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人赏江山文】两枚人性痼疾的病理切片(八一) ——读侯建臣微小说《刘狗子》(外一则)
小小说也能微言大义,这是我初遇流年作家侯建臣《刘狗子》(外一则)的惊艳感觉。两则微小说《刘狗子》和《收场》,如匕首、投枪,简洁明快,直击人类共性中的某个痛点,虽然小说时代背景久远,却烈日灼心,令人警醒感叹。两篇小文,或用粗线勾勒刘狗子乱世惨淡一生,或用重彩泼墨大集体时期打谷场上尴尬场景,相互映衬,作者沿着五四文学的传统,举着批判现实主义的旗帜,以小见大,显示着“为人生”的写作苦心。
【刘狗子的盟友是一条吃他的狗】
刘狗子是个孤儿,约定俗成地被人们叫做刘狗子,这让他很不开心。虽然起个贱名好养活,可名字应该爹妈给的,可村民把他看扁了,人都算不上了。“叫我刘猫子也行呀!”是这个被侮辱被损害者的细弱的抗议。小小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人物的身份和背景无法展开,作者用名字的困惑一针见血地点出刘狗子的卑贱处境和不甘。接下来用三件小事勾勒出他一生的轨迹:为刘二爷偷鸡、做匪偷放宋得库、解救村民被土匪杀死。三件小事充分表现出刘狗子的善良、仗义,为他人的不幸与危难,不惜自己的得失乃至性命。生活中,这种人是存在的,虽然数量不多,乡人评价这类人为“仁义”、“侠义”,可以说,刘狗子就是浊世的一朵白莲花。因为体裁限制,作者不可能详尽交代刘狗子这样做的心理动机、文化背景,只告诉我们少年刘狗子偷鸡是为了报答刘二爷某次扔给他的半根玉米。不要小瞧这半根玉米的道具,“扔”的动作显示刘二爷轻蔑的施舍,“半根”是吃剩的,可谓不折不扣的嗟来之食。就是这半根玉米,让刘狗子念念在心,不惜用偷鸡来回报刘二爷妻子营养不良的灾厄。这个道具,揭示了刘狗子知恩图报的善良天性,为他以后的系列行为提供了解释,也揭示了孤儿刘狗子在这世上极度爱的缺失,和对爱的珍惜。但是,表现刘狗子是一朵浊世白莲花,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他在意的是与刘狗子对应的人物关系,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对应人物的言行,背后隐藏的东西,才是文章主旨所在。
当刘狗子为刘二娘偷鸡被抓,村人们把丢失的和虚拟丢失的鸡们都算到他的账上,他成了永远的偷鸡贼。人们看见谁家的鸡都说,圈好了呀,圈好了呀,看让刘狗子偷了吃了呀!宋得库这样说,李二海这样说,刘二爷也这样说。刘狗子平生只偷到手一只鸡送给了刘二爷,刘二爷赤裸裸的伪君子嘴脸跃然纸上。后来,背负贼名的刘狗子无路可走,上山为匪,正值鸡主人宋得库被绑票上山,刘狗子不计前嫌,向当家的求情未果,就偷放宋得库下山,宋得库下跪发誓世代铭记大恩。这一段为全文的过渡,为下一件事积蓄力量。最后,一伙土匪进村,要钱要粮还要女人,村人如羔羊任人宰割,土匪的手都伸到李二海老婆裤腰带上了,村外响起枪声,刘狗子用鞭炮惊散土匪,解救下全村,却被土匪杀死。面对死去的刘狗子,作者用不动声色的冷酷笔调描写蒙受死者恩惠的人们:
唉,村里怎么出了这种人!李二海朝远处吐了口唾沫,气愤填膺。
嗨,这孩子,从小不学好,从小不学好。刘二爷也摇头叹息。
嘁,终究是个偷鸡贼。宋得库看着天,背手走了。人们都走了,本家的刘二爷犹豫了一下,便也走了。
多么冷酷自私的人性!刘狗子面对的是一群忘恩负义、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的庸人,一群披着公正外衣的奴隶加流氓!
至此,这篇千字文不在外部、闲处,甚至心理描写上多做纠缠,已然直切人性,笔锋到处,毒血四溅,令读者震撼。可作者仍暗藏玄机,寥寥的字里行间隐含着一个大的文化背景,饥饿、土匪、枪声、本家等字眼,告诉我们这是个近代的乱世,也是中国人情社会、宗法社会的末世。刘狗子之死,归咎于人性之恶,也归咎于人情社会的没落和虚伪,这维系国人生存千百年的脐带在内因与外力的作用下已经崩坏。刘二爷这个人情社会宗法关系没落形象的设立,是对刘狗子不可或缺的注脚。老婆瘦成了棍,他就踢树发泄:叫你瘦,叫你瘦!这是奴隶们面对困境时麻木自欺、自虐虐人的常用招数。刘狗子上前关心他看也不看:小鳖子,滚。小鳖子,滚。用东北话翻译,大意是小王八犊子,少来跟大爷扯犊子,远点滚犊子。活画出他不分善恶,轻视弱者的德行。当偷鸡事发,吃鸡的他也来谴责刘狗子,露出他的欺心嘴脸。在救了全村人包括他刘二爷的刘狗子尸体前,他装出惋惜的口气,这孩子,从小不学好。多么虚伪的人情社会的道德家!多像今天众多的各类专家!
