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春之梦”征文】春风拂绿小丘塬(散文)
春来了,小丘塬上柳绿了、麦青了,连翘花染黄了美丽乡村,染黄了道路两旁,染黄了沟沟畔畔。
年轻人们打工的走了,老年人也不闲着,麦田里、果园里都是他们劳作的身影。对劳动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儿女们的希望,他们没有理由停下自己辛勤的手脚。
田园村舍,山川河流,花海碧野,蔚蓝的天空,肥沃的土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小丘塬人。这里的民风还是那样的淳朴厚道,还是那样的实诚真实。
循一缕缕花香,漫步于清峪河畔,行走在桃花川的小路上,一波波、一层层、红艳艳的桃花涌入眼帘,红绿相间的田园像浓墨重彩的油画。河水潺潺,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景色秀丽,风清气爽,这里不仅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环境,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风情。
小丘塬不但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地窑、村庄、四合院,还有出自她们智慧之手的“小丘面花”。面花是她们对人生的悟解,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希望,千百年来这种源远流长的手工制作代代传承、生生不息。黄土地的祖祖辈辈以面食为生,在很平常的面食制作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天长日久熟能生巧,他们把面食当作艺术当作美来欣赏。特别是他们用各色染料和面捏成的面花,寓意十分深刻,五谷丰登、四季花开、龙凤呈祥……栩栩如生,造型精美,色彩艳丽。这种面花所蕴藏的魅力,让人叹为观止。
小丘塬和照金农业产业连成一线,最古朴的地窑,最贴近生活的面花,在这里结合得浑然天成。
田间、果园、乡村、地窑、面花、书法、自乐班、广场舞,还有小麦、玉米、高粱、黄豆这些代代相传种植的作物自不用说,苹果、核桃、柿子、枣梨、洋芋、红薯、花椒、药材、各种豆子已成为这个塬上绿色的经济作物,土鸡蛋、新鲜的农家猪羊肉也成为城里人羡慕的好东西。
移寨村的少妇王晓静又在自家的果园里忙碌开了,她不但成为管理果园的能手,而且在旁边田地里种上各种豆类、薯类和各种瓜果蔬菜,她有她的打算,这两年每到苹果季节她在网上以很好的价格早早销售完,还帮助右右邻居也卖了不少,顺手把自已种的瓜果蔬菜豆子、花椒和辣子也销售一空,尝到甜头,她今年春天就早早打算该做什么了。
一年之季在于春,在朱村、永红果业合作社也早早地催促社员们抓紧清理果园、施肥耕耘,为苹果丰收打好基础。在农闲和雨天请果树专家给社员讲课,组织社员外出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培训会。去年合作社利用电商网络平台和代办销售丘塬苹果数千吨,解决了社员苹果销售难的问题,在2017丘隅果乡金秋苹果大赛中荣获金奖。
春天的苹果树发芽了,病虫害潜伏了一冬,也转向活跃,在小丘帮农合作社里,理事张军锋正一边忙着为社员提供购买农药,一边讲解正确用药的注意事项和技术,并发送苹果树全年用药指导等信息资料。
小丘塬,这里有小时候的味道,有刀剺面的味道,有外婆家的味道,有家乡的味道。新时代里的小丘塬人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小丘美丽乡村的建设、村庄村巷道路硬化,各大农业开发集团入驻,打造农业生态田园特色小镇,对壮大小丘旅游和服务产业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一个崭新的美丽乡村将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发展小丘经济,开发乡村旅游业,打造生态农业,在异乡打拼的小丘人在时时关注着小丘乡村的发展变化。春风拂过,万物更新,小丘塬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