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望海·岩钓·冲浪(散文)

精品 【流年】望海·岩钓·冲浪(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7发表时间:2019-04-13 16:21:33

【流年】望海·岩钓·冲浪(散文)
   ◆望海者
   有一个男人,坐在穆里怀(Muriwai)海滩半月形的岩石斜坡上,弯腰,屈膝,一手托着下颔,另一只手搭在膝关节上。一位同行旅伴用手指着他,说:“他多像‘思想者’。”是的,他像极了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只是,他的脸却并没有低垂,而是面朝大海。不难揣测,他的目光,一定盯着浩瀚的南太平洋。
   其实,刚从木栈道上下来,我就看见了他,踽踽独行,微微弯曲的脊背,缓慢而迟疑的脚步,将他的孤独和苍老,展现给巍然耸立的巨石,展现给呼啸奔涌的波涛。
   我不知道,他为何要孤身一人,独自来到这里?是不忍孤独的煎熬,到此排遣寂寞?是遭遇了坎坷,郁闷苦恼,到此抚平心情?是遇到了难题,烦乱如麻,迷惘难解,企望到此触发灵感,寻觅到打开谜底的钥匙?
   许多年前,北半球东方大国春秋时期的孔子说过:“智者乐水。”所以,我将他的遥望大海,理解成一个智者的睿智之举,理解成一个思想者的人生探究。
   也许他真的就是一个思想家,像孔老夫子一样,在心里感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光阴飞速流转,世事沧桑巨变而由衷叹喟。
   也许他真就是一个灵魂深处的孤独者,像大唐帝国初期的陈子昂,于苍茫辽阔的天地之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海岸边,波澜滔天;海天相接处,苍苍莽莽。涛声呼啸,壮怀激烈。也许,面对此情此景,他心里的孤独和寂寥,郁闷和苦恼,烦乱和迷惘,通通都会消融于大海的浩瀚无垠,沉浸入波涛的汹涌澎湃。大海的宽广,会包容他内心深处的渺小;波涛的激烈,会激活他灵魂深处的死寂。
   现在,他坐在弧形的岩坡上,就像坐在上帝的手掌里。所以,我将他的遥望大海,理解成他心灵的朝圣。此时此刻,波澜壮阔的大海,就是他的圣父耶和华,他的圣母玛利亚,他的圣子基督,他在心里默默诵念的《圣经》——引领他的灵魂,向纯净高尚的境界,一步步升华。
   所以,我将他的遥望大海,理解成他的心灵救赎。
   也许,此刻,面对大海,不管是生活中的瑕疵,还是谬误,亦或是罪愆,他都会在心底里尽情倾诉,真诚忏悔。
   大海会化作他的心灵牧师,聆听他的忏悔,并在聆听之后,将上帝的宽容赐福与他,给他指引一条无限光明的人生大道。使他在忏悔之后,心有阳光,鲜花盛开。
   我宁愿相信,此情此景,一定是他心之所望。
   我自己,本就是一个灵魂世界的孤独者,是一个茫茫尘世中的迷惘者。此时此刻,面对大海的宽广辽阔,波涛汹涌,我的心也在慢慢地淡静,也在慢慢地升华。
   我与他,面对大海,都在进行一场心灵深处的朝圣和救赎。
   在思想深处,我和他一起,遥望大海,共同寻觅心灵归宿。
   他坐在弧形的岩坡上,就像坐在月牙之上,因而,他的遥望大海,就有了童话意境。在这童话意境里,他的生命被赋予纯洁,他的灵魂回归童真。
   而我,背靠壁立的山岩,面对浩瀚的大海,似乎也随着他回归纯洁,重返童真。
   我想起了中国现代诗人卞之琳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与被看,彼此之间,都是审美对象,也都是审美者。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心灵的沟通,就在漫不经心的一看之后心有所动。
   我看他,不但是看风景,也是在寻找心灵的契合点。一看之间,心有灵犀。
  
