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谈棋论道(随笔)
中国象棋游戏源远流长,老少皆宜。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会下中国象棋的人比会下围棋的人总是要多很多的。象棋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市场价格便宜,方便携带。象棋红黑双方虽然总共只有三十二颗棋子,但是双方要厮杀起来,每一盘棋的局势都各不相同,棋势千变万化,趣味无穷。相比较而言,围棋的棋子就太多了,棋格也太多了,下围棋是很费时的,不易于推广。我只爱下象棋,不会下围棋,因为下的年数久,盘数多,感悟也多,总有很多话压在心里,不写出来总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本文我就用心谈淡中国象棋,论论其中所蕴含的一些可以用于社会实践的小门道和大道理。
先说棋盘,可以为纸,可以为木,还可以在地上画。中国人是很喜欢讲九九归一的,中国象棋棋盘的设计者虽然隐姓埋名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但是这独具匠心的设计不能不令人佩服。中国象棋棋盘横数有九条竖线,竖数有九行横格,双方地盘范围面积相同,只隔着楚河汉界。天圆地方,这小小棋盘相对于红黑双方将帅而言,这就是万里山河,要争的就是一统天下。
再说棋子,红黑双方都只有七个兵种,一十六颗棋子。红帅黑将是红黑双方的最高指挥官,是棋盘大战的核心,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唯一的存在,是战争的指挥系统。将帅在中军帐里即九宫格内统率三军,只有双士在左右警卫。红相黑象是双方的智囊,既要负责维护边疆稳定,又要负责保卫中央,虽然只能在自己的固定的范围内建功立业,不善于冲锋陷阵,但也可以威振四方。下象棋,不能轻易让对方破了双士象,无士象保护的将帅就好像没有穿衣裳,会随时受伤,会让对方撵得无处躲藏,随时被敌人活捉,或者逼得只能举手投降。车马炮这三个兵种就相当于现代战争的海陆空军以及火箭军,不管是常规战争还是核战争,这三个兵种的攻守进退以及生死存亡能够直接决定国家命运。棋盘上最不起眼的兵卒就相当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在战争中总是受到的伤害最深,但是一旦被团结起来,被动员起来,就可以一往无前,虽然行动缓慢,但是也可以奋勇杀敌并坚持到最后,在关键的时候也可以建立奇功,成为时代英雄。
七个兵种,各自的地位不同,作用不同,摆放的位置不同,以及行动路线也不同。具体而言,在战争初期,各自的始发位置都是固定的。将帅对面中间坐,士相马车两边分。底线兵种最密集,两门大炮守大营,五个小卒分开站,向前一步到河沿。七个兵种,七种行动路线,再归纳一下,只有两条路线,将帅车炮兵卒走直线,马相士走斜线,有正有斜,巧妙搭配,足见古人之智慧能让后人敬佩万分。车走直路炮翻山,马跨斜日卒向前。象飞田字保家国,士撑羊角守将边。将帅九宫格里转,互为仇敌不相见。具体而言,车马炮这三个兵种可以在棋盘上到处乱跑,攻守进退,灵活应变,活动范围没有限制。一车十子寒,面对前后左右的敌人可以摧枯拉朽;马有八面威风,只要没有蹩脚子,可以向八个方向踏日字;炮打隔子逞英雄,对于大炮的前后左右,只要有个炮架子,对于隐藏的敌人是一打一个准。车炮纵横没有距离限制,只要有路,哪里都可以到。可怜的小兵卒子,只能一步一格缓慢向前,也只有过了河才能左右横行,没有退路。象飞田字又怕塞象眼,飞来飞去只会在自家门前屋后转两个圈。双士只能在九宫格里走斜线,跟着将帅吃肉要等敌人自己送到嘴边。红帅黑将虽然不见面,但是战端一开,可以为自己的属下做后援。
七个兵种,七种走法;七个角色,七种活法。这棋盘上的子,也好像是社会上的人,在这个人间大棋盘上,能够认清自己属于什么角色,应该拥有怎样的活法很不容易。每一个角色想要好好的活下来,想要建功立业,都得要先分清敌友,都得要与其它角色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单打独斗,孤立无援的棋子,不论你是怎样的狠角色,都注定要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围攻,以至于劳而无功,终生平平庸庸。最容易受到攻击,最不起眼的小兵卒子,只要过了河,相互团结起来也能够形成坚无不摧的力量。在棋盘上不能轻视任何一个棋子,在社会生活中也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卑微平凡的人。过河的卒子可当车,要饭的和尚当皇帝,人间的很多奇迹往往都是由社会地位最卑微,生活处境最艰难险恶,最容易被鄙视、被压迫、被欺辱、被视为最没有出息的人所创造的。
