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不合时宜(随笔)
回想自己的上半生,有着太多的不合时宜,其中最让我无可奈何的是年龄。我的年龄好像从来就没“对”过。
印象中的第一次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因为去邻村上学,结交了一个新朋友,带回家去玩,奶奶见了嘱咐我说“跟妹妹好好玩哈”,而这个“妹妹”比我大两岁还多一点点儿。奶奶啊,我有这么显大吗?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上中专的时候,有一次周末从车站坐公交车回学校,同座的一位阿姨很健谈,问我去什么地方。听说我去财校,便热情地说你也去看孩子啊,孩子在哪个班啊?我没好气地说出了自己的班级,阿姨又同情地打量了我一眼:哟,你结婚够晚的啊。
印象中比较惨烈的一次是我刚上班那年,同时分到单位的还有一位女同事,也是二十岁左右,年龄跟我不相上下。她的妈妈在北顺小学当老师,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位妈妈主动到办公室跟大家聊天,询问谁家的孩子读几年级几班叫啥名,她可以跟任课老师打招呼帮忙照顾之类的,反正大概就这么个意思,大家伙聊得热火朝天。这位妈妈忽然就将热情的目光投向了我:“董会计的孩子在哪个班啊?”当时的尴尬场面请自行脑补。
后来,在国家法定年龄正常结婚,并顺利有了自己的孩子,心想这以后就再也不怕别人问孩子的事儿了。女儿一周岁的时候,骑自行车带她去公园买金鱼,卖金鱼的阿姨五十多岁,胖乎乎的,一边递给我装好金鱼的袋子,一边悄声问我:这是第几个啊?要知道那时候计划生育可是抓得挺紧,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我把腿搭到脚蹬子上,一边启动我的自行车,一边真诚地悄声对阿姨讲:这是老二,老大都会自己摆摊卖金鱼了。
还有不靠谱的,有一次陪妹妹去诊所打针,妹妹小我两岁,胆子比较小,我搂着她的肩膀劝她不用害怕,医生善解人意地说:是啊,有妈妈陪着怕啥啊?
还有更不靠谱的,老公比我小一岁,还在外地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暑假回来陪他去买钢笔,当时的售货员热情地帮忙推荐了一款,并说现在很多的家长都给孩子买这个。
2017年在北京住院,老公一直细心陪护,同病房的大姐羡慕地对我竖大拇指:你家孩子真孝顺。
……
单位领导了解我的这些过往,曾不止一次地夸奖我:小董同志该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心脏啊!
除去默默接受表扬,我还能谦虚个啥?
我就这么坚强地晃悠到了今天。
今天的我自认为见过世面,百炼成钢,百毒不侵。直到……
直到读大三的女儿鼓动我去参加了一个合唱团,说是能愉悦心情,强身健体。团里大姐们的平均年龄在六十岁左右,最小的也是五十岁以上,因为退休之前还都奋斗在工作前线呢,哪像我,四十几岁就临阵脱逃了。合唱团的姐姐们自身素质都非常高,除去切磋歌唱技巧,很少闲扯家长里短,也从不主动去打听别人的隐私,我暗自庆幸女儿给我找了个好地方。只是,只是有一次,只是有一次有个热心的姐姐问我:你家是孙子啊还是外孙啊?咋不见你去接孩子呢?
这还有完没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