夸张的说法。栈桥悬在水上是真的,还有几个亭子立在栈桥之上也是真的。漫步在栈桥上,享受的是自然的情趣,是那一丝丝闲适幽雅的韵味。
   走着,走着,捋一捋过往今昔。走着,走着,想一想白天黑夜。走着,走着,一抬头,却发现栈桥西端处的那个亭子的横楣上,何时挂上了一块牌匾,木质的,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草书体金字:古埂亭。一时,有点蒙,这明明是翡翠湖嘛,怎么冒出个古埂来了!
   脑子急速的转个弯,稍一思考,恍然大悟,翡翠湖的前身不就是古埂水库吗。只是,建这个湖时,为什么要舍古而求新,还偏偏选了“翡翠”二字呢。而这古埂与翡翠,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哩。
   翡翠湖南门正对的那条路,叫翡翠大道。那么,这湖与路,是因路得湖名呢,还是因湖得路名?不知道,也无法考证了。翡翠湖建成也快二十年了吧,不说,还真的忘了它曾经是古埂水库。现在,又为了什么,要重拾这“古埂”二字呢?
   古埂水库,我是知道的。只是,它为什么以古埂为名,同样是个迷。我曾在百度上搜索过多次,除了古埂水库四个字以外,再也没有更多的介绍了。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地方,凡是有一个带着“古”字的名字,或是一个叫法,只要能流传下来,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都是有源渊的,有故事的。我不知道,找不着,只能说明我见少识微,才疏学浅。不代表曾经的辉煌没有发生,不存在。
   如今的翡翠湖是人工雕琢的,当年的古埂水库,除了所处的位置没有多少改变,其它的,都不存在了。做为水库,在那个年代,是极其重要的。站在水库大堤往下看,派河以北,顺势向东南,一直到巢湖边,皆是水库的下游,能灌溉多少农田,恐怕不是个小数目。农业,农村,农民,因为有了这座水库,获得了多少丰收,让多少人吃饱了饭,恐怕也是个惊人的数字。
   现在呢,还是那个地方,还是那片天,却没了农田,没了庄稼。有的是成片的住宅小区,有的是连绵不断的企业,有的是纵横交错的道路,哪里还需要水库呢?
   无独有偶,从古埂水库向南,不足十公里,在肥西县城——上派镇的东南一隅,有个叫古埂的塘。只不过,这里只是个塘,只是一洼浊水,跟水库是没法比的。据说,若干年前,塘接近废弃,眼看着就要变成农田了。但是,此古埂非彼古埂,源远流长,承载着几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原来,古埂塘是一处历史遗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出土了一批以陶器为主的文物。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陶器以夹砂的红陶为主,少量的红陶器表层涂有红衣。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红陶为主,陶器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多。主要的器形有鼎、豆、壶、碗、钵、盘、鸟首耳罐、杯等。晚期仍以红陶为主,黑陶明显增多,主要的器形有鼎、豆、罐、甑、钵、盆、碗等。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镞、石刀、陶纺轮等。还发现了平地建有长方形的房址,地面经过火烤,平滑坚硬。四周有圆柱形洞,排列有序。房中间有长方形的陶灶,灶旁有陶鼎、豆、盆及炉箅等等。
   经专家考证,这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且,还能清楚的看出有三个层次,即是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三个阶段。按历史学家的断代理论,应该是四千年以前的事了。
   这就是说,古埂塘真的很古。四千多年以前,中国还是夏朝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热土上生存、发展。
   这里既是我们祖先的栖息之地,也是我们这些泛泛之辈的生活、成长之域。
   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却不知道有古埂塘的存在,更不知道我脚底下的这块土地,还有着这样丰富的文化。
   我在这里学习、工作,还在这里成家立业,培育后代。其实,是在祖先的荫德避护之下,在历史的身旁悄悄的度着自己的岁月。遗憾的是,祖先的遗迹,除了“古埂”的名,别的,竟不知在哪里。
   如今的古埂塘,也和古埂水库一样,变身为公园了。只是,“古埂”二字没丢,还保留着,叫“古埂公园”。既是公园,便不能还是原来的塘,水域面积扩大了很多倍,配套了一些设施,放上一些点缀,造上一些景,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
   即便看不到祖先的一石一木,感受不到古人的一言一行。但是,祖先的足迹在,古人的威名在,公园便有了灵气,这块地便也有了期待。人民在此安居乐业,享受着幽雅的时光,谁能说,这不是希望的生活呢?
   眼下,我虽己离开了这个地方,偶尔的回来一两次,就跟走亲戚似的,蜻蜓点水,匆匆过客而己。然而,心是安在这里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心中记挂着。城里的每一条大街,哪里有个巷子,哪里道平,哪里有个弯,记忆犹新。古埂公园,北边的广场,整天锣鼓宣天,彩旗招展,歌声飞扬,一派繁华景象。南边是一片水域,几段栈道穿红截绿,直向前方伸去。水中央,荷花点点,蝴蝶、蜻蜓不住地往来穿梭,引人流连。岸边上,青松、翠竹掩映着茂密的草地……何处无景,何时无景!
   慢步翡翠湖一圈,约三公里。每天,早晚各走一趟,不过六公里,正是散步的最好距离。每次在翡翠湖散步,不用停歇,也不需要休息。今天,因为见着了“古埂亭”的牌匾,很好奇,便在古埂亭上坐了下来。面对着一湖春水,一轮正在启动的旭日,心中萦绕着不尽的思绪。我在想着翡翠湖,不,古埂水库。有了前世的古埂水库,才有了今生的翡翠湖。这一步一步的走来,再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说明了什么,末来又将是什么情形呢?
  
   2019年3月16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共 22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由亭子上的“古埂亭”引发了作者的一段思考,他希望能追溯到这个亭子的“前身”,仿佛有段历史,却怎么也无迹可寻。接着又在其他地方发现了一处古迹,现虽已成为一处公园,但它背后确实有历史可考证。因此作者发出感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事,如今一片祥和,但正是因为有古人的“威名”在,这里才显得格外有灵气。作者看着眼前此景不由得展开想象,这里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全文语言朴素,却颇有些深意,作者一定是生活中的细心人,才会通过细节去思考问题。感谢作者的来稿,祝创作愉快。【编辑:残雪吟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残雪吟香        2019-03-27 00:03:32
  桃源期待您的精彩,能感觉到您的作品比之前精美,加油。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3-27 04:58:57
  呵呵,笑君真是笔里藏刀,刀刀见血,夺夺逼人。欣赏,春安。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2 楼        文友:笑君        2019-03-27 08:54:51
  谢谢鼓励,只有认真学,认真写才成呀!!!!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3-27 05:03:51
  无论古埂还是翡翠,都是曾经的过往,说明有人记得,笑君不是也记得!文不按古,古不按今?祝先生笔丰春祺!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4 楼        文友:笑君        2019-03-27 08:54:06
  谢谢社长的鼓励,还得好好练习呀!!!!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5 楼        文友:蓝羽凝        2019-03-28 20:56:47
  一篇有意思的散文,果然令人受益匪浅,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了,遥祝创作顺利!
笔落生出的文字,如同夜空里的烟火,明灭散落于天涯。若能以文字结缘,承蒙赏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