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雀鹰(散文)
一
王明专心致志地看着桌上的小鹰子标本。整洁的羽毛像是刚刚洗过,犀利的双眼,让人望而生畏。当然还有鹰的强大武器,弯曲的尖嘴锐利着,似勾的双爪似乎正在肌肉鼓鼓的双腿带动下用力收紧。
王明喜欢小鹰子,感觉能带给自己无尽的力量。小鹰子是家乡人对雀鹰的称呼,适合生活在丛林和平原过渡的地带。平原上树木少,并不太适合雀鹰的栖息生长,除非有特别的环境,但一般很少见到。
王明自小就了解雀鹰,是源于自己的二爷。二爷,王明的爷爷的兄弟,虽是农村人却不爱种地,整天就爱打兔子逮鱼。虽然一家人没少吃了野味,但米面缸里常是空的。二奶奶不时到爷爷家里借米面,捎带着给爷爷奶奶诉二爷不务正业的苦。爷爷不知劝了多少回,二爷总是呵呵一笑,过后依然故我。
村南边县里的国有林场里,槐树、杨树、松树都有,这是平原上难得的一片成年林场。林子大,鸟也多。有护林员看守,林子是不让随便进的,王明只能和小伙伴们远远地向往林中的情景。喜鹊,野鸽子,麻雀不时飞进飞出。一只不知名的大鸟,不慌不忙飞上树林上空盘旋,刚才还叽叽喳喳叫成一团的鸟儿,声音一下小了下去。
那是小鹰子。爷爷虽不爱抓鸟兔,但熟悉田野里所有的生灵。小鹰子比苍鹰小,雄鹰还不够一斤,母鹰要大一些。生活在树林里,靠抓老鼠和昆虫生活,有时也抓鸟吃,但抓鸟数量不多,饿极了以小搏大,也抓野兔。爷爷的话里透着对小鹰子的尊敬,爷爷就是这样,尊敬长辈,尊重有本事的人,也尊重田野中的强者。不管是人还是鸟兽,总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爷爷给出了尊重小鹰子的理由。你二爷,那不是正来头,早晚要吃亏。
二爷也喜欢小鹰子,得到了护林员的允许,不知从哪里弄了一张网,蹲守了三天三夜,终于抓住了一只雀鹰。王明兴奋地去看,那是一只桀骜的小鹰,虽被捆住了腿脚,动弹不得,但眼里冒出愤怒的火苗。
是只雄鹰,这时候是小鹰繁殖的时候,母鹰出不来,全靠雄鹰找吃的,你二爷逮了雄的,一窝鹰怕是都要饿死了,作孽啊。爷爷重重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
爷爷和二爷喜欢小鹰子的方式不同,一个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一个是拥有了之后的欣喜。二爷非常兴奋,向人请教了训鹰的方法,灌水上架、紧鹰举鹰、闯脸喊溜子,第四天小鹰子就能出猎了。
去二爷家看了几次后,爷爷就再不让王明去看鹰。鹰是鸟中王,小鹰子就是小树林小动物的主人。鹰的本事是天生的,但人比鹰强,不管干什么,只要肯下功夫学习磨炼,总能不断提高,变得比以前,也比别人有本事。小鹰子生来要吃肉,那是老天爷造就的,我们不要去管。但人练成了本事,多做好事而不欺负人,才是英雄。爷爷话说得朴实,一直记在王明心头。
因为家里穷,二爷的儿子四叔,快三十了还没成家。终于有人给提亲了,一家人非常高兴地拾掇干净了庭院房屋,等女方父母上门看家。一切都还可以,媒人和两家人相谈正欢的时候,小鹰子回来了,嘴里叼着刚捉到的老鼠。鹰是要吃肉的,家里穷得哪能养起鹰,只能让鹰自己去捕食。今天二爷不能出门,只能放鹰自己去找吃的,没想到回来得这么巧。女方一家转头就走,身后留下媒人无奈的叹息。
二爷蔫了,被爷爷骂了一顿,当场放了小鹰子。后来是爷爷和三爷凑钱给四叔娶了媳妇,二爷也终止了自己的抓兔逮鱼生涯,一家人日子才渐渐好了起来。
王明不知那只小鹰子能否适应自然的环境,好好生存下去。几十年来,这个疑问不时冒出脑海,虽想而无益,但念头就是挥之不去。
眼前的小鹰子标本,颜色和二爷抓的那只略有不同,不过静止的标本似乎比自己记忆中二爷的小鹰子更生动一些。
这只雀鹰标本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卖的。见王明一直盯着自己桌子上的标本,店主以为碰到了同道,善意地提醒到。王明本来心里在想现在的人们有了钱,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买卖国家保护动物了吗?好在不是买卖的。听见店主说话,王明赶紧表示不敢夺人所爱。
雀鹰虽不比苍鹰更有力量,但因为有了小时后的经历,有了爷爷的教导,一直是王明心中的英雄鸟。自己这些年读书工作,一直勤奋,争取做得更好一点,心里装的是爷爷的话,也有雀鹰的影子在。
二
已经是县一中高级教师的王明,走在穿城而过河边的小道上,脑子里一直想着雀鹰标本的样子。周末去省城文化市场买书,没想到在书画店里见到了雀鹰的标本。
河西边的小树林,周围没有居民。人来得少,草长得茂盛。不用担心爱花的人们掐花,花也开得自由自在。其实这是一个靠河的公园,河边的小道,不让车辆通行。小道的西边是一片弧形的草地,再往西就是小树林。
