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酒香中酿出的女子(随笔)
熏风添意,清酒解愁。不知是否最近心绪不稳,如我这般滴酒不沾的人,在这般慵懒日子里,为了一阙新词也不由想饮上一杯。似乎从古至今酒与诗词总是那么契合。
七贤慕酒,青山流志;太白斗酒,潇洒至今;纳兰醉酒,吟愁入句。这酒真真是酿诗词的好友。但是自古至今,女子饮酒颇有争议,女德女训给了女子太多的束缚。然而,这酒未必只是给男儿的标配,也未必只有男儿才用的那般行云流水,在诗词的溪流中,就有这样有一位姑娘,饮酒饮的酣畅淋漓,饮得柔肠百转,饮得让无数男子钦慕。她将每一份思绪都凝入酒中,这位酒中仙子似乎也独得这酒的青睐,“三杯两盏”都沁其心骨。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多么率性可爱的姑娘!如今我们常常打趣,我有酒,你可有故事?而她的生平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想想当初,豆蔻年少,一阙醉酒初醒时的“如梦令”名震京师,才貌双全的她自然也引得月老的眷顾,十八岁便遇到终身所爱,与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洞房之中又遇知音,从此后夫唱妇随,这女子似乎是得尽了这世间最大的幸福。虽说不能锦衣玉食,但二人却都有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夫妻相遇是缘分,而相遇之后又有着同样的志趣,这便是幸运。他们享受着这份幸运,共同搭建着属于自己的桃源,无忧无虑,幸福快乐。这样的日子单是想想,便足以让人心生羡慕。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许太多的幸福眷顾着这位女子,难免上苍都有嫉妒,四十六岁的李易安,丈夫去世,一位闺阁千金,一位被丈夫捧在手心中的佳人,如何承担这一切,三年后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然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景再也没有随着第二次的婚姻出现在这位女子的生活之中,家资俱散,离异系狱,一连串的灾难,不断袭来。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我不知道当时的李易安,日日夜夜饮了多少酒,怕是一名男子也要日日浇愁,一醉不醒也是有的。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让这位女子意志消沉,反而更加的满怀激情“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又有谁能想到,这样的句子是当初那兰舟之上小女所写,家国情怀不逊男儿。
近七十载的岁月,说是弹指一瞬,然而亦是路途漫漫。我想李易安行了这么久,对爱情她浅唱慢酌,对友情她亦可“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相思时,她“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失落时,她“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这一次次的饮酒,却一次次的坚毅。可能因为她懂得,酒可入梦,但不可解愁。酒与词在易安的心中均是一位故友,可泣可诉,可嗔可怒。有人说易安是半生暖阳,半生凄寒,但是我想,她的一生有追逐、有幸福、有磨难、有凄楚,古之至今,她的一生与她便如一杯酒,这杯酒她饮透了,饮明白了,但是她却并未沉醉其中,而是期待着安宁平和,否则她又怎会以“易安”为自己为号。
一处木屋,一溪流水,一杯清酒,一本旧书,只听一女迟暮之人缓缓道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也拟泛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