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谈儿童自控能力的家庭培养(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谈儿童自控能力的家庭培养(随笔)


作者:谷泉叮咚 童生,57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80发表时间:2019-05-24 21:08:18

【柳岸】谈儿童自控能力的家庭培养(随笔)
   2019年全国两会闭幕了。细数着半个月的两会期间,不少话题都与家庭教育有关系,从孩子上幼儿园、写家庭作业、到食品安全、防治近视眼这些家长们关心的话题,都引起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其中:“教育不能只靠老师,家庭教育立法呼声高”已经成为微信平台上转发最多的信息之一。是的,为教育孩子而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由此产生的亲子关系不和谐、夫妻关系不和睦、家校关系紧张等一系列“并发症,”都与家庭教育有关系。笔者以为,表面上看,矛盾重重,实际上都与儿童的自控能力差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其学习成绩及其以后的人生成就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开始的时候,给每个孩子面前摆放着一块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他们能够等待15分钟再吃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实验的结果一部分孩子马上吃掉了面前的棉花糖;一部分孩子等了一小会儿也吃掉了;最后那部分孩子等了足够15分钟,他们获得了第二块棉花糖。这项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孩子们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自控能力。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在18年、30年、41年之后,研究小组得到了惊人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1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孩子们,在后来的学习成绩、人生发展、事业成就上都“出乎意料”地超过了那些“迫不及待”的孩子,这就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巨大作用。
   研究表明:财富的多寡与自我控制能力关系密切。股神巴菲特就是最好的例子。巴菲特对财富的消费欲望达到了吝啬的程度。他刚结婚的时候租房子住在偏僻的郊区。直到公司有盈利的时候才用300万美元在市区买了一座小楼。结婚47年以后,他财富达到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仍然居住在当年那座小楼里面。可见他的“节俭”。自我控制财富的消费与使用,使得巴菲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像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过的那样:“贪婪和控制是新时代企业家面临的抉择。只有超乎寻常的坚强性格才能使这样一个新型的企业家不至于丧失自我控制,才能使他免遭道德上和经济上的毁灭。”
   由上可见,自控能力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那么这种自控能力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教育培养的?对于一个自控能力不强的儿童来说,能不能通过训练和培养使其增长自控能力呢?这是我们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的过程谈谈“自控能力的家庭培养”这个问题。
  
   二
   其实婴儿时期人的自控能力都是很低下的,肚子饿了就哭,尿湿了也哭。没有一个婴儿会忍着。到了3岁的时候,孩子的自控能力训练就应该开始了,但是由于孩子比较小,我们许多家长不注意训练孩子。到了5岁的时候,你如果还不注意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那么孩子就真的要输在起跑线上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好,还是差,智商和情商都不是决定的因素,而决定的因素是自控能力。据母亲说,我就属于那种自控能力比较强的孩子,5岁的时候,我就会自己看书2个小时左右,自己打算盘半小时。有人问我母亲:“你是怎么教育儿子的?”母亲说:“也没有怎么教育,他是天生的。”那些人就笑呵呵地说:“你摊上个好孩子。”有时候母亲会介绍培养孩子的经验,他们就会不服气,说:“把我家儿子给你教育教育,你如果能教育成你儿子那样的,我就服你。”母亲懒得和他们较真,其实孩子的自控能力还真是慢慢教育培养的结果。只是这个教育从2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心设计和培养,家长必须“用心”才行,要像“做项目”那样用心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那么成功以后你的家庭教育会事半功倍的。
   (一)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因为睡得好,孩子的情绪就平和,比较好控制。我小时候,睡觉比较早,一般从20点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我睡觉很轻,妈妈和爸爸总是和我一起入睡,以免打搅我的睡眠。那时候,我们家住在山里的三线企业,晚上静悄悄的,光源干扰也很少。我总是安然入睡,睡眠质量很好。所以第二天情绪总是平和的。据医学专家说,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体会供给大脑葡萄糖,这些物质有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说睡眠是“能量场”(自我控制的能量场)。我的父亲母亲都没有打麻将,熬夜的嗜好,所以我从小可以安安静静地睡觉。这给我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打下了基础。
