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春之梦”征文】感恩母亲节(散文)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听着这首感人至深的《母亲》,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童年……
我的童年是苦涩的,生活是拮据的。七十年代我吃的是粗粮淡饭、穿的是粗衣旧衫,最盼望的就是逢年过节,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细米白面、粉条肉菜,而此时年轻的母亲总是忙在最前、吃在最后。那年过中秋节,队里给每家发了一斤肉、二斤月饼,母亲高兴地回家做了一锅肉菜,由于家里人多,所以看似一大锅的肉菜盛到每个碗里的肉也就所剩无几了。母亲是最后一个盛菜的,我看到母亲碗里除了一些大白菜根本没有肉,年幼不懂事的我还直问母亲:“为什么不盛肉呢?”妈妈对我微笑着告诉我:“我不喜欢吃肉,吃肉胃不舒服。”当时我信以为真,只顾摇头晃脑地吃着。时隔多年我才知道母亲对我撒谎了,她不是不喜欢吃肉,她把所有的肉都盛给了家人。
母亲是一位非常要强的女性。那个年代在生产队集体干活挣工分,谁活干得多,挣得工分就多,分得粮食就越多。七几年一个夏天过麦的时候,母亲正在和乡亲们兴高采烈割着小麦,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阴沉沉的,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这时母亲这一组的麦子还有五分之一没有割完,是割是停呢?正在大家犹豫之际,生产队长王伯伯过来了,他声音激昂地说:“乡亲们呐,咱们一年一季的好收成就是盼得现在的这一天,可千万不能让大雨给我们毁了啊!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保住我们的劳动成果,要立即抢收夺麦!大家加油啊!”在老队长的鼓舞下,一场抢麦大战开始了。
别看我母亲的身躯娇小,可是干起活来一点也不输大老爷们。母亲干活果断利索,她的要强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只见母亲把胳膊的袖子又挽起多高,小辫盘了起来,便开始投入紧张有序的战役之中。大家个个都卯足了劲,你追我赶忙得热乎朝天,就这样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把剩下的小麦抢收完了,并及时地堆成堆用大帆布盖好,大家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母亲自然又是第一个到头的,上天或许是被大家这种精神所感动了,推迟了下雨的时间,直到忙完倾盆大雨才从天而降,此时的母亲才发现自己的脸上、胳膊上、手上有七八道划破的血口,点点血斑清晰可见,然而母亲并不在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母亲老了,到了古稀之年,满头的青丝尽染白霜,额头爬满了沟壑似皱纹,双颊瘦瘦的颌骨凸起,一双全是老茧的手,看着我心酸不已。
母亲在有生之年依然保持着勤劳简朴的好习惯,她在村子里领来了塑料花和老父亲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做好一批后便让父亲送走,再领一批继续制作。我怕累着他们,曾劝阻过,但是二老依然坚持要做,说这既锻炼了身体又贴补家用更丰富了生活,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说得我倒无言以对,只好随了二老的愿。
我现在在启航学校教书,每周六回家时都给二老捎些他们喜欢吃的食品,有时母亲会唠叨我一阵,“不要再买东西了,花那个冤枉钱干啥呢?给孩子们留着吧,花钱的地方很多。”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有着中国优良传统的妇女;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勤劳简朴的农民。值母亲节之际,我写下这篇文章,愿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符号都能带去我对母亲的深深祝福,祝福母亲节日快乐、长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