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凤凰古城之行(散文)

精品 【荷塘】凤凰古城之行(散文)


作者:琳达如菊 举人,413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60发表时间:2019-04-29 16:24:22
摘要:凤凰古城的美,美在自然山水,美在幽幽的古韵,美在沈从文的诗意般的小说里,也美在黄永玉的油画里。凝望着浮在沱江水面上高耸挺拔的万名塔,我仿佛看到了《边城》中那个叫翠翠的纯美的女孩,还有她的爷爷以及那条大黄狗,就站在这白塔之下,带着恬淡而温馨的微笑,那么淳朴,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荷塘】凤凰古城之行(散文)
   有一座古城,名叫凤凰古城,因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而得名。它是湘西边城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心目中的“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它是世界八大水城之一。带着一颗探秘寻幽之心,我轻轻地走近了它,感受它的诗意浪漫,品味它的古韵幽美。
  
   一
   由于对自然山水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我对古城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特殊情愫。早就听说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城,心中就对这个美丽的小城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方纯净的水土,孕育出这么一位笔下流淌着纯美文字的文学大师?
   去年夏天游览完张家界之后,便跟随着导游乘着大巴车前往凤凰古城。从张家界出发之时已临近傍晚时分,车在路上风驰电掣般急速行驶着。当车行驶时间不长,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子从前排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闪烁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只见她轻启朱唇,向我们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她的名字叫阿朵,是凤凰古城土生土长的苗族姑娘,也是我们这次凤凰古城之行的当地导游。
   她款款而谈,让我对凤凰古城有了大致的印象。她说,凤凰古城依山傍水,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碧绿的沱江水穿城而过,连绵叠翠的南华山横亘在古城的南面,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她还提及了一些让她引以为豪的人物,除了著名的作家沈从文之外,还有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画家黄永玉等都是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城,我不禁感叹,凤凰真是人杰地灵、贤才辈出!
   当我们到达凤凰古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放眼望去,夜色下的古城,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下朦胧迷离,恍如人间仙境般。站在弯如半月型的拱桥上,一切尽收眼底。沱江倒映着江畔楼群一盏盏璀璨的灯火,光影斑斓,如梦如幻,水景与实景交相辉映着,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沱江水面上缓缓飘逸的一叶叶悬挂着红灯笼的扁舟,当地人也称之为乌篷船。抹着桐油的船身,在两岸灯光的映照下油光发亮。划桨人的动作是那么的轻巧,船过之后水面只留下了浅浅的涟漪,好一幅静美的沱江泛舟图!
   当晚入住的宾馆和以前住过的宾馆相比,有些过于简单与朴素。阿朵说,凤凰古城以前由于交通闭塞,人们的生活水平偏低,宋祖英为凤凰古城捐款修路,开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桥梁,让当地的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宋祖英是边城人心中的大恩人,他们又怎么能够忘记?
   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餐,看到离集合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便沿着沱江堤岸漫步。清晨的阳光明媚而温煦,岸边有几棵花树,树上缀满了紫色的花朵,妩媚而妖娆,婀娜的翠柳倒映于水中,对岸的吊脚楼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沱江水流淙淙,水中倒映着树木与房屋的影子,随着微波轻轻荡漾着,如海市蜃楼般。远处有一座瑰丽的大桥横跨于沱江之上,气势宏伟壮观,再往远处看,是巍峨高耸的山峦,苍松翠柏,连绵起伏,云雾缥缈,含蔚笼烟,美轮美奂,令人沉醉。
   回到约定的集合地点,这时已经聚集了一些人,但还不见导游的踪影,一些当地的居民挑着各种新鲜的水果走来,在人群处卸下担子,有些水果我见过,有些似曾相识,看到一种金黄色的瓜果,上面还有许多疙疙瘩瘩的突起,很是好奇,有点像我小时候吃过的癞瓜,于是就问那卖瓜的小贩这种水果叫什么名字,卖瓜的小贩是一个中年的女子,样子淳朴憨厚,她爽朗地回答道:“这是火参果。”出于好奇心,就买了一个品尝,那个卖瓜的女子耐心地帮我去掉了瓜蒂,又拿出一根粗粗的吸管递给我,让我慢慢吸着,并告诉我这种瓜富含维生素C,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吃着感觉有点像黄瓜的味道,虽然没有吃到香甜的味道,但我心里却感到了一丝香甜,那是源于她有一颗细腻善良的心。
   过了一会,一位年纪约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慢慢地走了过来,只见她手里拿着、腕子上套着好多色彩艳丽的花环,她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姑娘,买一串吧,你戴上一定很美!”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串,不完全因为出于对花的喜爱,更主要的是出于对这位勤劳的奶奶的一颗敬畏之心,看到老奶奶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就如她勤劳而灵巧的双手编织的花环一样美丽灿烂。
   这时,我想起了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小说《边城》中所描写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正直、淳朴、善良的品质。来到凤凰古城,从当地人的言谈举止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纯净的水土才能滋养出如此纯净的心灵。
  
