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那年丁香】尘封的记忆 纪念我的外婆(散文)
今天是母亲节,看到朋友圈发了很多关于母亲的文章,在充斥着我的视觉和神经,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外婆,虽然她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越来越清晰。
于是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周末,我来到单位电脑屏幕屏前,那一幕幕的关于外婆的往事,像不断涌来的潮水,在我手指敲打键盘的响声中不断地涌出。
外婆,出生于1911年,1991年2月10日去世,享年80岁。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家庭妇女,善良、勤劳、坚强、能吃苦,没上过学更谈不上识字。外婆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在她眼里,似乎她就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和做不完的家务。洗衣做饭,那只是简单的家常;缝衣做被,对她来说也不算是太难的手艺,甚至纺线织布,她都能轻松胜任!记得小时候,我就在外婆家的床底下看见过被折叠起来的纺车。我想,正是由于外婆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才使这个大家庭能够安然度过那个物质匮乏的艰难岁月,如今变得枝繁叶茂。
外婆一共育有五个子女,两个舅舅,两个姨和我妈,现在看来这可是一个大家庭,为了养育这么多的子女,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需要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到了我们这些孙辈们,外婆依然无私的付出着,在我们生命的最初岁月里,都受到过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外婆的爱,不仅传递给了每个子女,同时也延续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身上我的记忆深处。她在九十年代初是患食道癌去世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吞咽就很困难,每天只能喝些流质的食物,对她来说每天的活着都是一种折磨,为了不拖累儿女,就不失时机的寻求结束生命的机会,当时正赶上我大舅家的二女儿要出嫁,办喜事,她就说一定要死在我大舅家办喜事之前离开,省得万一两件事情赶到一天了,就更不好办事了,于是就趁大家不备的时候上吊自杀了,就以这种方式把她的爱留给了她的儿子。
最早关于外婆的记忆,是小时候她常来我家,我妈是外婆最小的女儿,养育了我兄弟三人,我妈每天需要到地里干活,还要照顾我们兄弟几个,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一有空就来我家照看幼年的我们,因此小时候的我就对外婆留有深刻的印象,现在还很清楚的记得她唠叨我们的样子,让我们好好学习,要养成好习惯,懂礼貌之类的话语,当时的我很调皮,不懂事,总感觉能惹到她生气,自己还很有成就感一样,在我童年记忆中总有外婆挥之不去的影子。
正是由于她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这个大家庭才会如此的和谐与幸福。在我妈兄弟姐妹几个里面,数我二舅读书最多成就最高了,在小时候我二舅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在姥姥谆谆教导下,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文革之前的六十年代初就考上了西安炮兵学院,这样一所很有名气的军事院校,后来就分配到我们当地的机关单位工作。外婆的一生是幸运的,因为她膝下有一众和她同样善良、懂事并过着各自幸福生活的子女;有一个为家庭拼搏、奋斗一生的老伴;还有让她能够安享天伦之乐的可爱的孙辈;可是,外婆的一生,也经历过一些重大的困难和挫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牵挂着她的儿女。
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再次想起外婆的音容笑貌,想起小时候与她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总有难以言表的伤怀。外婆,你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都很思念。既然生活对你来说已经是一种煎熬,那么死就是你唯一的解脱。现在你放下了担子,得到了解脱,获得了永远的平静,这我很替你高兴。
但是你的音容笑貌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得到我们永远的怀念。你教我们积德行善,我们会用一生来践行。你宁愿忍受煎熬而选择生的坚强,会一直鼓励我们度过难关。你对于未来抱有的的美好愿望,我们都会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