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回乡祭祖(散文)
清明放假快到了,我们回乡祭祖时间早就预约好,时间提前一周,因为路上遥远怕回去时候堵车,那天表哥提前打电话询问着回乡归期。
我的家乡位于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山脚下叫名字叫“英西峰林”的好地方。小时候在家乡出生,城里长大,很少回去乡,出来工作的时候,有人长期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说地方名称出来,他们就有好奇的心叫我有时间带他们去见识见识“英西峰林”确实是个好地方。听说这是一个旅游景点,小时候父母亲常说,家乡的情况,怎样怎样……现在很少回乡,一年只回一到两而已。
3月29日那天,归心似箭,老妈整天在啰嗦,中午开车会打瞌睡的要小心啊!你们经过西线绕城高速广州机场路段长期堵塞的,西线路段不好走,货车多,你们个个要打起精神来。我和哥哥一路微信共享回家路面的情况。路段经过广州参槎路口,突然下起大雨,百度路线有10公里显示红色,开车一直都缓慢,哥在前面那辆车上,提醒说前面有拥堵交通事故,有一辆的士撞护栏上,在这里堵了半小时左右,妹妹开车,我只管导航看路,听到玻璃上雨刮吱吱响,前面十米之间什么都看不清楚的,四个小时车程很快就到家乡林荫小路了“英西峰林”路段山脚下,这里山地两边,一座大山连着一座大山,漫山遍野都看不到边的各种层次的绿。举目眺望,看见英西峰林走廊位于英德市区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龙、明迳、岩背三镇一带,走廊内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当中溪涧穿绕,岩洞、古建筑点缀其间,是广东省最长、最密集的峰林游廊。这里还有北京大学地理系陈传康教授率学生在此实习考察时,以诗对其作了高度的评价——“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镇九龙”,并称之为“南天第一峰林风光”。
车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北行,目之所及,满眼翠绿,空气渐渐有了凉意,感觉呼吸变得更加畅顺,像是进入一个天然的氧吧,让你不自觉的大口呼吸。那个熟悉的小村庄映入眼帘,在疲劳中的哥妹脸上绽放的笑容。
到了村口,我们选择住在镇上酒店,家里没有要好的亲人,只有那老妈的姐姐儿子,这些都是没有感情的表哥表妹,我们放下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出去外面看风景,我们住了一个近江边的酒店,三面环山,风景如画,空气新鲜,满眼青翠欲滴。这里是新开发区,过年的时候习总书记也来这里考察过,村边一条高速公路通向北京上海,还有一条火车道,通往广州方向,交通方便。
第二天清晨,我站在阳台上,看见对面山云雾腾腾,一股凉风习习吹来,看到江边有人打鱼,有人捞沙作业,船在嗡嗡作响,南望远处,山脉相连,连绵千里,远山近景,稳稳约约,半山雾气腾腾,那山变得飘沙如仙境。
吃完早餐,我和哥们准备开车进山祭祖仙人,那里离我们有点距离有点远,开车也要半个小时,车子穿行在狭窄的乡间小路上,两边车窗看见绿油油的桑树和庄稼。闻到一阵阵野花清香味,看到远处的橘子树一片片白色的花朵,看到小蜜蜂在旁边嗡嗡打转,路边看到熟悉的野果,其中一种叫士多碑梨,我顺手摘着吃,有点酸酸甜甜。这时妹妹叫我,姐你在哪里偷懒呀?走了,拿东西去拜山了,我倆怕太阳嗮,武装齐全。把拜山东西都买上带上,带的工具有:一把镰刀、一张锄头、一把铁铲。祭拜的物品有鞭炮、元宝、蜡烛、香、烧肉、水果、酒、等等。我和妹妹怕太阳晒,手套,遮光伞,太阳帽,还带了许多吃的点心和塑料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祭祖仙人之后,刚好中午两点钟,在一个养猪朋友家里吃饭,朋友热情款待,宰了两个土鸡,一个拿来搞桑拿鸡(打火锅),另一个用来柴火酸菜焖鸡,清蒸淡水鱼,一个青菜,一个家乡炸豆腐,满满一桌纯天然美味的午餐,色香俱全,这些菜他们家自产自销的。
吃完午饭,表哥带我们去他的家里,门口就听到大自然的音乐声,鸡叫声、鸟叫声、鸭子声,田里的青蛙声,水塘的鱼儿跳跃着,水波荡漾起来,我说表弟你回去拿东西,我们一起抓鱼吧?他说,抓鱼容易得很,走,我们回家了。
回到村口,隔着一道矮矮的墙看到表弟家,远远看到那颗枇杷金黄色的,我就开始流口水了,站墙边伸手可摘,摘完洗洗,准备咬一口时表弟从屋里出来,偷笑瞪眼望我一下,姐,那味道如何啊?我闭着眼睛点头一下,嗯、确实不错,味道不一般呢!这枇杷酸的瞎眼的人也许会突然能看到路了!
到了晚上,一村长安排吃饭。一家一个派代表聚餐,这些村乡村父老很久没有见面的,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就记得,其他,年轻的和三十四岁的根本上认不出来。聚餐有四桌人吃饭,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都是责任负担的人,时间久了,我们出去城里很少回乡聚会,看到那些童年时代一起长大的都不记得模样,30年前的风华岁月,一起聚聚也不易,现在农村的人,很少在家种地,大多数人出去外面打工,剩余老人和孩子在家,看门读书照顾孩子等,有些老人虽有记忆,时光无声无息的记忆中悄悄的过去。
如今的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留在记忆中的模样已经没有了。只有高楼大厦和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