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但得花草心(散文)
这样的失误,在我们看来,简直就像秋日里去看一片树叶凋落于地,谁还会在意为什么落,飘落在哪里。而我妻子很在乎,她有了善待花草的心。那日,我回家,照常绕花草巡视一周,突然发现有了不一样的花草装束。每盆花都有一个剪成蝴蝶翅膀的纸壳标签,中间穿了细线,用一根喝饮料的吸管挂着,插在花盆里,就像万国旗纛,招摇亮眼。但她的这些“花旗”是有着使用价值的,上面记录了浇水的时间,追肥的日子,居然还有养花禁忌,如,每日见日一小时,不可暴晒……
四
有一天,她突然认真地问我一个诗意的问题:静听花开是什么意思?经常说,可一时语塞,或许这个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我还是抽象地解释了一通:岁月如花,只有沉静的心,才可以感知岁月的美妙。她摇头,显然不能满意我的答案。
她说,最关键的字是“听”,是倾听。我说,或许就是倾听“花语”,比如那株映山红,爱神降临,爱永远属于你。她听出我是讨好她的话,其实我是大致了解的,书本上也有介绍。她说,花语就是花渴了,想喝水;花一冬在室内想见见阳光吹吹风。她的所谓花语并不华丽,有的是为花而想的心思。这种心思来自一个人以关照的人生态度去看待花儿,包括看待身边的人。
的确,倾听真的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倾听的“倾”,并不是身体以倾斜的姿势,做肢体语言的关照,如果仅仅是这样粗浅地理解,根本不能有“静听花开”的可能,花开本无声,声在听者心底。关键是一种态度,态度的核心就是尊重,尊重一株不会言语的花,尊重一个人,以“倾”的恭敬来听,就听得到没有发声的声音,仿佛就有呢喃的诉说,嘤嘤的蝶音。这个“倾”应该是倾尽情感,类乎倾箱倒箧,甚至倾国倾城,倾盆大雨,把态度放到最低的位置,仰着首,屏住呼吸,眼神专注。
相处日久,可能就听得懂,相处用心,可能就听得清。声音之外还有弦外之音。就像我们可以听到雪落的声音,如果不能感觉到肃穆,那也无法理解雪的意境;可以听到襁褓里婴儿的呼吸,如果不能感到生命的纯真,那就无法懂得什么才是宝贵;可以听到哀者抽搐哭泣,如果不能感受泣者内心的呼唤,那就不能握住一个人的灵魂。是啊,人生的很多时候是需要倾听的,沉着安静,心无旁骛地听,才是大境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为人的状态。
想想也是,如果谈话的人的学识水平低于我,难免会虚与委蛇地听;如果说话显得冗长寡味,有时候我们会不客气地打断说话人;如果说话言不及义,我们往往露出厌倦的神色,显得焦躁不安。妻子静听花开的提示,我想到了我的职业。我是做教师的,课堂上提问学生,老师也要做出倾听的样子,要听的是标准答案,就像我所说的花语,众口一词。有的是教师是在倾听学生的心声,哪怕是一个游离标准答案的回答。当老师的,应该有耐心倾听无语的花草说话的心态,放出期待的目光,养成放下架子的姿态。
我们有时候可以把倾听的态度给花草,却不肯给别人,如此,也就不能使自己得到释然,就像躲进一己的狭隘贝壳,潜入深海,闭目塞听。其实,人在倾听的时候最安宁,内心往往最容易和诉说者合拍的,找到“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极亲近感,听者自然也就懂得了,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自己的屋檐,自己所需要的,恰恰也是诉者的心声。
是花草处在我家幸运,还是我们夫妻从花草身上得到了幸运,难以说清了,不过有一点可知,得到花草心,源于和花草的亲密接触。
花草心是什么心情?那日妻子看着水生的玉竹,问我,竹子开花吗?这是一个很残酷的问题。但我不能不如实告诉她。竹子一生只准备开一次花,据说竹子开花的时候会不顾一切地怒放一次,开完花就死去了。
妻子马上释然了,说,我们倾听花开也不好,但愿听不见竹子花开的声音。我责她的花草心太脆弱了。一朵昙花只开三小时,我们记住她的美,虽短却灿烂;一坡野花开了一生,却没有人关注。花草心,无论是“千朵万朵压枝低”,满心欢喜;还有“应是绿肥红瘦”的衰败,给与接纳的心态,才是和着生活节拍起舞的态度。
眼眸里有花容,心中有花情,时光不老,有花相伴,一颗心给了花草,值得。花草没有微言大义,只有心与花瓣一起跳动的美妙,所得丰盈,一起与花草不负时光,蛮好!与花草相处,在我妻子看来是大奢侈的事情。她说,我们的爹娘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这样娴静的时光就走了,我们在这样的时代,活得从容,活出了滋味,他们无法企及。一茬人是带着惨淡走了,甚至连从容赏花的想法都没有,就走了;我们一代人却赶上了可以和浪漫相约的生活,别期期艾艾,怀中感恩的心情,与花草同室,静听花开的美妙,才是生活的真意。
一颗花草心,与花草从容静处,成就并安稳注一颗波澜不惊的心,这才是我们在家里打扮一处花草阳台的意义。
2019年4月10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