   (二)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且可操作性比较强。比如,我小时候,妈妈爸爸经常带我出去玩耍,不是去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而是去静悄悄的小河沟,那里有小鱼小虾在水里玩耍。我用泥沙做堤坝,围住小鱼小虾观察它们的活动。给他们喂馒头渣,饼干渣,和它们一起度过两三个小时。回来的路上,妈妈爸爸总是和我一起口述玩耍的过程,在这个亲子活动中,他们培养了我的“专注力”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自控能力的正能量元素。回来以后,他们还经常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做游戏(比如木头人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这些游戏是母亲和父亲故意为培养我的自控能力设计的。那时候我家院子里种植了蔬菜,我经常和他们一起给蔬菜浇水,捉虫。将捉住的虫子喂给邻居家的鸟鸟。那时候,我4岁,就可以自己一个人独立看儿童图书2小时。
   有一次我自己偷偷出去玩,妈妈找了很久才发现,我正在抱着一块冰在楼外面的暖气管子上烤。棉衣棉裤都湿透了。她去叫我回家,我兴奋地说:“妈妈,太神奇了,这块冰,在暖气边上变得越来越小了。都跑到哪里去了?”母亲又气又高兴,气的是我的棉衣棉裤都弄得又脏又湿了;高兴的是我的观察能力提高了,竟然可以这么长久地关注一件事情。于是我母亲没有打我骂我,而是给我讲了水的三种形态,以及它们的转化。最后母亲表扬了我,他说“你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很好,只是把衣服弄湿了这不好,以后要注意啊”。从此以后我明白了水的三种形态。我那一次观察冰的变化,足足有一个多小时,您看我的专注力是不是很强啊!要知道我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啊。所以母亲说,专注力是自我控制能力的“试金石”。
   (三)有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根据神经学的研究,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任意妄为”的自我和一个“深谋远虑”的自我。孩子也有这两个自我。于是,母亲经常故意刁难她的儿子,比如我看上一辆坦克车玩具,闹着要母亲买给我。爸爸说:“不能买,家里没钱了。”母亲也说:“儿子,等开了工资再买吧,条件是你必须听爸爸妈妈的话,不哭不闹乖乖回家,乖乖吃饭”。于是我答应了,而且努力做到好好吃饭。开工资的时候,母亲不但买了坦克车玩具,还给我买了会跳的小青蛙。我很高兴。从此学会了“深谋远虑”。这种训练是“自我控制能力”的调节器。反复实行的结果就是我的自我控制意识就加强了。这种延迟满足欲望的训练对儿童的自控能力培养很有作用。必须在2——5岁的时候就开始。这就是早期教育的魅力吧。
  
   三
   经过父母亲有意识训练我的自控能力,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自控能力已经很强了。作业多的时候,我会一直做到夜里11点。妈妈爸爸都睡觉了,我独立完成作业,从来没有因为完不成作业受批评的时候。小学的我不但语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数学和英语也很也都是百分,每天上学都是自己整理书包,自己记得带红领巾,从来不用妈妈爸爸提醒。
   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爸爸晚上经常出去讲学,将饭菜放在保温的锅里,我放学回来自己吃饭,自己刷碗,自己做作业,老师布置听写的作业,我都是默写完成的,因为我全部背下来了。后来我参加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虽然没有拿到奖金,但是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回来以后,我哭了。母亲说“重在参与,不是名次”,我就高兴地写作业去了。母亲在对我的教育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我的“爱”。他们总是以欣赏的目光看我,即使犯了错误,母亲也可以从中看出我的可爱之处。及时地给以指点。所以从小我的自信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强。成长中比较顺利,基本上没有成长的烦恼。上初中的时候,我在最差的初中读书,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打破了“只有重点初中才能考上重点高中的推论”。后来我考上了自己考上了喜欢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后,我曾经是一个年轻的软件程序员,在公司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欢迎。
   2006年我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老师做课题自觉加班到深夜。我一直保持这良好的自控能力,做工作从来不用别人督促。这一点无论是哪里的领导都是比较满意的。由于自控能力良好,能够控制住自己的非理智欲望,所以涉足股市投资多年,总是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顺利离场,离场以后绝不恋战,确保了投资成功。
   总之,笔者以为,儿童的自控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我的父母亲都是有30年教龄的教育专家,他们对我的教育是成功的,我如今以这些经验正在用心培养我的两个孩子。我的大儿子十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自己编写计算机程序了,他没有沉迷于游戏,而是走上了编程之旅,这与自我控制能力是有关系的。当然我的这些理论还有待于完善。希望有关专家对我的理论给与评价和研究。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输给巴菲特的后代。据说巴菲特的两个女儿中文水平都很高,准备长大了和中国人做生意,那么我们中国的新世纪一代怎么迎接这两个富翁的女儿呢?这是一个自控能力的角逐!

