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尝试时间统计的乐趣(随笔)
最近得到一本好书,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书中用不少的篇幅介绍了前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以下简称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做出惊人的成就。我在30岁以前,曾经在工厂的工会图书馆里看见过这本书,书的名字叫做《奇特的一生》,当时因为年龄小,感觉时间还多着呢,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而这一次看到介绍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看看柳比歇夫一生中对人类的生物学和其他科学做出的贡献。相比之下,自己已经度过了60多年的时光,却没有什么贡献,深感自己是在虚度时光。于是乎,决定用时间统计法,记录自己对未来时间的利用情况。下面就是我2019年3月10日到3月19日这十天的时间利用统计表。
日期/学习与工作内容/实际耗费时间(小时)/备注
3月10日
1.读书学习《把时间当朋友》/1小时
2.编制电子商务表并填写数字/1小时
3.浏览网页/30分钟小时
合计2小时30分钟
3月11日
1.电子商务需求分析报告/1小时30分钟
2.给《当代文学》编辑稿子/1小时20分钟
3.修改需求分析报告/2小时30分钟
4.写作《两代人的毕业歌》/2小时10分钟
合计7小时30分钟
3月12日
1.程序员需求调查/1小时
2.编辑曹淑慧的稿子/30分钟
3.浏览网页/2小时10分钟
合计3小时40分钟
……
总结以上统计表中的记录,我在10天中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读书158页;
二、撰写论文三篇共计14000字,主要是给《经济论坛》和《文教资料》两个刊物投稿;
三、编辑散文稿子四篇,主要是给网站和纸媒编辑稿子;
四、撰写散文一篇2500字;
五、修改并投稿中篇小说一篇25000字,投稿到《莽原》纸媒;
六、构思新小说一篇,提纲1500字;
七、另外完成了与编辑部沟通,回复电子邮件,和给编辑打电话等事务性的工作。
从自我感觉上看,感觉自己并没有浪费时间,还是比较好的利用了时间。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每天24小时,睡觉8小时,吃饭休息和锻炼6小时应该够了,还有10小时的时间,很多人工作十几个小时,而我仅仅有效地利用了4小时6分钟,其余的时间都白白流失了。上帝给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时间限制基本上在胚胎形成的时候就基本上决定了,后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对上述数字进行了修改,但很有限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呢?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有效率的利用时间,和时间做朋友。
以前,也经常听人们说,时间是宝贵的,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我们知道计算金钱的会计早就有了,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而计算时间的统计方法却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如果我们都能将时间当做金钱一样来计算,那么我们就会很好地利用时间了。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由于手机和微信深入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时间被碎片化。人们不停顿地刷微信朋友圈,看垃圾信息,结果很多时间都被浪费了。有些人碌碌无为空活百岁。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知空活百岁。”有的人虽然生命不长,但是却为人类做出了很多贡献。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有效地利用了时间。比如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些都源于柳比歇夫对时间的有效利用。
人生本身是有悲剧性质的,当我们哇哇大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可见我们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世界,而是对未来世界充满着恐惧,只有母亲的怀抱,让我们想起没有出生的那个世界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心跳声,它给了我们安慰。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我们最后的结局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有什么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呢?大部分的人是无法证明的,就是自己家的子孙,自己的儿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把我们忘记。唯一可以能证明我们来过的东西就是优秀的作品。比如:《红楼梦》可以证明曹雪芹的存在;《复活》可以证明托尔斯泰的存在;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家,可以用他们的作品证明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曾经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贡献。那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都可以用他们的伟大发现证明这一点。而我们如果能写一点叫子孙后代记住的作品,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点贡献的话。唯一应该珍重的就是时间。所以,和时间做朋友,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于是我决定用时间统计法计算自己对时间的利用程度,很成功地安排和控制时间的利用,争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做了上面的尝试,感觉效果很好,于是推荐大家都来看看柳比歇夫的奇特一生,看看张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
在我们周围,总是听见人们说“忙”,但是一天中真正能够摆到桌面上的,有效果的工作时间是不多的。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看朋友圈,都是垃圾信息;朋友聊天,都是“张家长李家短,七只蛤蟆,八只眼”。更别说打麻将,玩扑克,坐着发呆了。
鲁迅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的。如果我们能把别人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写作,那是多么好啊!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跳舞,为了旅游,为了吃饭?还是为了造福子孙?目前许多人说:“活着才是硬道理”似乎一切都是为了活着,为了领退休金。甚至有些人已经成了植物人,家人也要用营养液保证他不死。这样的空活百岁,意义何在?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为人类,为国家,为家庭,为子女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成了行尸走肉,那么应该选择“安乐死”。当然这个大前提是没有科幻世界里所说的永生,即用高科技的方法保留精神上的个体人类永生。或者叫机器生物人。如果人类的科学技术达到人类个体永生的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做更多对世界甚至是宇宙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我们就会像高尔基、巴尔扎克、莫泊桑他们一样,把名字留在人类文学史上,那样或者才对人类有意义。
那些都是遥远的事情,从活在当下的角度讲,我们只有抓紧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做更具有特色的事情,做对人类进步有益的事情。这一切都需要合理地安排利用有限的时间。我从现在开始做起,可能有人说:“晚了,早干啥啦?”我说:“对时间的觉醒,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抓紧时间从当下开始……”
百亩池塘小阁东,芙蓉凌水绿丛中。
莫道月季妖娆艳,勿论牡丹富贵红。
身出淤泥离秽色,名从节操伴清风。
遥思莲赋千年唱,诗绪沾香意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