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光】杏子成熟的季节(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光】杏子成熟的季节(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24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4发表时间:2019-05-28 12:27:43

【看点•光】杏子成熟的季节(散文) 杏子挂在树梢上,夹在新枝嫩丫间,藏在绿叶下,红红点点,除了好看,也是一种上市最早的新鲜水果,谁见谁爱,垂涎欲滴。
  
     一
     杏子成熟了,这是杏子成熟的季节;也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当麦子收割碾打告一段落。下午,全家人齐上了阵,爬树的爬树,撑梯子的撑梯子,拉帐篷的拉帐篷。黄橙橙的杏子摇滚在账篷上,也摘满了好多筐子。走,明天卖杏去,到耀州城。
     匮乏的经济来源,泥泞的道路,闭塞的交通,杏子一点点收入也能给全家带来希望,带来奔头,没有杏子的人家,也羡慕得了不得,搓着手害痒痒。
     黑夜,卖杏的人出发了,模糊的只能看见人影,道路两旁的树影则向后倒去,只能听见“唰唰——”的架子车轮子声和急匆匆的脚步声,下沟的时候,夜很静,一堆一丛的树影和山坡沟壑让人感觉害怕,偶尔有几声猫头鹰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行路的人只能加快步伐给自己壮胆。
     黑暗,使人马马虎虎只能看清点点路面,阳光离早晨不远了,卖杏的哥嫂姐弟加快了脚步,架子车和人变化着推拉前行,翻两架沟,走两条塬,过三条河。阳光出来了,东方天际云线一道一道的,光芒穿透薄云,那种景像有一种感染人的美,道路上已有上学的孩子,背着好看的书包,三三两两,卖杏的人看到这些学生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惆怅,不由感慨地说:“小弟,今卖了杏,给你买个书包,和城里娃一样的那个!
     “我有,我不要!”
     “你那粗布包哥用,哥出门装蒸馍。小弟你现在回去,上学迟一点没事的,早点回,不要在路上玩。”
     弟弟帮哥嫂姐他们推上了几个上坡算是完事了,他十岁,要赶快返回去,再晚上学就迟到了。
     哥们前行,他想除了给弟买个书包外,也得给父亲买斤上好的茶叶,给母亲买包糕点,其余的交给父亲安排家里日常开销。架车辕的壮汉笑了,浑身来了劲,拉着架子车飞跑起来,嫂子妹妹也一手扶着车帮,踉踉跄跄地也跟着跑起来。
          
     二
     终于到了,大哥安排嫂子和妹妹在城市的十字口道沿上卖,从架子车上取下两筐杏,对嫂子和妹妹叮嘱:
     “你俩卖,我到水泥厂那边去卖。”说着话大哥拉着车走了。
     “卖杏一一卖杏来,新鲜的大曹杏!”围上来大堆人,有要尝的,有人用挑剔眼睛瞧着瞧着,手不由自主地伸到筐里挑起杏来,见到又大又黄的软软的杏子,掰开就往嘴里填,吃出了味,又要拿了一个往嘴里填。
     “哎!你这人一一”妹妹瞪着大眼说那个人,嫂子拦住了妹妹对那人说:“自己树上的,你尝两吧,没事。”
     那人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妹妹机灵地拿了秤,让她赶快挑。卖着卖着,一个年轻模样的人问:“全买了,多少钱?”
     妹妹反应快:“三毛一斤。”
     “两毛卖不卖?卖,全要啦。”
     妹妹望着嫂子,嫂子说:“卖了。卖了!”其它人要买,那个人拦住说: “不卖了,不卖了,我全买了!”
     说着话那人赶忙用杏叶盖了筐子,让姑嫂俩帮忙送到他家后再过秤付钱,过了桥又上了坡才到这个人家,好远呀!姑嫂俩累得喘不过气来,那人拿出了大秤,指着秤杆上的金星星让姑嫂看,共四十斤乘二等于八元,姑嫂俩收了钱一人拿一个筐子高高兴兴走了。
     嫂子知道自己男人卖杏的地方,因为年年来城里卖杏,她对这个城市也太熟悉了。
     “卖啦?”哥哥问妹妹。
     “卖啦。”妹妹高兴劲挂在脸上。
     “多钱呀?”
     “九块。”
     “九块?”
     哥哥不相信的口吻让妺妹变得很不高兴,嫂子连忙做解释。
     “你俩让人骗了,你俩没用咱的秤称?”
     “没有。”
     “那人秤有问题,西边火车道下那几家人的地方?”
     “是呀,你咋知道?”
     “卖杏的人都知道!咱一筐杏是三十斤,两筐杏应该六十斤,除过你们卖了的三斤多,那人占了十七斤便宜!”
     “我寻他去!”妹妹很不服气:“城里咋有这样的人呢?”
     “回来,寻也说不过人家。”
     “那你说咋办呢?”
     “算啦算啦,就当咱树上少结了些杏。”
           
