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五古 过怀仁李陵碑遗址感吟(古韵)
五古·过怀仁李陵碑遗址感吟
黄土笑浮名,金沙忆少卿。五千迎八万,负与单于兵。
大漠风烟好,高原草野平。马行尘不起,日出雪新晴。
被虏头仍重,醒来眼乍明。故乡千里隔,白发一时生。
家国真堪恋,将军更复情。谁知皇帝混,三族尸身横。
望雁踟蹰立,怀人取次行。舍生虽了了,族灭恨难鸣。
泪共星光洒,杯同月色倾。终将时与运,分付草枯荣。
忠孝亲情各,纷交杂不清。暂居胡右校,泄愤汉家营。
欲作栖云客,须行种黍耕。如非偶公主,衣食苦缠萦。
空有烟霞志,难同世俗争。渐知将潦倒,深愧对龙城。
玉漏消残岁,胡笳送老声。熊腰衰瘦柳,虎舌弱孱莺。
事曲多青眼,蹉跎少友盟。无颜重到汉,何处是归程!
起落风尘事,皆由后世评。丈夫情愫致,未必计亏盈。
---注:少卿,李陵字少卿。
龙城,李陵乃龙城飞将李广之孙。此处借指李广。
【编者按】汉李陵,名将李广之孙, 是一个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公元前99年,李陵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遭遇匈奴八万主力骑兵,力尽而降,汉遂灭其三族。诗作开篇十六句便是描写了这一战争场面和历史事实,但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景,而是着笔描写了“大漠风烟”、“高原草野”、“日出雪晴”的美丽景色,这是用背面敷粉的手法衬托了战争的残酷和处在战争环境中人物的不幸,读来更有感染力。诗作紧接着描写了李陵对不幸遭遇的悲愤和有国难回的无奈之情,羁居异国,烟霞之志空有,世俗之眼难看,作品对这份悲情的描写淋漓尽致。诗作后四句以议论结尾,点出了“感吟”这一主旨。这是一首以怀古为题材的诗作,结构紧致,叙中夹议,充分利用了古体体裁长于发挥表达的特点,铺陈中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语言流畅易读,押韵准确,表达清晰!作品交错地应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交融优美,推荐共赏!【编辑 淀湖南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210020】
回复1 楼 文友:李继庚 2019-04-21 08:06:54
多谢精美点评和鼓励!
2 楼 文友:见贤思齐 2019-04-20 17:09:21
欣赏一篇五古佳作!感佩老师才情!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李继庚 2019-04-21 08:07:21
多谢关心和鼓励!
3 楼 文友:王学君 2019-04-23 11:18:27
好一篇五古佳作!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李继庚 2019-04-24 08:29:41
多谢鼓励,感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