摆好了棋盘,铺好了棋子,下棋的红黑双方就要一步一变化,以变应变,轮流的互相展开阵型,寻找攻击目标,通过以小换大,以少换多,以强击弱,以众欺寡的手段去消灭敌人。通过占领有利位置去压迫敌人,牵制敌人,迷惑敌人,限制敌人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自由,打乱敌人的作战部署,让敌人不断地犯错,并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不断地扩大战果,从而迎来最终的胜利。刚开始学下象棋的人最易犯走子盲目性的错误,不善于观察和分析敌我双方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式,总是会想当然地胡乱动子,有的子暂时不动比让它换个位置作用更大,有的子明明可以平平安安地去完成战斗任务,偏偏被臭棋篓子往虎口里送做无谓的牺牲。孙子兵法上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争强好胜是所有棋手与生俱来的性格。棋盘就是战场,演出的是不见刀光血影和硝烟弥漫的战争,要赢得胜利就得先要学会善于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盲目的进攻和防守导致损失惨重,还想通过侥幸获胜是行不通的。
要想下好棋,先得学会看棋,看懂双方每一步的变化,善于全面的分析得失利害,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多看别人下棋,多看棋谱是提高棋艺的重要手段。学会了看棋,学会了分析棋势,再学会找人下棋,不怕输棋,才能够更进一步地不断提高棋艺。棋艺无止境,棋品也能够磨砺人品。有很多人太看重一时的得失输赢了,得势不会饶人,失利出口伤人,输时怨天尤人,赢时目中无人,下棋事小,可见识人品高低。下棋不同于玩牌,玩牌能够赌愽获利,下棋只图一乐,争的是一口气。
我自从学会下象棋以后,走南闯北,也见识过不少高手,很多高手身上都有一些可贵的气质,有的深思熟虑,出手稳健;有的思维敏捷,善于当机立断;有的胆大心细,善于出奇制胜;有的临危不乱,能够顽强到底;有的总是用平常心态面对得失输赢,能够见好就收。越是胜利者,越能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语和行为,不论面对怎样的处境,都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怒不形于色,沉得住气。世间最强大的对手永远都不是能够毁灭你的敌人,每一个对手都是成就一个强者的重要台阶,真正的敌人永远都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一切缺陷、弱点和错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外界,批判他人容易,反省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确实是最不容易。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对手,并且还要感谢对手,虽然打击我们,打击得最狠的就是对手,但真正能够让我们扛住一切打击,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的也是对手。
下象棋需要棋逢对手,只有双方实力相差无几才能走出变幻莫测、峰回路转、精彩纷呈的对局。下象棋就要有输有赢,才能有滋有味。实力相差悬殊,一方包输,一方包赢,其结果就是双方无趣,最后有可能不欢而散。人的实力不是天生就很强大的,实力成长是有个逐步增强的过程的,专业棋手有名师指导,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是会比业余棋手厉害很多的,业余棋手要增强实力的唯一手段就是不断挑战强者,向高手学习,要有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实践出真知,实力往往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在激烈的对抗中成长起来的。
每下一盘棋,红黑双方要想取胜或者求和,都必须要认真算计,走好每一步。从每一盘棋开局下到中局,再到决定胜负或者和棋的残局,一共要走几十步,甚至是一百好几十步。走每一步棋的时候都需要注意考虑三点:第一点,不要轻易动子,每动一子都要有针对性,动哪个子,怎么动,以及动子的先后顺序,要心中有一本帐,要根据对方的变化而变化,要尽可能地有所收获和避免损失;第二点,要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要防患于未然,要及时的看清对方漏洞,攻击要害;第三点,要保证棋路畅通,不要为对方铺路和堵塞自己的棋路。下棋的时候千万不要性急,不要急于速胜,越是心浮气躁,就有可能输得越惨,下斗气棋是最不可取的,只有真正做到了心平气和,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常言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下棋走子几十步就好像人生光阴几十年一样,每一步每一年都大意不得。但是这几十步几十年不论怎么变化,换来的结局如何,但是发生命运转折的地方只有关键的几步,把握得好这一生就可能过得十分的精彩,把握得不好,一步棋可能毁掉一生。
