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散文) ——叙说和贵楼
福建省南靖县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所在地,拥有各类土楼1.5万多座,其中三层以上大造型土楼就达1300多座,堪称“土楼的王国”,在这里,刚被第二批列为中国景观村落的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有一座神工奇构福建土楼——和贵楼。
和贵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璞山村,建于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由当地简次屏族人所建,坐西朝东,楼高21.5米,分为五层,每层28个房间,共140个房间,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设有一个楼梯道,方便土楼人家通行。
福建土楼是先民用生土、石灰、细沙拌和,经过反复揉、舂、压夯筑成几十米高的墙体,每夯高一定距离,就在土墙内放入杉木条、老竹片作为墙筋,起着负重力平均分散的作用,古老的夯土墙技术,它是中原夯土版筑技术经几千年积累提高的技术结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实物,这种古朴奇特的土楼建造艺术,堪称世界一绝。
纵观和贵楼,建筑特色有四大特征:一是楼建在沼泽地,就象浮在水面的船;二是楼高21.5米,为最高方形土楼;三是楼内有八卦阴阳井,早晨水位高出地面30公分;四是楼布局奇特,形成厝包楼,楼包厝。它是闽西南众多方形土楼的典型代表,有着“天下第一奇楼”的美称。
迈步和贵楼,映入眼帘是一座方型土楼,楼中开着一个大门,大门两侧镶嵌着藏头嵌字联: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家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横披“和贵楼”,意为家以和为贵,时值当年简次屏族人的土楼人家,劝人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所追求的“和亲”、“和地”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推崇天人合一,在土楼里一家一户,均为同一姓氏,(简氏)他们互帮互助,生活融洽,一家有喜,全楼欢庆,热闹非凡,不正是今天共创和谐社会,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和是业兴的基础,只有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才能风正气顺,共创社会和谐,共创美满幸福生活。漫步其中,土楼无声史诗,凝固的舞姿,跳动的乐章,夸越了百年时空,你便会体会到一座土楼就像一个扩大的家,一个小社会。这种厚重的土楼文化,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土楼时指出:“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的典范;你们要秉承家训,保护好土楼,弘扬土楼文化。”
进了和贵楼大门,楼内院建有“三间一堂”式私熟学堂,挂着一块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的“兴学敬教”匾牌,以激励后人和睦相处,重教兴学,教化育人;楼外建有平房护厝,形成厝包楼,楼包厝的奇妙景观,诠注闽南俗话--厝包楼,子孙贤;楼包厝,子孙富。在这里,便会感悟祖先遗留下来的家训:“和贵楼土楼人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融洽和谐”,彰显土楼不土,民俗不俗,浓浓土楼文化。
今天,正当我们着力打响“世界遗产,福建土楼--故里南靖”旅游品牌,打造国际旅游知名目的地,促进福建土楼又快又好的发展。福建土楼--和贵楼,在这里等着您的到来,会给您留下无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