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牡丹花开春满园〔散文〕 ——观花之感想
牡丹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相传,在唐朝,隆冬,武则天去皇家花苑游玩,曾下旨命令百花同时开放。百花惧其淫威,都奉旨开放了。唯有牡丹仙子,不惧权威,没有违背时节开放。武则天大怒,一把火烧了全部牡丹。不料,春季来临,牡丹又复苏返绿,在阳春四月正常开放。而且更加璀璨辉艳。
毛主席生前非常喜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在严酷的战争间隙,一天率领周恩来、朱德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 公园。”解放后,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的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我在学生时代,自然课老师讲过:牡丹在我国已自然生长几千年啦。人工栽培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她的别称有“鹿韭、木芍药、富贵花、百两金”等,东汉即有,始于南北朝。唐朝都城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召骊山人,植牡丹万本,名噪京城,色泽各不同,深得人们喜爱。诗人刘禹锡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唐、宋、明、清各个时代的文人都对牡丹有过论述,既能观赏,也可入药,益处多多也。
经过历代人们的精心培育,牡丹的花色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白色等。她的萼片为绿色,色彩鲜艳。牡丹花的枝条根据不同的走向,又有“山花烂漫”,“状元红”,“金玉交章”,“青龙卧墨池”,“美人红”等等,令人心仪。
牡丹不仅五彩缤纷、多姿珍美,又雍容华贵,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也传至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珍爱。
武汉市在多年以前,就栽培了牡丹,主要是武汉植物园,东湖牡丹园,品种繁多,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观赏。
我于近日也慕名去了东湖牡丹园,观赏了那中国十大名花第二的牡丹花,确实养眼。我从大门进去,楹联联家白雉山先生作赋,92 岁高龄书法家陈义经先生书写的《武汉东湖牡丹园赋》,更是承载了牡丹的历史与北花南栽的壮举。我看见壁墙上写着牡丹的历史沿革和花色习性等,又一次体会到养护园工的不易,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春色滿园。
我沿着花道向前行去,望着盛开的各色牡丹花,融合牡丹历史、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牡丹之美、之清、之幽,享有“江南牡丹第一园”之美誉。 我在园内看到以精巧的园林布局为特色,将江南园林的流畅娟秀与北国花王的雍容华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花区道路曲径通幽,地势起伏有致,景石气势磅礴,植被参差 叠落,池塘云雾缭绕。点缀其间的名家摩崖石刻、牡丹传说雕像、名木古树更是精彩 纷呈,有国色天香、芳德、丽春、森林广场、池塘春色、浣花溪、观瀑听花、丹霞迎 日、瑶台仙境、汉尚堂、牡丹仙子等景点。我在各个景点中徜徉着,观花赏景,静思其中的意境和内涵,不由得融入其中,怡然自得也。
我行进在观花的人群中,看到那五彩缤纷、多姿形美的牡丹花,不禁为之陶醉。尤其是看到那珍贵的黑牡丹花时,我见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骄傲的仙子踏步在人间。在牡丹亭前,我见花团锦簇,苑如仙境,不由得想起那历史上名扬一时的“牡丹亭记”,描述与现实是多么吻合呀。看到那粉色、白色、紫色、红色等牡丹花如此鲜艳,我又想到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美轮美奂,人间如仙境。我在牡丹园中游览,观花赏景,体会到牡丹花不愧为百花之王,浓情、富贵,充满生命力,用美颜笑脸相迎四海宾客,八方友人。大武汉,爱意滿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