   ◆岩钓者
   站在塘鹅观景台上,我就看见了他的剪影,面对一波波汹涌翻卷的巨浪,手执钓竿,挺立在穆里怀海滩黑色的岩石上。那一波波翻卷的浪花,似乎要把他裹挟而去。
   远望去,在一波波翻卷的浪花里,他的身形,似乎格外渺小。但是,渺小的他,却又一直手持钓鱼竿,昂然挺立着,挺立成一根定海神针。
   四望之间,他是唯一的一位岩钓者。因此,在我们这一群来自遥远的北半球东方大国的游客眼里,他就特别吸引眼球,有好几个人都脱口而出:“看,钓鱼的!”
   钓鱼者,司空见惯,但是,站在岩石边,面对大海,面对一波波滔天巨浪,安然若素,持竿钓鱼,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的心里,由衷赞叹。
   等走到通往穆里怀海滩的木栈道旁,我和两个同伴脚步匆匆,急欲踏阶而下。导游小白在旁边说,“大叔,这旁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就是禁止游客靠近海边的警示语。下面太不安全,还是别去了。”
   一个同伴指着下面的几个人——包括几位白色皮肤的人,还有我们同一团队的两位游客——说:“他们怎么就能下去呢?”
   小白摇摇头,用无奈的语气说:“好吧,你们下去吧!这里风大浪急,一定不要靠近海边。我在这里看着你们。”
   下去之后,走了大约几十米,一个身穿防风衣的男人,一手持鱼竿,一手提着一条大袋子,迈着大步,迎面走来,然后,与我们擦肩而过。他手里提着的袋子,鼓鼓囊囊,鼓鼓涌涌,还发出“扑通扑通”的闷响,想必是装在里面的鱼在动弹。可以看出,里面得装有二三十斤重的海鱼。一看这人,就是刚才远远望见的那个岩钓者。再看他刚才站立的位置,已经空无一人,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他身形健硕高大,面色棕黑,看相貌,应该是澳洲土著人后裔,最起码,是澳洲土著人和欧洲白种人的混血后裔。
   他面色棕黑,想必是天天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晒黑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微微笑容。想必是因为钓了许多鱼,收获颇丰,很有成就感,遏止不住的喜悦,从心里流淌到脸上。
   撒网捕鱼,可以一网捞出许多鱼,而持竿钓鱼,却是个慢功夫。钓竿下去,也许几个小时都一无所获,即使运气好,钓这么二三十斤鱼上来,没有几个小时的耐心守候,是根本不可能的。又何况是在惊涛拍岸的岩石上?
   浪涛汹涌,人和钓竿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平衡;而且,在一波波前呼后拥的浪潮里,海鱼也经常处于疾速流动状态,想咬住钓饵也很难。如果钓鱼人没有高超的钓鱼技艺,没有对海滩岩石和潮水涨落情况的异常熟悉,没有对海鱼游动规律的了然于胸,哪里会有这么丰硕的成果?
   一波波巨浪,前后相继,汹涌而来。浪峰碰撞到岸边岩石上,浪花四溅,很多海水不断迸溅到岩石海滩上。整个海滩岩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储满了水,到处水汪汪,湿漉漉,滑溜溜,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因此,我们三个人,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走不多远,在离那位钓鱼人刚才钓鱼的地方还有四五十米的距离,就不敢往前走了。
   倾身向下看,岸边岩石,向海的立面,也是壁立如削。
   我就想,站在壁立的岩石边,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掉进大海里。而那个岩钓者所站立的地方,是整个穆里怀海滩最靠前的地方,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海里,被海浪裹挟而去。而那个岩钓者,在那么危险的地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心啊!
   回望那个岩钓者的背影,我心里愈加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
   转念又想,他冒着掉进海里的风险,执着站立在整个海滩的最前沿,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能钓到更多的鱼,也是在需求一份刺激,从惊险的刺激中享受一般人所难以享受的人生乐趣。
   这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总是敢于冒险,敢为人先,勇于在常人不可及的险境之中,不计辛劳艰险,矻矻以求,最终有所收获,还享受到超常的人生快乐。
   苏轼曰:“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险远之处,常常会有大收获。敢于到达险远之处,并在那里有丰厚收获的人,既是一位勇敢的人,也是一位有超常情趣的人。那位岩钓者,就是这样的人。
   这世界,真还有一些跟他一样的人。这世界,要有飞速发展和长足发展,还真离不开这样的人。
  
