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那年丁香】禅韵庭园,心之驿站(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那年丁香】禅韵庭园,心之驿站(散文)


作者:散木 白丁,1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93发表时间:2019-04-18 14:02:31
摘要:介绍了日本园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丁香•那年丁香】禅韵庭园,心之驿站(散文) 每到日本的庭院园林,总觉得看不够、看不透,总想着留下来、再仔细瞅瞅,总会不由自主的生出那种迷恋。流连在各色园林中,哪怕是个很小的院落,也总会让你有许多新奇、精巧的发现,你整个的人都会在无意识中沉静下来,忘记了你是在欣赏,你是在观览,忘记了那只是一种设计,那只是一件作品,常常的,你的内心便会在这不知不觉中,就变得空荡荡的了。
   做为岛国,地处在北纬30到45度之间,大部分属于北温带,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老天赏赐给了他们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做为曾经极其热衷汉唐文化的学习者、模仿者,日本园林汲取了深厚中华文明的滋养,鲜明的烙印上了东方文化的标签;做为引领西学东渐、孜孜以求脱亚入欧的维新者,西方园林艺术潮流被主动的兼收并蓄。
   这种善于吸收、借鉴,善于拿来、模仿,善于改良、创新,对于优秀文化兼收并蓄,集大成又不肯失去自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日本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赏自然的美学价值观。这股崇尚自然的劲头也算是世界极品,极致到多数家族的姓氏直接白描自然,松下、田中、木村、山本等等不胜枚举。正是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以致在各种文化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这种返璞归真的自然观,当然,也自然而然的反映在了日本园林艺术上。
   日本园林清纯、自然,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更在意体现和象征自然界原来的那个样子,尽量不留下人工斧凿的痕迹,力求营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自然时,注重提炼、浓缩,小巧而精致,创造出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似乎有那感觉得到却又看不见的禅意,在庭园里四下里弥漫着,在每一块石头、每一节树枝、每一滴水、每一片藓苔上浸淫着,耐看、耐品,精巧细腻,含而不露,不经意间让你远离现实,沉入人生的思索和领悟,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哪怕只有几平方米,也能用这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
   早期的日本庭院深受中国影响,或者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或者是在庭园内挖池堆土筑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等。最为代表性的还要算三岛式,就是在庭前水池中修置龟、鹤、蓬莱三个小岛,上面种植小树,面积狭小的就放置三块石头以做象征。
   明治维新以后,在欧、美造园艺术的影响下,园路、喷泉、花坛、草坪等开始出现,在传统手法之外,又增加了新的造园技艺,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充分利用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之美。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一竹一草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和的至美境界。
   以小见大,含蓄,写意。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如涉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恍见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既能表达深沉的哲理,又可体现大自然的风貌特征,传达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
   细腻精致,构思精巧。这也反映了日本工匠、艺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质,对细节的刻画往往成为日本庭园艺术的点睛之笔,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他们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极其精细、到位,不遗余力。
   清幽恬静,凝练素雅。日本的宗教氛围十分浓厚,而寺院、神社又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以佛教为主的禅茶同趣,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广泛接受。
   他们的自然山水庭园一般不过多使用花卉点缀,不用夸张的浓艳的色彩,而是以清幽典雅而引人沉静,引人沉思,引人沉醉。它把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自然融入,自然体现,自然入心,自然出神,自然化境。
   发展到后期出现的“枯山水”,更是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片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幻化出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
   枯尽形色,才露真魂。枯山水又叫假山水,号称“无水之庭”,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也是日本园林的精华。凝眸在枯山水风格的园林中,你会感觉它很静,甚至是死寂,它似乎看不到活力,更远离了繁荣兴旺,它似乎要展露给你的是熄灭,是枯萎,是虚空;它是冷冰冰的,是无力和失望的。它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人类终究走不脱自身的局限,即使征服了大地,改变了天空,终究弥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填补不了情感的寂寥。面对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只剩下回忆。
   在这样的幻境中,你若不害怕这空荡荡的寂廖,不害怕这冷清清的孤寂,那最惬意的,莫过于独自一人,盘坐在长满藓苔的原木桌旁,细细地、静静地、慢慢地、百无聊赖地,啜几口清茶,让大脑彻彻底底的放空,什么都不再想,什么都不用去想……

共 2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老师的文章,感觉不是专业从事园林设计的人士,难以把日本园林写得如此形象逼真。让我们没有去看过日本园林的人似乎也了解了一些日本园林的特征。从作者的笔下我们了解了日本园林有如下特色,首先是吸取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华,然后又融合了西洋建筑的特点,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日本园林的独特风格:精美细致典雅。尤其是他的后期作品“枯山水”:“更是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片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幻化出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老师从大处着笔,小处着眼,把日本园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所有读者都欣赏到了日本园林的别致之美。老师语言老道,用词准确。本文不失为一篇优美的小品文。谢谢老师赐稿丁香。推荐阅读![丁香编辑:嘉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嘉禾        2019-04-18 14:03:38
  老师确实写出了日本园林的禅意之美。
回复1 楼        文友:散木        2019-04-18 14:13:56
  谢谢您的鼓励
2 楼        文友:嘉禾        2019-04-18 14:05:11
  老师文化功底深厚,表达清楚流畅。
3 楼        文友:散木        2019-04-18 14:22:43
  谢谢编辑老师
散淡得以平静,无用方得始终
4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4-18 17:30:32
  感谢老师分享美文支持丁香的征文活动!期待老师再创佳作展现丁香!谢谢!
峥嵘岁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