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春】紫花地丁(散文)

精品 【柳岸•春】紫花地丁(散文)


作者:志华 举人,3436.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8发表时间:2019-04-02 21:36:32
摘要:妈妈就像大地上的紫花地丁一样,用她孱弱的身躯,担负着养家爱家的责任;用她纤细的双臂,托举着我们童年难忘的美好春天。

【柳岸•春】紫花地丁(散文)
   一
   春天的脚步来得轻盈,仿佛刚一眨眼,它就逃离了冷漠的冬天,匆匆地跨进人间三月。
   北方的三月,和煦的春风像暖意融融的情话,在你耳畔轻轻萦绕,直到一股暖流悄然抵达你的心扉。我漫步在乡间的田埂上,让心情随着飘远的思绪自由飞翔。但我无心去凝望远处层层叠叠的黛山,也不想走近河边那些柔韧的翠柳。此刻,我只想在田野明媚的春光里,去回味童年时光的美好记忆,寻觅儿时那些难以忘怀的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名又叫野堇菜、光瓣堇菜、铧头草、犁头草等。紫花地丁,在北方盛放于每年的三四月间,它那纤细的花茎,羞涩地托举着脉脉含情的五枚花瓣儿。它的花瓣儿呈淡紫色或紫色。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小小紫花地丁飘洒温馨的时节。
   我喜欢紫花地丁,不仅偏爱它低调绽开,默默地为大地增添一缕春的气息,更欣赏它不炫耀,不招摇,而又令人蕴藉的微笑。不知为什么,这种极不显眼的小花儿,在我心中总能和迎春花相媲美。虽然它没有迎春花那么名气,也没有迎春花那样光鲜亮丽,但它从不自卑,从不气馁,更不会向风霜雪夜低头。它有极强的忍耐力,把根深情地扎进滋养它的土地,将希望埋藏在隆冬的梦里。当它顽强地熬过冬天,在春风里绽开蓓蕾时,那一朵朵紫色的小花,不正像是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温馨愉悦的享受吗?同时,它也让自己孤寂芬芳的心灵世界,得到了最倾心安慰。
   紫花地丁分布很广,它生于路边、林缘、灌木丛、荒地、田埂阴湿处或水沟旁,就像生活在苍茫大地上的百姓人家,遍布大江南北。它默默地爱着深情的土地,不管是肥沃还是贫瘠,甚至还会坚强地生长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它尽管渺小,生命力却极强,它在哪里生根,春天的微笑就在哪里绽放,醉人的芬芳就在哪里吐露。
  
   二
   童年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紫花地丁。那是缘于母亲常常带我去田间挖野菜。在挖野菜时,只因蜜蜂围着紫花地丁嗡嗡鸣叫,蝴蝶绕着紫花地丁翩跹起舞,我便对那些娇小的紫花产生了奇妙的兴趣。当母亲摇着单薄的身体,抖动着乌黑的发梢,挖满一篮碧绿的野菜时,我用稚嫩的小手,也欢快地采集了许多紫精灵般的小花。我把香气四溢的花朵放在妈妈手上,俨然一副在春风里给妈妈献花的模样。妈妈接过我刚刚采撷的紫花地丁,轻轻地放在鼻翼下嗅了嗅,欣慰的笑脸上,仿佛也绽开了幸福的花朵。
   妈妈的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苦,但又有谁会诚心敬意地为她献过一次鲜花呢?也许,那些紫花地丁,是她一生唯一能够得到过的花朵。我想,那些紫色的小花,或许曾经让她得到过一丝心灵上的安慰吧。
   回到家中,妈妈把刚刚采集来的新鲜野菜一根根摘好洗净,然后烧沸一锅热水,将野菜慢慢煮透,再经过冷水浸泡几个小时。当我再一次看到野菜时,它已经被妈妈灵巧的双手做成了美味佳肴。
   说是美味佳肴,其实,不过就是把野菜用刀剁碎之后,添加一些葱花、大酱、花椒水、食盐等农家最简单的佐料,再和少量的玉米面混合起来。但经过妈妈的粗粮细做,那些让人难以下咽的野菜,吃在嘴里却另有一番滋味儿,我们咀嚼着妈妈做的美食,不禁喜上眉梢。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吃上妈妈亲手做好的有滋有味儿的野菜饭食,那真是一种幸运,也是着实让人惬意的事了。
   记得那年姑姑送来两斤白面,妈妈一直收藏在板柜里,尽管日子过得清苦,她却怎么也舍不得吃一顿。有一天,妈妈发现爸爸因为总食野菜,脸上变得有些浮肿。为了给劳顿的爸爸增加一点营养,妈妈这才把白面取出了一小碗儿,然后做成一锅薄片儿面汤,里面又放了两枚仅有的柴鸡蛋。
   妈妈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蓝边儿白瓷碗,给爸爸盛上热气腾腾的面汤,再放入一个白嫩诱人的柴鸡蛋,然后将面汤碗轻轻放在爸爸手上。我和姐姐看着爸爸碗里的鸡蛋和面片儿,简直不能控制口水了。
   爸爸捧着手里的面汤,浮肿的脸上露出些许微笑,“先给孩子们吃吧,他们正长个子呢,我多吃点儿野菜不要紧啊。”他一边轻声地咳嗽着,一边有点无奈地对妈妈说。
   “不!你必须吃!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垮了,我们怎么办?”妈妈坚决地对爸爸说。
   “孩子们,不急,锅里还给你们留着呢。”她抬起手,拾起一只碗,先给我盛上半碗热面汤,然后又给姐姐盛了半碗。我和姐姐的眼睛,都在盯着锅里唯一的那枚土鸡蛋。妈妈用温和的目光看看我,又瞧瞧期待中的姐姐,然后转过她那显得十分憔悴的脸,笑眯眯地将那枚鸡蛋一分为二,我们姐弟俩也笑了。后来,我听姐姐说,妈妈把鸡蛋热面汤都让给我们吃了,她竟然一口也没舍得尝。我可以想像得出,妈妈又在屋子的角落里,独自悄悄地去吃野菜窝窝头的样子。当年的那个场景,一直深深地埋藏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它常常让我因此而感到自责、内疚与不安。
   那时候,妈妈对我们没有说过一个爱字,但我从妈妈平凡的话语中,听到的都是春风般暖暖的爱;从妈妈深情关注的眼神里,得到的都是亲亲的母爱的情。在童年的时光里,母爱,让我懂得了世界上最真实最入心的温暖。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我又懂得了什么是感恩。感恩的情怀,让我把心地变得更加善良,胸怀更加宽广。
   后来的日子,总在慢慢地发生改变,眼看着野菜的数量在饭桌上逐渐减少,粮食却在悄悄地增加。虽然我们还不能达到温饱状态,但温饱的曙光正在悄悄来临。那年,自留地的庄稼长得格外喜人,一棵红薯秧能结两三斤红薯,一个玉米棒会有半斤多重。爸爸举起金灿灿的玉米棒高兴地说,“农作物的品种改良,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以后,我们不会挨饿了。”妈妈兴奋地捧着一块足有三斤重的大红薯说,“我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再也不用吃很多野菜了。”此刻,我感觉到她脸上的笑意,比那年丰收的红薯更甜。
  
