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喜感菩萨(随笔)
原以为佛与菩萨的雕像总是法相庄严,让人心生敬畏。偏偏就遇到另类。上巳节,恰是踏青时,与友到荐福寺一睹小雁塔的真容,遗憾塔被围,不让上。还好有西安博物院可以参观。博物院中正有佛教造像展,也算是弥补了无法登塔的失落。
展柜中陈列着各个时期,不同材质,形态各异的佛与菩萨的造像,这些雕像或端庄、或慈眉、或善目、或安详,总之都是平日在寺庙中所见到的样子。冷不丁,一尊菩萨造像闯入眼中,与众不同。这是尊隋朝石雕菩萨,但见他头戴天冠,坐在宝座,左手似在扶什么,右手端莲花,脚旁卧着他的坐骑,衣褶流畅,佛珠饰物细腻。鼻大,双眼眯着,嘴上扬,看着就像在冲观者做“鬼脸”,充满了喜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久久驻足在他面前,舍不得离开。就像整个班里都是认真学习的好学生,那一个调皮淘气的学生就格外引人注意。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以为这句话也适用于这些雕像。虽然展出的佛像从北魏、北周到隋唐都有,材质与工艺也有鎏金、贴金、石刻,玉雕,比他更为细腻雅致的雕像有的是。但唯独这尊充满喜感的菩萨抓住了我的心。隔着玻璃盯他的表情,不禁忍俊不禁,也跟着嘴角上扬,心里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看着这尊像,我兀自揣测千年前雕刻他的匠人是怎么想的?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亦或是匠人按照自己的样子雕刻的菩萨像,不论是哪种情况,从菩萨的表情可以看出雕刻者是个有趣之人。其他的雕像只能称为冷冰冰的艺术品,而这尊菩萨却有生气,即便过了千载,他还是能立刻拉近与观者的距离,这或许就是所谓一眼千年。看着他,我并没有把他当成菩萨,相反是久违的朋友重逢,亲切安然。
这尊看上去不怎么严肃的菩萨,似乎更容易度世人。虽然他不会开口说什么大道理,但是看见他即便心中有再多烦恼、忧愁都会熄灭,嘴角也不自觉的跟着上扬。就像那表面疯疯癫癫,实际心怀慈悲,普度众生的济公。那些法相庄严、慈眉善目、端庄安详的佛、菩萨雕像除了给人敬畏与距离感,别无其他。
忍不住用手机为他拍下一张照片,以后心中再有不快,看看他就会烟消云散。介绍中未有这尊菩萨名字,我依照他的形象,妄自叫他喜感菩萨。我以为佛法不仅存在于经书里,也不只在法相庄严,令人顶礼膜拜的雕像中,更在喜感菩萨身上,因为他能熄掉凡人的烦恼、苦闷、忧愁以及嗔念。当然真正想抛开这些负能量,仅靠一尊石雕佛像是不可能的,还是要靠自己修心修行。修行的路途漫漫,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烦恼,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喜感的心情,这样我们就会在人间修行的路上且修行且快乐。其实中国还真是有不少喜感的佛和菩萨,比如著名的大肚子弥勒佛就是喜感模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宽阔胸襟,万事想得开,那么生活一定会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