家离单位不远,常步行上班,就走这条寂寞的小路,虽然绕了点路,但可以欣赏小公园的四时之景。小广场的上的草,小路边的花,杂树林中的鸟。四时之景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尤其是在这稍有薄云、空气湿润的早晨。空中柳絮飘飞,河中鱼儿畅游,林间各种鸟的叫声此起彼落。
这里的环境是适合雀鹰生活的,只可惜平原上的雀鹰少,城市里人多,就更不适合雀鹰生长。王明想起了书画店里的雀鹰标本,多完美的动物啊,有力也有型,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感觉。如果没有小时候爷爷的话,王明也想弄一个。
树林茂密,各种树因无人管理长得枝枝叉叉,多了一份天然的美。绿化带增多,草间的虫儿自然也多,没有了天敌的鸟儿繁殖得很快。除野鸽子,喜鹊,麻雀常在草地上自由觅食外,很多不知名的鸟儿也来了,当然还有在空中飞翔的水鸟,林间欢唱的斑鸠。
这个湿地公园的一角,公园大部分在路东,路西的这个小角落,少有人来,成了自然的世界。
五一过后,早晨去上班,在小道穿行的时候,王明发现林中没有了听惯的鸟鸣,平时常飞河而过的野鸽子也不见了踪影。快走出树林了,王明禁不住又抬头看向树林的上空,一只比野鸽子大而长的鸟正从林间飞起,在低空盘旋。雀鹰,王明一下认了出来。自己喜欢的小猛禽,终于来到了城市的树林。王明一下兴奋了,为雀鹰的出现,也为城市绿化的增多,为野生鸟类提供了更多栖息的环境。
自此,王明去小树林的时间更多了,是专为看那刚来的雀鹰。观察时间长了,王明发现雀鹰最少有两只,一雄一雌。爷爷曾经给自己说过,雄的体型小,善于在春夏时节长满树叶的林间穿行。雌的体型大,更适合在秋冬季节的林间穿行捕食,甚至去旷野捕食更大一点的猎物。现在是夏天,正是繁殖的季节,自己看到的雄雀鹰应该是为雌鹰或小鹰出来捕食的。
一只林间的雀鹰,发现一只鸟儿在远处草地上觅食。悄然起飞,在有空隙的地方展翅,在有树叶的地方收紧。没碰到一枚树叶,雀鹰忽闪两下就让翅膀停一下,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冲向猎物。从竖起的篱笆间穿过是最好的攻击路线,收起翅膀,丝毫不差地穿篱笆而过,雀鹰眼利身快,双爪一下将猎物抓倒在地。优美的身影,闪电般的攻击,进食过程中不时机警地抬头四顾,电脑里的雀鹰视频让王明对雀鹰的认知一下丰满了。
河边常有钓鱼的,痴迷者更是晚上夜钓,带着明亮的头盔灯。也常看见练习弹弓的人,在远处树枝上挂一个空的易拉罐啤酒罐,泥制或铁制的弹丸打上去,啪啪作响。有次见那人正打树上的麻雀,一下一个。王明的心忽然悬了起来,以此人的弹弓技术,打体型较大的雀鹰应该更没问题,王明突然为雀鹰担心了起来。抬头看树林上空,还好,没有雀鹰的影子。
三
为了小树林的雀鹰,王明有了心事,对雀鹰的喜欢变成了担心。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担心一直挥之不去。好在后来几次看见了雀鹰的影子,总是在树林深处不高的天空,在空中的时间也不长,王明的心稍稍放松了些。
周六,王明的学生李伟给自己打电话说请自己喝酒。地点就定在了小树林北边的烧烤店,体院毕业的李伟分在文体局上班,生性豪放,爱交朋友。喝着喝着,就说起了玩弹弓。吃完饭,我还要和朋友一块去打野鸽子,李伟说。晚上带上头盔灯出去打野鸽子,耀眼的灯光照上去,鸽子一动不动,一下一个,一晚能打五六十个。老师,你知道吗?这林子里有两只小鹰子,我和朋友昨天晚上已经用网扣了一只雄的,可惜雌的飞了,我得想办法弄只雌的,给它找个伴。
小鹰子被李伟抓住了,王明的心里一惊。但知道李伟也是爱鹰人,小鹰子还活着,王明的心里有了底。正要向李伟讲二爷的故事,李伟的手机响了,是抓鸽子的同伴约时间。接完电话,顺带看了一眼手机屏显上的一条新闻题目。李伟说,以色列又轰炸叙利亚了,这以色列就像小鹰子,这么小一个国家,竟打得比自己体量大的国家束手无策。
给学生也要讲道理,王明觉得终于有了切入点。和李伟干了一杯酒,王明讲出了自己的看法。鹰就是鹰,因为强大,才不会任其它动物宰割。动物之间是弱肉强食,国家之间也是这样。不过我们的国家还就不同,我们正一天天变得强大。强大而不欺凌弱小国家,只有礼仪之邦,大国风范才能做到吧。王明又给李伟讲了二爷的故事,讲了自己的爷爷,一个正直善良的老农民对雀鹰和如何做人的理解。
世界需要和平,生态需要保护,人要不断进取。仿佛回到了中学时光,李伟给老师的讲述做起了总结。谢谢老师的开导,从此再不打鸟了,也会劝朋友放手。我回去马上放了那只雀鹰,原来想要给它找个伴,听完老师的话,觉得不如让它自己去找伴。
李伟的话,让王明的心里一下豁亮起来。万类霜天竞自由,雀鹰就该生活在树林里,而不是被驯化,或被做成标本摆在桌上供人欣赏。善待一切生灵,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王明的脑海里,浮现出两只矫捷的雌雄雀鹰穿林而过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