道德家不道德地离去了,一条反讽的野狗走过来,流着感激的泪水把刘狗子当作午餐。刘狗子这个不自觉的没落人情社会的维护者唯一的盟友是一条狗。
【面容模糊的铁柱是某种程度上的我们】
如果说《刘狗子》是把直切人性的手术刀,《收场》则像隔着书本在胸口上打一拳,虽不甚疼,却易受内伤。在生产队时期,民生普遍艰难,产值低,收入少,很多人吃不饱,铁柱在打谷场上偷粮行为,破坏了约定俗成的集体观念,是人性的弱点在欲望和物质面前的妥协,是私德在公德面前的败北,是个人私欲对团队协作的亵渎。铁柱的尴尬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尴尬。在写法上,前者是线性结构,一个线条穿起三件事。《收场》聚焦一个场景描写,着重刻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景物描写简洁,具有隐喻性,与人物内心相互映衬,似一幅月下淡墨。
本篇写了两个人物,队长和铁柱,铁柱是在队长的视角和指令下带着悬念登场的。正是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队长让铁柱在场上走几步,铁柱的神态,明知故问的“笑”、“笑慢慢地凝固”、揭穿后“笑笑”、“寡寡的笑”;铁柱的动作,“艰难地走”、“停下来看”、“又停下来”、“走不动了”、“瘫了一样蹴在场上”。谜底揭开,铁柱是把谷子藏在扎住裤腿的衣服里,随着谷粒的流出人由胖变瘦,欲望使人虚胖,也使人寸步难行。队长是个维护集体利益的形象,聪明世故,发现异常后并不粗暴,而是让铁柱自己现形。他话语简洁,绵里藏针,步步机锋而又留有余地。收场结束,犒赏劳动的烩菜和油炸糕也熟了,有滋有味会餐的人们脸上充满幸福的油彩。香气飘来,那可是大集体时代纯绿色食品的香气,是社员们饥肠响如鼓、口水流半碗之际的精神饕餮的香气,队长和铁柱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生理的本能是相同的,也是急迫的,可人性瑕疵带来的道德失守会带来必要的惩罚,这是理所当然,也是无法顾及情面的。一句“你回吧”,对失去集体信任、饥肠辘辘的铁柱来说不啻遭到雷劈,他枯瘦的背影终将一生也无法走出那个夜晚,那阵香气。
《收场》开头的景物描写很有灵性。月亮水洗过了一样贴在天上。人们忽东忽西,影子游戏一样左右摇晃。谷子在空中起落,闪着金光,勾引着人的欲望,暗示了故事的发生。村长命令铁柱“走一圈”的神态描写情景交融,有象征、隐喻的意味:队长“只是看远处的天。远处的天其实什么也没有,能有什么呢,在水洗过了一样的月亮照耀下,远处的天上能有什么呢?抑或什么也没看见?但队长就那么看着远处的天。很专注的样子。”水洗过的月亮,可以暗示单纯的人性,远处的天空,可喻指人的灵魂或某种高远的境界。队长看见什么了呢?很是惹人遐思。文中有两句举重若轻的话,很有味道。“队长说得平静,就像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人们从队长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很重很重的东西。”“队长又说铁柱你回吧,声音中多了一些什么东西。”运用暗示,不把话说满,留下回味的空间。
《收场》透露的集体时代的信息颇有趣味,集体忍饥收场,香喷喷的打拼火,队长的一言一行,人们想开个粗野而不失单纯的玩笑,把铁柱筛一筛,把那东西掏出来在月光下晒一晒……寥寥数语,就把人们带回那个饥馑然而火热的特殊岁月。作者并未深究集体时代政治结构的合理性,而强调了个人私心对团队协作的破坏性和对人的警示。他把人性自私的弱点放在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的背景下,其实也强调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协调、个体行为与团队合作的关系协调。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如果人完全放弃于家于国于社会的责任是无法生存的,极端的个人主义,不顾公德、不顾大局的自私自利必将害人害己。那样,马路井盖会不翼而飞,假货假药会遍地开花,谎言和罪恶会不期而至……
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是说刘狗子?刘二爷?铁柱?还是说你呢?说我呢?
在这个高速发展,社会伦理、灵与肉都在涅槃重塑的年代,刘狗子、刘二爷、铁柱们已经满血复活,联袂来到人间。
附:【流年】刘狗子(微型小说外一则)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84474.html
/>
赏析犀利,剖析精准,刀刀见血,直击隐藏和内伤,精彩!o(* ̄︶ ̄*)o
祝高原的天空老师生活愉快!佳作不断!o(* ̄︶ ̄*)o

握手!
但愿不负鼓励,时常写出点儿啥,为社团增添萤火亮光
抱抱
祝贺老师佳作获精,学习了。期待更多精彩,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