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拔苦菜(散文)
我七八岁时随父母在北山生活,那时缺衣少食,常常用野菜充饥。我家居住的山村旁、山坡上生长最多的野菜是苦菜。所以我拔得最多、吃得最多的野菜是苦菜,记得最清晰的是苦菜的形状、色彩、味道。苦菜的叶片为长椭圆状,叶子边缘呈锯齿形,叶片折断后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夏末开花,花为黄色舌状,味道很苦。
山上苦菜很多,山沟、河畔、荒坡、崖壁、道旁、田间到处都有。玉米地、高粱地土质松软,苦菜生长茂盛,有的地方密密匝匝一大片,按山村人的话说,就像“腻篦”抹下的一样。于是,我经常到玉米地、高粱地里拔苦菜,一天可拔好几襻笼。一次我到玉米地里拔苦菜,有一小块地没有玉米,只有苦菜,且生长茂盛,密密麻麻。我高兴极了,瞅准一朵长得特别茂盛的就急忙去拔,刚拔离地面,一群黄蜂就从那朵苦菜的根部涌了出来,嗡嗡地向我猛扑过来,我撒腿就跑,还是被追上了,蜇了我的左眼,一会儿眼皮肿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钻心的疼。吃一堑长一智。从此,看到生长茂盛的苦菜,我在采拔时就特别小心。
山沟、河畔、荒坡、道旁、树下土质坚硬,苦菜的根系被坚硬的沙土牢牢地锁住,很难连根拔出,结果采拔揪下的全是叶片。所以要用镰刀割或斩。一次我发现一棵梨树下的苦菜很多,我就用镰刀尖斩,不留神斩到一块小石子上,镰刀被弹起后斩到了我的左手上,中指根部被斩了一条很深的口子,指骨都露了出来,鲜血直流。如果是现在的孩子,父母肯定要领到诊所包扎。但当时没有今天这样好的条件,当然我也没有今天的孩子金贵。不过,我有一个止血的偏方,是父母教的,就是用刺儿菜(山村人叫“刺结”)止血。我立即捋了一些刺儿菜叶片,揉烂后压在伤口处,血很快被止住了,我用手帕包扎好伤口,继续拔苦菜,拔下的苦菜冲洗干净后,便可食用或喂猪。
一天,父母下地干活,我到对面山地拔了一襻笼苦菜,顺便在河水里冲洗干净后提回了家,听到猪不停地哼哼。我猜想猪可能饿了,我便剁苦菜喂猪,不小心剁着左手大母指尖上,一小片肉差一点被剁掉。我急忙把那片几乎要掉的肉压回原处,用布条扎好继续干活。穷人家的孩子身子骨就是皮实,没有到医院治疗,伤口竟然愈合得很好。
母亲常用苦菜制作浆水,或煮熟凉调,或煮在面条里。苦菜很苦,实在难吃。那年夏收前,家里青黄不接,只好用苦菜充饥,母亲煮的面条,一半是面条一半是苦菜,我实在吃不下去,就将面条拣着吃净,偷偷地把苦菜倒到墙角。母亲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母亲对我说:“家里的粮食很快就吃光了,只能吃苦菜,如果不吃就会饿死。”听了母亲的话,我再也不嫌苦菜苦了。
那时,整个山村只有我一个孩子,没有玩伴,那里的山山水水都是我的乐园。什么是累,什么叫苦,我懵然不知,只知道苦菜可充饥,也能喂猪,就不停地拔呀拔。现在我知道了,苦菜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野生植物,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无香菜、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苦苣菜等。苦菜作为药用时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解毒、明目、和胃、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等。外用可治疗跌打损伤,疮疖肿痛,黄水疮,阴囊湿疹等。苦菜作为野菜食用时,除了凉调、下锅外可烹饪成许多菜肴,如苦菜烧猪肝、苦菜扣肉、苦菜鱼脯等。
《诗经》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苦菜虽苦却营养丰富,她生长在贫瘠的山坡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她以柔嫩的身躯救了我的命,也救了许多人的命。从她的苦味中我品味出了人生的真谛,感受到了生活的甘甜。生活真的是苦中带甜,先苦后甜。拔苦菜拔掉的是苦根,酿造的是甜蜜。吃苦菜长大的我,现在吃什么都感觉香甜,她苦涩的味道永远是我难以忘却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