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浅谈诗歌的本土特色(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浅谈诗歌的本土特色(随笔)


作者:詹海林 进士,1111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85发表时间:2019-04-20 21:24:18
摘要: 诗歌是一门与个人生活情感密切关联的艺术,诗言志,通过诗人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环境所反映出来的感悟,结合独特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形成优秀的文学作品。

诗歌是一门与个人生活情感密切关联的艺术。诗言志,通过诗人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环境,结合独特的艺术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根是本土诗歌的第一故乡
   每一个诗人都有一个生存的地域,这地域可能是他们的第一故乡,也可能是第二故乡,他们毕生写作都跟地域有关,这就是本土诗歌。
   如果是一个离开故乡的诗人,那么其作品就会带上浓浓的乡愁,那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愁绪。解析乡愁的成份,有对亲人的热爱和思念,有对童年往事的回味,有对曾经生存环境的留恋,甚至有对自己失败的初恋不堪回首,对某一件遗憾的事情念念不忘。乡愁的情怀,有时仅仅是故乡的一种小食,夏夜里提着灯笼的萤火虫,童年时百看不厌的小人书……
   正因为不能忘记故乡天空上的云朵,诗人的第一份情怀便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故乡。他们的心中流淌着一条叮咚作响的小溪,溪水里有清晨的小鱼和母亲浣衣的身影,有故土莽莽苍苍的青山,有春天随水漂浮的桃花,有三伏天夕阳的倒影,有中秋的一轮明月,有寒冬腊月芳香四溢的水仙花。这带有故乡浓厚情感的诗歌作品,就是本土诗歌的突出表现。诗歌的本土抒情,在情感中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从这个整体里取出的句子像骨头一般,蕴涵着浓浓的恋乡情感。诗人的出生地,就是诗人的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
  
   二、第二故乡,是本土诗歌特色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历代诗人的吟咏之中多有把“他乡作故乡”的说法。唐朝的诗人写了许多关于长安的诗句,例如:“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高亭望见长安树,春草冈西旧院斜”“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这里反复提到的长安,就是诗人渴望实现政治抱负的第二故乡。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自全国各地,如李白来自四川江油,杜甫是从河南巩县来的,白居易是河南新郑来的。长安作为唐朝的帝都,他们自然而然把长安作为忠君报国的地方。从诗歌创作中,反复出现长安的风土人物,抒发青云之志。这种长安文化也就是诗歌的本土性,只不过它的本土特点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诗人离乡别井,脑海里有着深刻的故乡烙印,但是为了自身抱负的需要,反而把他乡当作家乡了。故乡对于许多人而言,那是回不去的地方。人在他乡几十年,回去也只是乡里的过客而已。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因为是邮票,所以只能贴在信封里像一只蝴蝶那样飘来飘去,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情怀啊!
  
   三、诗歌的本土特色,来自诗人年少时光的生活背景
   古代诗人的生长环境,除了少数的“官二代”,多数是寒门子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举人、进士,谋得一官半职,长期在外地做官,甚至客死他乡。像贺知章那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告老还乡的古代官员不多,所以他们的思乡之情,只有通过写作诗词表达心声。当代诗人与古代的诗人有着本质区别,诗人也比任何时代都要多,涌现出了许多新鲜的诗歌名词,比如“打工诗歌”“口水诗歌”“梨花体”“羊羔体”等等。在众多诗体中,乡愁无疑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尤以打工诗歌为代表。打工者在南方这个灼热的土地上,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着,他们的诗歌作品既有很重的汗水味,也有浓浓的乡愁,形成了本土诗歌的鲜明特色。随着打工文学色彩的淡化,网络的发达和传播途径的快捷,使本土化诗歌遍及大江南北,诗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诗歌的本土特色,表现在众多的圈子文化上
   众多的诗歌写作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具体表现在各种方言语系中。微信群的出现,无疑给本土化诗群提供了便利。以南粤为例,出现了以广府文化为特色的“岭南诗社”“广州诗社”“广东本土诗歌”等等;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客家诗群”,以潮汕文化为特色的“潮汕诗群”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故乡广东潮州饶平县北部山区近年推出了一个名为“饶客情韵"的诗群,非常有本土特色,群里诗歌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农民、工人、中小学教师、高校教授、退休县医院院长、警察、记者、企业家,几乎囊括了各阶层的写作爱好者。作品通过同题方式描写家乡的山山水水、古建筑、农产品、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诗歌形式或格律、或打油、或自由诗,地方特色非常鲜明,乡愁则成为游子吟咏的题材。对亲情乡情的眷恋,无疑这是最接近地气的,因此它的落地爆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当然,更多的诗歌圈子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各自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才有价值有意义!

共 18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随笔。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写诗是与个人情感密切关联的艺术。他从四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根是本土诗歌的第一故乡。离开故乡,诗人的诗里就会带上浓浓的乡愁。这是根,是诗人与生俱来的真实情感。二、第二故乡是本土诗歌特色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故乡久了,就会把他乡作故乡。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再回也只是匆匆的过客罢了。三、诗歌的本土特色,来自诗人年少时光的生活背景。四、诗歌的本土特色,表现在众多的圈子文化上。在微信群铺天盖地的今天,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表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独特理解和感悟。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4-20 21:26:12
  问候老师!很荣幸有机会为老师的精彩随笔留评。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詹海林        2019-04-22 11:35:31
  感谢阿巧老师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4-20 21:28:33
  一个人的创作,离不开他的生存环境,离开故乡的,会产生浓浓的乡愁,作品里不自觉就会流露出思乡思亲之情。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