共 37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内容充实,说理透辟,值得一读。一个人的自控力,与遗传的性格有关,也与后天的培养有关,这是作者的基本观点。教育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桌面,连全国“两会”都在讨论,可见意义重大。“棉花糖实验”的故事,和后来跟踪观察的发现,自控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作者以股神巴菲特为例,也证明了这个观点。这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1.保证睡眠,保持心态平和。2.训练孩子的“专注力”。3.培养孩子的自控意识。其中举例论述富于说服力。作者还现身说法,表达自控力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这是一份可敬的国家情怀,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自控力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而言意义重大。文章条分缕析,分辩清楚,事实充分,很有说服力。观点正确,所属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调动各种手段,围绕观点展开讨论,逻辑性严密。语言表达清晰,说理与事例有机结合,给人强化了观点的表达效果。推荐赏读,感受精彩。【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7-17 21:01:00
  二、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错位方看出作家的写作技巧。
   写小说自然要有主题,那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一种深刻的思想;也有人说,是作家独到的人生体验。我感觉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那么它应该是人生体验和思想只有和人物、作家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为小说的主题。
   艺术家、文学家、作家的感觉或情感是富有想象力的感觉。比如一颗白杨树,生物学家要研究一下它是灌木还是乔木?是落叶的,还是不落叶的。建筑师要研究一下它是做建筑材料,还是烧火?在抗战时期的矛盾看来,他是屹立于北方广漠原野上的哨兵!在五十年代的流沙河眼中,它是一支闪光的长剑,在暴风雨中宁折不弯……
   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本来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故事,那是因为范进中举以后高兴疯了,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打范进一记耳光。在作家吴敬梓看来这治病不是重要的,而重要的是胡屠夫不敢打这一记耳光了。在他的感情深处,恐惧是如此执着,以至于硬着头皮打了范进一记耳光,范进清醒过来了,胡屠夫却感觉打耳光的那只手疼痛起来了,手指弯曲不过来了。因为爱他的情感世界里,举人是文曲星转世,自己打了文曲星,是要遭报应的。这不是把原本医学的故事转为一个文学故事吗?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了适当 地错位。
   一个作家的基本训练及时从在这里开始的。学会把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区别开来,让他们拉开距离,这样情感的审美价值就会突出出来了。再比如莫泊桑的《项链》,十年青春和一条假项链的反差,让故事达到了高潮。如果是一条价值不菲的纯金项链,故事就起不到惊心动魄的作用了。所以作品创作中注意寻找文学审美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太行飞剑
1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7-19 06:48:04
  今天早上读了这篇作品,学习了一些写作方法,感觉自己以前写东西诶呦注意这写问题。感谢作者与我们分享,祝你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太行飞剑
1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7-29 14:12:15
  夏荷
   百亩池塘小阁东,芙蓉凌水绿丛中。
   莫道月季妖娆艳,勿论牡丹富贵红。
   身出淤泥离秽色,名从节操伴清风。
   遥思莲赋千年唱,诗绪沾香意不穷。
太行飞剑
14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19-09-30 17:36:20
  最新散文投高邮箱分享给朋友
   太行飞剑
   1. 人民日报海外版bnuzhangpengyu@163.com
   2. 甘肃工人报副刊gsgrbfkb@163.com
   3. 安徽工人报hw4026@163.com
   4. 太原晚报tywbblr@163.com
   5. 浏阳日报411902461@qq.com
   6. 牛城晚报niuweihe111@163.com
   7. Tete6915@126.com
   8. 繁荣报fanrongfukan @163.com
   9. 成都商报副刊chengdu101@qq.com
   10.中国能源报副刊nengyuanren@126.com
   11.中国质量报副刊部zhiliangminsheng@163.com
   12.陕西工人报副刊grbfkb2008@163.com
   13.四平日报副刊sprbfkb@163.com
   14.作家天地zjtdsanwen@126.com
   15映山红散文丛林yshsw2011@126.com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15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11-25 10:16:16
  挫折教育是教育学领域一个高端问题,它涉及到教育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等许多学术问题,是值得当代父母和教师们研究的教育学问题。决不能将其混同于打骂孩子,打骂孩子只能毁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能叫父母失去孩子的信赖;在挫折教育中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后盾和同盟军,决不能让孩子害怕父母、不信任父母。这就是挫折教育和打骂孩子的天壤之别。俗话说,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给力的父母,加油的父母,而不是拿着笤帚疙瘩的父母。
   父母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吧!他们不需要溺爱,同时不需要打骂!