   三
   日月如梭,时光荏苒,眨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时代在悄悄变迁,观念也在渐渐改变。现在,我们食野菜不再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它却被历史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春暖花开的时节,城里人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周末常常还会远离喧嚣的都市,不惜驱车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结伴而行,到郊外去踏青,去挖野菜,到农家院去品尝农家新鲜的饭菜,领略山乡人纯朴的风土人情。
   岁月在改变着人,时代也在改变着人们对野菜的解读。也许,人们早已忘记了当年吃野菜的那些心情和味道。今天,当我们走进田野,兴冲冲地挖野菜时,挖出来的不光是野菜,而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情趣;当我们走进农家院再次品尝野菜时,品出的滋味儿并不是有多苦涩,感觉更多的是对野味的偏爱和享受,是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与憧憬。
   如今,妈妈已经驾鹤西行,永远地离开我们,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妈妈带我去田间挖野菜,采撷紫花地丁的那些难忘的生活片断。在那段饥饿难熬,生活窘迫的日子里,妈妈就像大地上的紫花地丁一样,用她孱弱的身躯,担负着爱家养家的责任;用她纤细的双臂,托举着我童年难忘的美好春天。
   每逢春天来临,当我自由快乐地走进田野踏青时,总会留意路边、河畔、树林下、荒地中的紫花地丁。望着紫花地丁绽开娇小而又温馨的花朵时,感觉就像妈妈在温暖的春风里,正轻轻地呼唤着我的乳名,带我回到童年美好的春天里,回到为妈妈采撷紫花地丁的美好岁月……
  
   2019.03.30(原创)北京

共 28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天的脚步来得轻盈,仿佛刚一眨眼,它就逃离了冷漠的冬天,匆匆地跨进人间三月。紫花地丁,正是在春风来临的三四月份悄然开放。特别喜欢紫花地丁。那是缘于母亲常常带我去田间挖野菜。紫丁花像极了母亲的一生,它尽管渺小,生命力却极强,它在哪里生根,春天的微笑就在哪里绽放,醉人的芬芳就在哪里吐露。母亲就像大地上的紫花地丁一样,用她孱弱的身躯,担负着养家爱家的责任;用她纤细的双臂,托举着我们童年难忘的美好春天。作者由春天回忆起母爱的温暖,由紫丁花弱小灿烂的生命联想起母亲辛劳而艰苦的一生,其感情细腻,文字精美,值得大家品读!特推荐文友同赏!【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41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19-04-02 21:40:45
  很开心能在第一时间欣赏到志华老师的美文,柔软细腻的文字牵引着我的心一口气读完,心中徒生无限感慨!在这万物回生的季节,怎能不让人想起已经故去的亲人呢?!感谢分享精彩,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志华        2019-04-03 12:35:18
  问好楼兰老师!感谢楼兰老师辛苦编按,谢谢鼓励!敬茶,春安!
回复1 楼        文友:志华        2019-04-04 21:44:34
  感谢总编鼓励,敬茶,远握!愿您创编愉快!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19-04-02 21:42:47
  说是春天,更多的原因是清明节的来临,这些天正是扫墓和祭拜已故亲人的时节,也又一次让我想起了母亲......
回复2 楼        文友:志华        2019-04-03 12:59:39
  思念是无言的感恩,春天里的思念是最美好的感情流露。每个人在清明时节,都会思念逝去的亲人,尤其是思念母亲。母爱,是世上最深情、最真实、最伟大的爱。喜欢文字,只想在文字里重温一下母爱的温暖与幸福。谢谢楼兰老师对拙作的精细解读。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03 22:56:42
  朴素的力量贯穿人心,岁月的更迭显示着社会的进步。文章写得很饱满,一颗野菜花,多少人的日子在其中,人已经去了,但那份以花的心情来度日的情调和精神却不朽。怀才抱器拜读佳作感言。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