   二
   在阿朵的带领下,我们向古城方向走去,她边走边讲解着,我们边走边听边观看着。
   阿朵告诉我们,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但保存依然完好。走在古老的城墙下,看着斑驳的墙体,以及锈迹斑斑的城楼楼门,不禁感叹,这座古城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仍旧傲然挺立。
   当路过杨家祠堂时,看到门前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杨氏宗祠”四个大字,下面镌刻着一些小字,娟秀的字体记录着这座祠堂建立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为镇竿总兵杨芳所建,这座祠堂是杨氏族人用来祭祀、议事、执法的场所,由过厅、正殿、戏台、廊房等组成。建筑极富民族特色,窗户上刻有精美的图案,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虽然现在这座祠堂冷冷清清的,但可以想象它当年的模样,戏台的上下该是多么隆重热闹啊!
   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看着路旁的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飞檐峭壁,古色古香。这是积淀着古老岁月的记忆之城,触摸着久远的遗迹,不知曾经有多少传奇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也不知有多少的浩荡风云在这里吹过,留给后人的是一段又一段的佳话与传说。
   步履轻缓走在这幽幽的古巷里,看着路旁那些店铺之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服饰以及挂件,有着浓郁的苗族与土家族风情,让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街巷纵横交错,走入一条幽深的小巷,竟然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沈从文的故居,看到一个穿着土家族服饰的女子站在门内的一张桌子后面,门上悬着一块门匾,匾上用行书写着五个金色的大字:“沈从文故居“,字体潇洒俊逸。
   房子前面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详细介绍了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的生平以及在文坛上取得的卓著的功绩,还有这座故居的建造时间。从石碑上我们能看到这座故居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沈从文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沈从文所著的《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曾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人们誉为”乡土文学之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到沈从文故居内去观看他留下的遗稿和遗物,带着一种遗憾的心情离开了沈从文的故居。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座拱牌坊门前,只见上面写着“虹桥”两个大字,这是虹桥一端的起点,走过虹桥,就到了沱江的对面。
   虹桥也叫风雨桥,它如一道瑰丽的彩虹横跨于沱江之上,雄伟壮观,俊美挺拔,它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关于虹桥的兴建,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听到一位风水先生说,气势非凡的南华山与沱江交接之处就是龙脉的龙颈,朱元璋听到如此说,岂能容忍这个地方出现另一位真命天子,邃下令建造一座桥来斩断龙脉,因此这座虹桥就诞生了。桥下有一条潭,自古以来人们称之为“回龙潭”,清代诗人王家宾有诗曰:“危楼俯瞰碧波寒,回绕苔矶涌雪湍。绝似中流擎砥柱,不叫江水起狂澜。”
   虹桥后来命名为风雨楼,因为虹桥确实经历了一些风雨,民国三年,沱江遭遇了三百年不遇的一场洪水,这场洪水带给虹桥巨大的灾难,桥墩与桥面都遭到严重的损毁,后来经过几次修复,虹桥变得越来越完美,宏伟中不失雅致,并融合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虹桥现在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有很多商铺,二层则是收藏有从古至今关于风雨楼的书画作品的文化楼。
  
   三
   走过了虹桥,就走到了沱江的另一侧江畔,这是沱江的北侧,沿着江畔的石板路慢慢行走,街道一侧商铺林立,有卖衣服的,有卖烟酒茶叶的,也有卖各种艺术品的,路边还有出租少数民族服装照相的,有摆小摊卖手工艺品的,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遥望对岸,一栋栋古色古香的具有浓郁土家族特色的吊脚楼悬于沱江之上,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檐下都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红得润眼,红得暖心。导游说,这些吊脚楼为清朝和民国初年的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走着走着,就看到一座白塔高高地矗立在不远处的沱江之中,塔高约有二十多米,雄峻雅逸,水光塔影,蔚为壮观。
   导游向我们娓娓道来,这座塔叫万名塔,是建立在字纸炉的遗址之上,塔的前身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来只有三层,用来焚烧字纸,后来遭到了毁坏。在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倡议之下,由群众集资对塔进行了重新修建。新建的塔共有七层,每一层都有六个翘角,并悬挂有铜制的风铃,塔面雕刻精美,第一层附有六副楹联,都出自当地名家之手,因为是多人合资建成,故取名为“万名塔”,万名塔与东面的遐昌阁、西面的虹桥交相辉映,幻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
   站在沱江之畔,看着近处的万名塔,精巧雅致,婉约秀丽,宛若一位美丽的少女婷婷玉立于沱江水面之上。东望是飞檐翘角的遐昌阁,带着浓郁的土家族风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西望是气势恢宏的风雨楼,俊逸挺拔,雄伟壮观。清澈的沱江水,倒映着塔影、树影、楼阁以及虹桥的倩影,幻成了一幅迷人醉心的水墨画。
  
   四
   一座青山绕古城,一沱江水润千年。沱江、水车、古塔;吊脚楼、古城墙、乌篷船,是凤凰古城的标志性的风景。凤凰古城的美,美在自然山水,美在幽幽的古韵,美在沈从文的诗意般的小说里,也美在黄永玉的油画里。凝望着浮在沱江水面上高耸挺拔的万名塔,我仿佛看到了《边城》中那个叫翠翠的纯美的女孩,还有她的爷爷以及那条大黄狗,就站在这白塔之下,带着恬淡而温馨的微笑,那么淳朴,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共 39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游览完张家界,随团游览了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凤凰古城。最吸引作者前往的不是秀美的景色,而是丰富的文化内涵,那里诞生了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当代画家黄永玉等人。作者跟随导游的脚步,以时间为顺序,以自然舒缓的口气娓娓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古城繁盛的经济、古老的历史、独特的建筑,如画卷般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万名塔、虹桥、沱江、沈从文故居、纯朴的百姓,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古城幽美的自然景观和幽雅的人文景观,仿佛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诗意美文,醉了人眼,醉了人心,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消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0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9-05-03 18:07:28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欧!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1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19-05-09 04:38:44
  谢谢老师鼓励!遥祝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