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转弯抹角的超市(散文)
小区转弯抹角有两个超市,相距顶多十来米,但正好分别座落在一个弯的地方,互相看不见。老子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何况他们之间还存在行业竞争呢。
我从来没见过两位店主有过什么合作、交流、寒喧,甚至哪怕是望着对方笑一笑。生活中出现的冷漠和敌视,大多源于这种同中之异,方式相同,目地相同,都卖货,都是赚几个钱过日子。然而,服务不同,心态不同,也许结果便大相径庭。于是,形同水火。
超市与卖傢俬的可以亲如兄弟,超市与超市之间就无法达成这种亲密,除了利益冲突外,或许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心理竞争一一谁比谁的超市更兴隆。
这两个小超市大约都开业五六年,转弯处的超市门面较大,店主是一个身材矮胖,光头锃亮,嗓门大,口气大,谁去买货,总是阐述他家的货好,价格便宜,前后贯通,出入又方便,总要将你说的心服口服,让你乐乎乎,傻乎乎从口袋里掏钱。
门楣上写着三个很大的红字“都说好”,这就是他所取得的话语权。抹角处的超市相对环境差一些,本来门脸不小,可租给卖熟食的,所以,超市的门庭小,加之店主少言寡语,热情欠佳。
很长一段时间,我买东西都去转弯处的超市,尽管价格略贵一点,但没有任何犹豫,想当然“都说好”的地方应该有更高的信誉度。
有几次,我感觉商品价格有点离谱,至少没有像他吹嘘的那么入贴,可下次再买东西,我照例来这里。不知不觉,成为强势话语的奴隶,思维在奴性的侵蚀下渐渐地碱化,我的日常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失去灵气和活力。
直到前不久,天气很晚,我去买台灯灯泡,但小区的超市已经关门,我又急着夜里赶写材料。
急中生智,我来到抹角处的超市,虽然这里也已经关门,但有一扇小窗透出弱弱的灯光。敲了几下,那位年长的店主,依然一言不发,表情木然,在货架子找出灯泡,他借着光亮,仔细看灯泡的度数。
我不禁被他的坚守和沉默服务所打动,也被他的一举一动所吸引。我看到他眼睛里的光芒,那是一种更为强势的话语,只是没有声音,但他的深刻与平静,是无与伦比的。
东西买完了,他家灯泡的价格比转弯处超市的灯泡价格低的多,接钱时的羞怯让你感到他对生活的满足。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和对他人付出的感谢。
知足者常乐,离开这个超市,他依然沉默。走出没多远,蓦然回首,那小窗的灯仍然亮着,店主的沉默潜移默化状态在我心中闪闪发光,照在心坎。
人,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正能量,不被周围的言语所迷惑、困扰,做好自己,相信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每个人都拥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但越是这样的东西就越容易因为旁人的眼光而变成自己的包袱。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珍视它,守护它,只要保持这种状态,生活就会变得轻松美好。我终于找到了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