     三
     嫂子妹妹哥哥仨拉着空架子车回家了,虽然很疲惫,嫂子把给家买的东西掏出来的时候,疲倦顿消,高兴地对父亲说:“爸!妈!你们吃吧,好东西,肯定你们爱吃。”
     说着话,打开了一包桃酥,递给父亲手上,又取了一个递给母亲。又把茶叶掏出,见弟弟进屋了赶快把一个崭新的书包递给弟弟:“你哥给你买的,可要好好读书哟。”
     不一会,母亲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对嫂子说:“好啦好啦,不说啦,赶快吃饭,累了一天,早些歇着去。”
     杏子又卖了几回,杏树上只有零零星星的杏子了。站在树下,浓郁厚实的叶子在微风下翻滚打浪,几只喜鹊在树上呼朋唤友,啄食杏子,见到有人来到树下,扑棱棱地飞走了,有只大胆的“喳喳”叫着瞅着人就是不走,头仰一下叫几声,低一下又叫几声……
     来到树下的便是母亲,她拿了只笼来捡拾地下的杏核,把树上掉在地上的软了的有伤的杏子掰开,取出杏核。这晒干的杏核可以卖钱,也可砸烂取出杏仁用温水泡涨,剥皮煮熟调好调料,是一道好菜。遇到好杏,掰开杏脯在太阳下爆晒,成了杏干,也是小孩上等小食品。
     这些杏树是栽在地院窑洞庄子的周围的,和这个地院庄子一个年龄,那时候,父亲从河对岸外县回到老家,开始开挖,一担一担挑出这个庄子窑洞,新土就倒在庄子的周围,母亲说:“给这周围栽些杏树,梨树,柿子树,让娃们有水果吃。”
     父亲便搜寻回了树苗,挖了大坑,施肥浇水,树苗栽活了。因土层深厚,果树长得非常茂盛,二年多就有碗口粗,春天开花了,开始是粉红的骨朵,一窝一串的;开了,白色的一树粉霞,树下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天上地上白色退去之后,毛茸茸的绿杏露出来了,和嫩黄叶子一起,看不清哪个是叶子哪个是杏。杏大了,黄了,吃起来十分酸涩。
     “这不行!是野杏。”妈妈说。
     “要嫁接。”父亲说。
     又一个春天,妈妈要了村里人家的接穗,叫村上高手换了头,接了穗。换了头的杏树枝条十分肯长,叶子墨绿油光,比原来的杏叶厚实,胖嘟嘟的,在阳光下闪着光,在春风里招着手!
         
     四
     二年很快就过去了,这嫁接的曹杏和原树紧紧结合在一起,像一对结成婚的夫妻构成一个整体,生孩子了,就是满树的杏子。
     然而,一个夏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突然来了,杏树不停地摇摆,黄橙橙的杏子,绿圆圆的杏子随绿叶落了一地,“咔嚓——”一声,一个粗壮的树枝很不情愿地折断了,厄运降临,杏树头没了,弯下了,这突如其来的灾害使成熟的杏子倾刻没有了,母亲惋惜地说:“可惜了,太可惜了,卖点钱说给娃们买点布,做些鞋,没了,没了,这下什么也做不成了。”大自然的威力有时候十分强大,谁又能抗拒得了呢,母亲唉声叹气地说:“这杏树明年又是咋个样呢?”
     “没事的,明年照样开花结果。”父亲说。
     母亲摇摇头不相信的样子。
     来年春天时,她竟抽出了簇簇绿条,枝条上又吐出一身黄绿,扑扑闪闪,晶莹美丽。这是狂风暴雨袭击后又一道美丽的绿意,应该相信生命的力量是不畏灾难困苦的,因为深知,树根已深深扎进脚下的那片热烈的土地,就是希望。
     盛夏已至,芒种杏黄,又是一年又一年的风吹麦浪。在这热情的季节,不知不觉中,竟走过一场又一场花开花谢,转眼间,成熟的气息已渐渐明朗。
     这就是杏子成熟的季节,杏树的故事,和杏子有关的事情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那么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卖杏是那个时候清贫困苦的生活中的一抹亮点,因为杏树是家乡春天最早的花朵,是最早的果实,不但是希望,更是这里人们生活过程的一个小小缩影。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辛勤的劳动,所有的付出,又何不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呢,杏树和杏子成熟季节的故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共 30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杏子成熟的季节》打开了记忆的门。在岁月深处的那个季节,杏子熟了,全家老小满怀着丰收的喜悦。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杏子是全家的希望和奔头。打杏、卖杏,道路坎坷,汗流浃背,指望着用卖杏的钱给小弟买个书包,给父亲买斤上好的茶叶,给母亲买包糕点,其余的交给父亲安排家里日常开销。……杏子卖掉了,开心里却带着隐隐的伤感,六十斤的杏子,被买的那个人整整黑去了十七斤!最后一共才得了九元钱。那人的心,真不是肉做的。不过,种杏人的心毕竟是宽厚的,一句“就当咱树上少结了些杏。”便风轻云淡了。其实,杏子成熟背后蕴含着的辛苦又岂是黑心人所能知晓的?从挖坑、到买种、施肥浇水、嫁接培管等等,经年的期盼和等待,最终才有了这杏子的香甜可口和喜悦。散文语言温和,行文如水,字里行间有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佳作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5-28 12:28:37
  拜读老师佳作。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5-28 14:25:50
  谢谢兰花悠悠香老师的编辑和点评!
2 楼        文友:陶桃        2019-05-28 19:53:31
  生活气息浓厚的佳作,欣赏老师美文,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致敬!
回复2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5-28 20:38:20
  非常感谢陶桃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5-29 17:12:30
  土地,人们,热爱和希望,借助一家几口和杏子表现了丰富内容。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3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5-29 17:14:47
  谢谢社长鼓励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