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人赏江山文】千种风情留与读者(柳岸) ——赏析怀才抱器散文《周庄:我独钟的梦里水乡》
《周庄:我独钟的梦里水乡》是一篇精致的游记。它的独特之处就是:作者把水乡和梦,紧密地联在一起,似梦非梦、亦幻亦真。用虚实交错的写景方法,集曼妙的音乐、立体的美景于一体。每一处景勾染得当、浓淡相宜;每一段字里行间,流淌着舒缓婉转的音乐。犹如身着旗袍的古典美女,优雅贤淑,似有千种风情,留与读者回味。我爱好广泛,唱歌、画画、旅游等都喜欢,更喜欢阅读美文。如此精彩的文章,怎么能错过?
我邂逅《周庄:我独钟的梦里水乡》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美”。这篇散文,我准备从美学的眼光、音乐的情怀、女人的视角三个方面赏析,阐述文章的亮点,诠释“东方威尼斯”迷人之美。
一、以美学的眼光,捕捉周庄风物的美
周庄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古镇,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怀才抱器老师心里的水乡,就像梦中情人一样,为之着迷,而且情有独钟。两次近距离欣赏“梦中情人”,一字一句,精心描绘出“她”的芳颜。我今且轻轻展开这副山水画卷,用粗浅的美学视角,欣赏作者梦里水乡的美。
怀才老师在周庄这幅山水画中,用国画的手笔,采用“勾”“点”等几种手法,把周庄勾勒得清晰生动。
首先用一句塑造周庄的位置。在光怪陆离的大上海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之间,有闻名世界的周庄。周庄的牌坊是梦的华美入门。她用精湛的画技,为自己绘出“一幅柔和绝美、特色靓丽的水乡风情画。”
周庄的色彩是纯粹自然的水墨画,古香古色、典雅大方。“青苔弄雨,暗绿闪眼……”用一幅画框把光与影、动与静都纳入其中。画面将沧桑、散乱之景,打扮成温婉的水姑娘,容不得美可以随意走失。
四条小河穿心而过的周庄,水泽纵横交错地环绕古镇,鉴照出无瑕的周庄,就像梦的金丝线,拉扯五彩斑斓的画面。简约的几条线,勾画出周庄的四条小河。河流的轮廓,隐隐约约地呈现在这幅画面中。
轻舟戏水栓不住,扯运柳枝又弹远。动感的画面,在作者笔下,又勾出一笔。“淋漓着点滴河水如轻雨打皱河面的平静,成一湾多情的涟漪,满河碧水也成了游人的沉醉……”这像太极之道的静中之动,看似不动,实则“如星火燃油”,一触即发。
“将笑脸投影在河水里,做一个抿嘴端详的姿势……”一个灵动的人物,凸显于画卷之中。“涟漪分明是她的眼睛,女子不羞,游人先醉……”用纤细的画笔,精心描绘,读者随着画笔,仿佛偷窥小女子的心事,既兴奋,又激动。
周庄如梦一般精致,恍恍惚惚。周庄的青石板路上,拐过墙角,下一个路口可能就会惊喜重逢。
竹筒小巧,可做玩物,置于抽屉,或放细软;或置书桌,当风景。一条古老的石板路、一堵斑驳的墙角、甚至一个普通的竹筒,都成了作者笔下美元素,这种点的绘画手法,描出画中的亮点,带动读者,发现精彩。
“绿苔抚摸,随水轻漾……”“碧水东流,抚摸石岸,相拥在腾起的烟雨水墨……”周庄如山水泼墨,在江南水乡的宣纸上衍生,浸润在宣纸里,或浓或淡。“小桥、流水、人家、柳岸、雨巷、水湄……风雅依旧灵动,如诗明艳,如画铺展,色彩斑斓……”难怪周庄一直是摄影师、作家等艺术家们灵感的发源地。作者像一位绘画高手,采用这种散点手法,增强立体画面感,构成一幅绝妙的水乡风情画。
二、用音乐的聪耳,聆听美景的吟唱
文章开头就以江珊演唱的《梦里水乡》,作为文章的配乐,与景符合、紧扣标题。“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这句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歌词,在此出现后,忽然有了另一层新意。钢琴背景音乐的轻盈,每个音符都敲击着听着的心扉。像呼喉咙窒息突然撞开,一种压抑后的舒缓,绵绵而至。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史记·乐书》中把音乐看作道德品行的外在体现,可见古人对音乐的领悟之深刻。我读过怀才抱器老师的每一篇作品,许多文章都与音乐有关。都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喜欢音乐的人,心胸开阔、感情细腻、情绪平稳,行文笔触更细腻。柳岸社团的“禾下土”老师,有许多篇精品散文,与怀才抱器写作一样,纯粹是写景配歌曲抒情,非常美,也更容易沁入人心,更动人。
“小桥流水,演奏着诗一般的音符……”作者用短短的一句话,刻画出音乐诗画的四维效果图。周庄的艺术长廊,用古朴谱成了一曲沧桑而音质香脆的音乐华章。周庄“如小女子抱了琵琶端坐弹曲,永远都是小调,嘤嘤窃窃。”琵琶曲是美妙的音符,单纯的声音,让人舒坦焦躁;微妙的旋律,宛如一次次拨弄心弦。
