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三峡微物志(散文)
一、四照花
四照花是学名,它的土名叫山茱萸。
山茱萸,说土也不土,相反挺有诗意,不过更实在了些。“山茱萸”的称呼,归纳了此种植物的属性。四照花呢?乍听,给人豁朗通透的感觉,强调了感官的愉悦。自然,能瞬间给人带来享受的……这植物不得不入眼入心,还要变成文字。想想吧,幽静的山林中,花静而风动,摇曳之感传递出光影的层次和重叠。于是,时空的纵深感加强。
时光、人生、青春、理想、爱恋、心灵……笔花四照,四照得心。
这也是我的一厢情愿之感。
说到底,它不过是一种植物,属于三峡特有的植物。但,那样的花朵,那样的开放姿态,足以要人仰望称奇。《山海经·南山经》如此介绍四照花: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枝叶皆精华,吃后肚子不会饥饿,形状若谷物,花朵佩带身上不会迷路……简直就是魔幻之花。
四照花是落叶乔木。在春天,枝叶青葱,树形美观圆整呈伞状,叶片光亮,入秋后渐渐变红。初夏开花,白色苞片覆盖全树,犹如聚集了一群蝴蝶,异常美观而显眼,颇富观赏价值。而风起云涌时,白蝴蝶似的苞片摇曳生姿,似在翩跹起舞,光彩四照。于是,得名四照花。
四照花犹如壁花,丝毫没有错。在幽暗潮湿的林间峭壁,刹那,四照花犹如火把燃亮眼睛……这绝非只有感官的愉悦,还有心理层面的暗示。哲学的禅宗的花开,于环境于生命。四照花若灯盏,也可窥见其生命力。它的生命力较强,可以留存树上达一月有余。而树木因此熠熠生辉一月有余。
那是通体明亮的日子。
秋季,四野黄绿渐至荒芜。而四照花树叶枯萎凋零,林木上的挂果成熟,红彤彤的果实。红果满树,硕果累累,在山坡处燃烧出一树喜庆的火把。
这样说来,四照花属于植物中的上品贵族。它出场就耀眼,要人忽略不了。春赏亮叶,夏观玉花,秋看红果红叶。
南朝《头陀寺碑文》记载:“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
所言不虚。
二、叶上花
高处的花。云端的花。
还是叶面上的花。所以名叫叶上花。
三峡的深山林中,有一种小花,它不是开在枝头,也不开在茎顶,而是开在叶面上,人们称它叶上花。叶上花有两种,分大叶上花和小叶上花。所谓大叶上花,直径不过几毫米,一般三四个花瓣生于叶片的中脉上,待到夏去秋来,花中结出一颗颗小核果,缀在叶片上,油绿光亮,好似人的手掌托着颗颗闪光的珍珠,人称“掌上明珠”。
作为高处植物,它全身均是精华。得天地日月之精粹,万物魂魄之灵秀,叶上花不仅外相甚佳,且颇有实用价值。它全株及根均能入药。大概吸收了高处洁净寒气的精华,它有坚冰似的冷硬气质,可调理身体内外诸病。
似乎包治百病了。也没什么奇怪,谁叫它生长在这么高远的原始密林中。
那些秘密而声色繁盛的日子,它靠着脉络吸纳的声息,自然是常人不所见,常物不所闻的……同类或者异类。它的成长和发达,是把同类划出为异类,又把异类归划为同类的拨乱反正的日子。传奇也在其中。
究竟发生了什么?
它保持秘密的姿态,缄默不语。
这时,叶上花不是一朵花了,也不是一珠植物了。它是高处的云彩。它是云端冷冽的气息。它仅仅就是存在。破解一切疼痛的存在。
作为一个凡俗的女性,我害怕一切疼痛。为了规避,我必须去仰望那样的存在,能够破解疼痛的存在。
它叫叶上花。
三、八角莲
陆地之莲。
而莲乃佛花,是脱尘之花。是人间肉身之外的花。是心花。
这种陆地之莲注定是超凡的。八角莲,抵达八方的植物。传佳音,送福祉。它的吉祥不言而喻。
八角莲在高处,生于山坡林下、灌木丛中、溪旁阴湿处、竹林下或石灰山常绿林下。花期为春末,花苞由两个叶柄交叉处生出,常常是数朵簇生。花苞下垂开出紫红色花朵,露出天使一般珍稀的脸。恍惚间,你看见她朝你一笑,明媚的笑脸,真实而爽朗,但瞬息不见。何处去寻?其特殊盾形掌状的叶片是认识它的标记。观察是否有花苞开出,可以观察是否有两片叶子。
八角莲为民间常用中草药。特别在治毒蛇咬伤、抑制肿瘤方面具有奇特的疗效。明朝朱国祯在《涌幢小品·草》中介绍:“又有草名八角莲,可以伏蛇。而民间谚云:‘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由于连年采挖,资源已日渐稀少。
这么说来,八角莲是毒蛇的克星。是毒素的天敌。
而中毒的肉身,浮肿、化脓、溃乱、腐朽……被坏的东西搅扰并破坏,犹如敌军,突然间驻扎进我们身体,摇旗狂嚣,一时张狂,还趁势抢劫杀戮。
肉身何为?
在坏的秩序中,匡扶“正”气,去拦截,去打击,去重建。恐怕,武器不行,搏击也不够。急需的还是良药。
八角莲出现了。
这是隐喻。关于疾病,关于身体,关于时代。然而,三峡人很忧心——八角莲已经很稀少,甚至匮乏,哪怕杳无人迹的大山深处,也难得一睹其芳容。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