   ◆冲浪者
   来到奥克兰鸟岛,刚下了大巴车,就看见有三两个人,穿着湿漉漉的泳衣,或手提或肩扛着冲浪板,从下面海滩走上来。登临鸟岛制高点——塘鹅观景台,一眼就望见,鸟岛右手的海岸线里面,跌宕起伏翻卷滚动的浪峰里,星星点点,有好些冲浪者,像鸟儿一样,上下翻飞。
   来之前,就了解到,这里的海岸线,漫长辽阔,水深浪急,浪峰又高,是冲浪者的理想海域。到此一看,果真如此。
   同行的驴友,都兴致勃勃,盯着他们望,嘴里,议论纷纷。
   “你看那个,飞到浪尖儿上去了!哎呀,又跌落到浪谷里了。”
   “看那一排大浪,像卷席筒,那个冲浪的,就在卷席筒里飞呢!”
   “哎呀!快看那个人,跌进海水里了,人没影了……啧啧啧……好啊好啊……又露出头来了,抓住冲浪板了!”
   “这些冲浪人,真大胆!”
   遥望去,那些冲浪运动员,一个个,轻盈如燕,姿态优美,在汹涌波涛里从容滑翔,“胜似闲庭信步”。有的,两臂自然张开,两条腿,一前一后,自然站立,腰身微屈,驾驭着冲浪板,在波谷浪尖上顺势滑翔。有的,脚踩一叶滑板,忽而冲上浪峰,忽而滑落浪谷。有的,就趴在冲浪板上,随翻滚波浪,起伏跌宕。
   茫茫的大海,翻滚旋转的波涛,俨然成了那些冲浪者的大舞台。在这大舞台上,他们尽情展现着自己驾驭冲浪板的娴熟而高超的技巧,展示着自己随波逐浪的轻灵飞扬。在冲浪这一惊险刺激的运动中,他们的勇敢无畏也一并张扬得淋漓尽致。
   在奥克兰鸟岛,巨形礁岩、黑沙滩、塘鹅、望海者、岩钓者,都是我平生第一次亲眼目睹,都给我带来新奇特异的精神享受,第一次亲眼目睹冲浪运动,更是如此。
   据说,冲浪运动本就起源于澳洲,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四面环海,气候温暖,多日照而少阴雨,非常有利于水上运动的发展,故而澳洲人特别喜爱冲浪运动。早在欧洲人迁来之前,这里的土著人,乘独木舟浮海时,就驾驶一叶扁舟,忽而冲上浪峰,忽而滑向浪谷,这就是冲浪运动的前身。当年的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库克船长,在1777年12月,在马他瓦伊角(MatavaiPoint),看到澳洲土人划着一艘装有舷外支架的独木舟,冲进高卷的海浪中,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在航海日志写下:“我不得不说,这个人被海浪急速推动滑行时,他的确感受到至高的乐趣。”
   过去,在电视里,每看到冲浪运动的画面,我都会为之兴奋不已,随着冲浪运动员们矫健的冲浪姿态,总是兴奋激昂,热血贲张。这一次,在南半球澳洲新西兰的奥克兰西海岸,亲眼目睹冲浪发源地的冲浪实景,亲眼目睹冲浪人在浪峰波谷的轻盈驰骋,觉得我真是一个幸运的人,心里,也随着他们的起伏跌宕而激情勃发。
   眼前的冲浪,不仅是惊险激烈的体育运动,也是精彩的水上舞蹈,浪涛上的飞翔。
   那些冲浪人,给我带来惊险刺激的运动享受,也带来灵动飞扬的艺术享受。
   有了冲浪的经历,那些冲浪者的生活轨迹就彻底颠覆了平淡,那些冲浪者的人生航程就漂移得跌宕多姿。
   欣赏了他们的冲浪,我的生活画册又增添了惊险刺激而又乐趣四溢的崭新画面,我的人生旋律又增添了慷慨激昂而又轻盈跌宕的新奇音符。

共 43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男人,坐在穆里怀海滩边的一块岩石上,面朝大海,以手支颐,那神态像极了雕塑“思想者”,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探究。他是在排遣寂寞抑或苦闷,还是在孤独冥思跟灵魂对话?其实这都不重要,此刻,他听从内心的召唤,他在做自己。这一副天人合一的剪影,作为彼时“我”眼里最美的风景,与“我”的心灵深深契合。海边的岩石,因为海水的常年浸泡和侵蚀,异常湿滑,人在上面每行走一步都很艰难,更别说长时间站在上面垂钓。而那个岩钓者却在最靠前的岩石上,一站几个小时,不计辛劳艰险,直到收获满满。他的这种敢于冒险,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冲浪运动同样是勇敢者的游戏,你看他们,忽而站在浪尖,忽而滑落浪底,闪转腾挪,翻滚起伏,给人无比震撼的视觉享受和心理体验。看着那些冲浪人,你会觉得激情飞扬,生命充满力量。“弄潮儿向涛头立”,迎着海浪飞翔,体现的正是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一组散文,从望海者到冲浪者,从静到动,恰似一个人由内而外的过程,是生命完美完整立体的体现。语言生动优美,佳作,流年力荐赏阅!【编辑:闲云落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42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13 16:23:53
  轻舟老师,点了你的文后就一直忙,抱歉哈。
闲云落雪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4-13 17:40:38
  不必客气,非常理解,这就非常感谢了!
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13 16:27:13
  你前面的几篇文我都看了,就是时间零碎,没来得及留评。这篇和前面的《礁岩·塘鹅·黑沙滩》应是姊妹篇,一个写物,一个写人,连起来看,更加完整。欣赏老师的精彩文笔,向你学习!
闲云落雪
回复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4-13 17:39:34
  是的,你说对了,姊妹篇,一物一人。感谢你精彩的编者按语!
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9-04-16 09:20:05
  文字很精彩,简练精悍。状物描摹,到位准确。非常欣赏您的文字,有强烈的画面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先赞一个!
江凤鸣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4-16 10:11:44
  谢谢,也总是想有所突破,但是,突破又特别难!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4-21 16:07:1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4-21 16:22:37
  谢谢社长,倾心流年,在享受码字儿快乐的同时,为流年更美好而努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