试想在古朴典雅的旧居中,阳光微暖、和风微曛,耳边忽然传来缕缕琵琶曲,悠扬清朗、情韵浓郁、回肠荡气。琴声如诉,弹奏静好的时光、或最初的模样。那一刻,地球仿佛停止转动,所有的美都为之而停留。
“脚板打磨了那些青石板上的记忆,在这头可以闻那头的脚步敲击青石板的回音,沉静而伴着斑驳的日光,弹一曲最美的独家音乐……”在作者笔下,就连走路的脚步声,都演变成一种流行打击乐,而且是最美的、独一无二的音乐。“这音乐家就是你自己……说自己丝毫不懂音符,五音不全,只要会走动,都是一种古音的沉响。”周庄的奇妙,不只是景美,而更是造就艺术家的圣地。只要愿意来周庄尝试,都发有新的发现,激发潜能,创造奇迹。
音乐驱动情思和想象。到周庄来,可以创作出多个版本的愉悦,即使游客没有一点文采,或者情思突然消息,不用担心,奇迹会出现。周庄会让你灵感如泉涌,不会生出江郎才尽之意,更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品读这篇文章时,就像洗耳静听一场顶级的音乐会,优美的旋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从温婉的视觉,鉴赏周庄美的韵律
如果把周庄比女人,她就是内涵丰富、外形靓丽、风华绝代的一位奇女子。
怀才抱器在文章中,把周庄天然去雕凿的韵致,用画笔细描、用音乐感染,把一种原生态的素颜美,呈现在读者眼前。
“将笑脸投影在河水里,做一个抿嘴端详的姿势……”这分明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女,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欲语还羞。
“沧桑而散乱的风物,重新打扮成温顺而婉和的水姑娘,将霓裳般的衣襟做成如带的水曲飘在多情的周庄怀里……”眼前就像一位柔情似水的女人,有点微骄傲,有点若有所思的慢一拍,或有些许小心翼翼。所有的矜持都融化在周庄温热的怀抱里。
优雅的女人,情感细腻而理性,周庄便是。容貌美丽的女人未必优雅;而优雅的女人,智慧与气质并存,一定美丽,周庄便是。
周庄“卧柔水之上的桥头,一半是实意,一半沉在水中……”文章这几句刻画,似乎是一位女子,“欲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意境,呼之欲出。
文章从周庄的牌坊、石板小镇,到写墨宝,再到生意人的竹筒茶具;从周庄的丝绸、河水,到行船拍照,再到梦里的水乡。怀才抱器老师一气呵成地完成周庄的全况描写,集绘画手笔、轻音乐于一体,既具备古典美女端庄淑贤,又具备现代女子的生动活泼。
戴望舒的《雨巷》,有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周庄:我独钟的梦里水乡》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身着旗袍、袅娜娉婷、风情万种,每一处景,都有一处的亮点。仿佛看到她清澈的眼眸,长长的睫毛一眨一闪地想着心事。
怀才抱器这篇文章就是一位奇女子。她有天使般的脸蛋,每一处美景都精致得无可挑剔;她有魔鬼般的身材,玲珑剔透、凸凸有致,美得象一首诗,纯情而充满青春活力。
从“踏足周庄,梦来梦去的感觉萦绕着我,如蝶翩翩……”开始,到“梦在周庄的河汊里……”结束,全文以周庄为主曲,用梦幻般的旋律作配乐,让读者分不清走进周庄的梦里?还是走进梦里的周庄。就像欣赏一幅玄幻的画,分不画里和画外,沉醉在其中。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洋洋洒洒近万字,描写水乡的景与物、动与静。期间穿插作者提笔挥毫,在周庄留下文书,我以为那更像给“梦中情人”留下的信笺。作者用层层递进的手法,“周庄的梦是唯美的”“周庄的梦是敞开的”“周庄的梦是动感的”“水乡的梦是悠悠的”文章由浅入深,渐渐把读者诱如佳境。从“人生如梦”到“周庄如梦”,文到此处,水乡更迷人、主题更深化。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挑挑文章的缺点。这篇精品游记散文,尚有不精炼之处。比如:“正如‘黄山归来不看山’,据说,天下水乡,看了周庄和乌镇,就不要再看了,因为没有哪一处可以超越的。”可直从“天下水乡,看了周庄……”之处开始,这样就更干净利落。如:文章开头两次涉及《梦里水乡》歌曲,显得拖沓。文章越雕琢越精细,百修不厌。
当然,此仅是若尘一孔之见。读者也可从另一角度理解,这种创作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美。因为,瑕不掩瑜。
附:怀才抱器作品链接:
【柳岸】周庄:我独钟的梦里水乡(散文)_江山文学网http://www.vsread.com/article-88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