一盘棋从红黑双方摆好棋子开始下到结束,要经历开局、中局和残局三个阶段,而人的一生也要经历由婴儿少年时成长学习的开局阶段,到青壮年时期为了家庭责任、国家使命和个人理想奋力拼搏的中局阶段,再到老年时安居乐业淡定从容完善自我的残局阶段。象棋开局阶段不宜过早拼杀,两个子过河,后援不济,很容易劳而无功,很容易成为防守方全力围歼的下饭菜。开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充分调动两边的车马炮和面前的小兵卒子做好进攻的准备,以及调动相士做好应急的防御准备,让进攻的子抢占要害位置,进可攻,退可守,让防守的子相互支援,让自己的防线固若金汤,像铁板一块,让对方找不到破绽和漏洞。中局阶段就是要充分发挥车马炮的快速机动作用,在保证自己的大后方平安无事的情况下,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或者深入敌后多路进攻直捣黄龙,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吃子兑子将军,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要做到先发制人或者后发先至,并不失时机的挺兵过河。经过中局的残酷拼杀,到了残局阶段,红黑双方的棋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双方的最主要的攻击目标已由原来的攻城掠地和消灭对方的攻防力量,直接转移到威胁将帅的安危处境,从而决定最后的胜败与和棋的结局。这个时候,红黑双方棋子的多寡、强弱以及兵力部署和攻防的力度、速度起决定作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较大者,一胜一负,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较小者,在谁都无力征服对方的情况下,可以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中国人喜欢的是以和为贵,虽然在棋盘上杀得不可开交,非要分出胜负不可,和棋很少很难得,但对手之间的友谊是很少有为了争输赢而伤了和气的,反而因为敬重对方的棋艺棋品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不同的棋手有不同的习惯,有的善于用马,有的善于用炮,有的善于用双车,还有的善于用小兵卒子。车马炮卒这四种用于攻击类的棋子一定要相互配合得好才能发挥出强大威力,棋谚说:“三着不出车,到老都是输”“输棋只为出车迟”。
又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连环马,气死车”“卒坐宫心,老帅发昏”,“残棋炮归家”三子归边一局棋”,这一些都说明了各类棋子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同样用于防守类的棋子也要相互配合得好,不能轻易丢失,棋谚:“单车难破相士全”“缺象怕马炮,缺士怕双车”,光靠象士是很难保证将帅安全的,在用车马炮进攻的时候,一定要适时地留一两大子配合相士保家。高效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牢固防守是高效进攻的基础,诸葛亮善攻不如司马懿善守,攻和守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孙子兵法》上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棋盘上,很多人都喜欢用中炮发起正面进攻,而实际上对方防守最严密的也是正面,对于进攻一方来说光进行正面进攻在短期内是很难凑效的。当然了,凡事也有例外,就是对方大意,让进攻方在中路架上了空头炮,让防守方相士无法挡驾,再用炮做炮架和双车夹击获胜。在正面进攻不顺的情况下,变换招式利用士角炮和沉底炮从侧翼进攻,往往让对手防不胜防,特别容易奏效,这就叫做出奇制胜。我小时候也曾幻想过要当将军,可是连小兵都没当上,在棋盘算是实现梦想了,也聊以自慰,在棋盘上的战争和沙场上的战争,做战法则是一样的,学习了一点兵法,懂得一点皮毛,也算是有一些用武之地,这叫精神胜利法。
象棋游戏虽然好玩,但也只能作为一个益智的促进身心健康的娱乐工具而已,不能够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凡事都得有个度,过则有害。古时某地,有个清廉的知县微服下乡私访,见某村庄极贫,只有妇女和小孩在田地里干活,而精壮男人不论老少都围坐在大院墙里下象棋。一年四季,从晨至暮,天天如此,所有的男人都靠女人来养家,而知县也是个象棋棋迷,也默默地看了几天,对全村人的棋艺高低也了然于胸。当时正是农忙时节,有好多村妇忙不过来,又叫不动自己的男人回来耕种,就到衙门里告状,以前的县令也管过这事,根本就管不了,也就懒得去管。而这个县令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非要管管这事不可,就派衙役没收了所有的棋具,并将所有的男人赶回了家,不准他们玩棋,并警告说再玩棋会被抓去坐牢。过几天以后,有好多懒汉逼着自己的老婆前来告状,要县令把全村的男人都抓来坐牢,因为牢里管饭,牢里已经人满了,是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抓来坐牢的。而那些前来告状的妇女们就更惨了,每天都要被自己的丈夫打骂,县衙前来闹事的人越来越多,吵得知县焦头烂额,无可奈何。正在为难之际,知县夫人出了个主意:“大人不也是爱好下象棋么?何不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知县向夫人讨主意,夫人就在知县耳边嘀咕了几句,知县笑逐颜开,当堂宣布,不再处罚下棋村民,并把棋具还给他们,知县本人下个月十五日要到该村庄和村民们举行棋王争霸赛,并且要亲自参战,村民们听说以后欢呼而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