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美轮美奂的悉尼歌剧院(散文)
说句心里话,从凯恩斯到悉尼,我的落差如同飞机从万里坠落。个种原因除了自然环境,最主要的是所谓国际大都市满城高楼满街人,满地烟头满街尘。
于是乎,我近似冲动地差使孩子将早先计划的四天行程改为了两天,那语气没有一点余地。只是因为退票需要承担很大的经济损失,方作罢甘休。
而当我去了悉尼湾,闷海愁山方得以海阔山移。进入了歌剧院后,愉悦才填满心底。情感真这东西还真是奇妙得很,接下来三天里,我居然每天都往返OperaHouse一个来回。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悉尼歌剧院,其建设过程可谓命运多舛,苦尽甘来后丹麦人约恩.乌松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是唯一一位活着的时候问鼎该奖的人,仅此一项,她就成就了绝无仅有的建筑奇迹。
美,无须多言,也无需华丽的词藻。对我而言所有感受与心情汇集成一个字,那就是醉。人醉,心更醉,尤其身处富丽堂皇的歌剧厅和妙音无限的音乐厅。
华人解说员陪我们参观歌剧厅时,正赶上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排练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我们蹑手蹑脚的步入颇为神秘的观众席,在她的引领下先轻轻地拔下座椅,然后再再轻轻地坐了下来,许久、许久都没有动一下身子,俨然如欣赏一场正式的演出。
虽然是排演,舞台给予我的感觉依然如梦如幻,所不同的是演员与导演面对面的互动着。随着抑扬起落的手语,“小天鹅”们时而踮脚蹁跹,时而仰身跃起,好不撩人。台前的导演宛如一位雕塑大师,现场修饰着一尊尊艺术品。舒缓的咏叹调和着台上所有人的攒动,令我如痴如醉。
只可惜那几天不是歌剧院的演出季,与无奈之中我们选择了第3天晚上两获格莱美音乐大奖的美国音乐家本.杰明的音乐会。那洋鬼子挺有意思,本来只有两个小时的演唱会,被他足足拖堂1个小时。原因很简单,观众因为演员的精湛而投入的演绎不愿离去,演员因为观众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激情谢幕重又登场。
悉尼歌剧院荣膺20世纪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全人类不可多得的艺术殿堂,和袋鼠、考拉熊一样同属澳大利亚国宝,是悉尼最容易识别的标志,更是悉尼这座城市的灵魂,不到OperaHouse枉到悉尼。
连续三个清晨、三个黄昏、三个皓月星空,不论是漫步在歌剧院长长的∩型走廊,还是坐倚于华丽、考究、别致的歌剧厅,抑或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或是乘船环游尼湾,悉尼歌剧院的内外兼修,风姿绰约,令我无以忘怀。
如贝瑶池仙逸至,扬帆腾雾镇凡尘。流连忘返之中,我只有一个愿望,悉尼歌剧院这枚巧夺天工瑰宝,既是一朵艺术奇葩,更应该成为60亿地球人灵魂相约的桥梁。(20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