太行飞剑
16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19-11-25 11:05:22
  挫折教育是教育学领域一个高端问题,它涉及到教育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等许多学术问题,是值得当代父母和教师们研究的教育学问题。决不能将其混同于打骂孩子,打骂孩子只能毁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能叫父母失去孩子的信赖;在挫折教育中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后盾和同盟军,决不能让孩子害怕父母、不信任父母。这就是挫折教育和打骂孩子的天壤之别。俗话说,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给力的父母,加油的父母,而不是拿着笤帚疙瘩的父母。
   父母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吧!他们不需要溺爱,同时不需要打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17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12-30 09:04:17
  朋友发来的投稿邮箱:
   1楚风作家公众号13973273499ml@sina.cn
   2楚风作家杂志1720154020@qq.com
   3信阳文学1400432323@qq.com
   4散文选刊原创版sanwenxuankan2008@vip.163.com
   5飞天512047735@qq.com
   6红豆hongdouxs1972@163.com
   7浙江散文13947948@qq.com
太行飞剑
18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0-02-02 21:00:04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19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0-02-09 20:51:02
  我喜欢在静悄悄的深夜里展开思绪,于是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或读书。这本静夜思的文章都是我深思的结果。于是我给本书去名字叫《静夜思》。
   这本《静夜思》是我从2013年末到2019年末在《齐鲁晚报》《烟台晚报》《烟台日报》《胶东文学》和《芝罘文艺》等媒体上发表的小散文。主要包括四个内容,第一是与亲情有关的,这里的亲情包括父母的恩情,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和老公的亲情,为什么说老公的感情也是亲情呢?因为我感觉亲情是最高级的感情,我和老公共同生活了四十年,早已经将爱情升华为亲情了。老公是我成年以后最亲近的人,他不仅仅是我孩子的爸爸,也是我的亲人。对于他的去世,我久久不能释怀,总感觉心痛,总想如果能够代替他该多好,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必须快乐的生活,才对得起老公对我的爱。
   第二个内容是与读书学习、校园、教育有关的话题,其中,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文学是民族的历史,也是灵魂的历史这个话题;把写作当成修行也是我在静静的深夜里读书得到的启示。书使我走向光明的人生,使我感觉活的有意义,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第三是对故乡的眷恋,这也是我深藏于内心的一种感情。我生在太行山,那里是我的原生故乡;后来跟着父母亲生活在乌兰察布市,那里是是我的第二故乡;17岁的我离开了父母独自去锡林郭勒草原,那里是我的第三故乡……至于地处渤海湾的烟台,是我生活了35年的地方,她更应该是我的故乡了,我多次说过,久居烟台成故乡,是的,因为我一辈子的大部分喜怒哀乐都与烟台有关系。所以我把这些文字归集到“回望故乡”这个小辑里面。
   最后一个小辑是往事如烟,自从来到杭州跟着儿孙生活,我经常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在那些岁月里我留下了星光闪闪的记忆碎片,这些记忆好像是陈年酒酿一样散发着幽香。我非常喜欢这种回忆往事的感觉,于是搜集了自己写的几篇文章。许多当时流过眼泪的记忆,回想起来却也是思绪万千、倍感亲切,让他们陪伴着我的老年吧,于是将它们集在一起。
   编辑这本书,为了纪念已经过去的一切,也为了与文友交流,希望这些淡淡的乡愁、如蜜一样的亲情、学海泛舟的惬意,都能给读者带来温馨的感觉。2020年开始了,虽然开始的不是那么顺利,但是我相信人类会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更加美好的一天。祝愿我的文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举步高远,勇往直前!
太行飞剑
20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0-02-18 15:29:43
  疫情时刻提醒我们重新思考阅读的意义。无论是积极敞开大门的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还是网络上激增的对流行病、公共卫生、医疗、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等相关主题的图书搜索,再或是方舱患者读书引发的点赞与热议,都是非常时期大众需要阅读、肯定阅读的最好说明。有网友还称疫情期间防御病毒的最好药物就是“不出门”和“多读书”,不出门是为了隔离,多读书却是为了沟通。书籍给予我们知识的力量,给予我们分辨的智慧,也给予我们共情的能力,在疫情危机的特殊时刻,依然能从纷繁的信息表象之下寻找真知,依然能超越个体的利害感受去体察社会,依然能给生活现场引入更多的思想资源与认知维度。正如近期一部反响强烈的书籍主题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所言,虽然身处疫情时刻,但是还有书籍,教会我们用阅读传递信心,用知识做好防护,用精神凝聚力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共 23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