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瓦房听雨(散文)
【编者按】农历三月的老家,似乎还站在冬天的尾巴上,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再加上外面的雨,撤去了火炉的老房子里,更觉冷清。躺在母亲烧的土炕上,聆听活泼的雨点打在土胚房老瓦上,时缓时急,就像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下雨的日子总是很清爽,很静谧。雨中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平时喜欢唧唧喳喳的麻雀躲起来了,杨柳在风中扭动腰肢,雨天让“我”想起母亲用盆盆罐罐接雨水的往事,也让“我”想起父亲冒着大雨去后山引流雨水的事情。雨总是能掀起文人墨士的亲情和乡愁,作者就是这样一位感情深厚的人,一场春雨的到来,让他回想起久远的记忆,作者笔墨细腻,情感丰富,他善于驾驭文字,用精美的字句表达出对父母的孝敬和热爱。亲情无价,珍惜拥有!欢迎文友踊跃欣赏佳作!【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6040001】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01 06:38:26
雨情温暖,尤其在是黄土地上,雨贵如油,那年我去甘肃,沿途看见甘肃省青年植树造林基地是一些矮小的树苗,铁锨铲土的痕迹还在,雨在哪里?作者能够这样奢侈地写一篇雨,可见意味深长了。怀才抱器拜读留言。
回复1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1 09:51:54
谢谢老师留墨,老师对我行文的主旨可谓是一语中的,祝夏祺!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01 20:55:02
父亲母亲每天天不亮就挑着水桶出门,走上近四个小时的山路,歇歇停停,从南河霸面上挑回来四桶咸水。哎呀,我真的想象不出您那里的生活是如此艰难。能够在艰难里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美好的向往,实在可敬。
回复2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2 08:44:59
没有夸张,真实的纪实,那年几乎是颗粒无收,麦子到收割才一咂长。家乡的真的就是靠天吃饭。
3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6-02 11:30:31
雨是什么?在文人雅客的心里,雨是“雨打梨花深闭门”的诗意,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惆怅。但在庄稼人的心里,雨是粮食,是恩情。瓦房听雨,听的是大地的声音,是天空的召唤。黄土高原贫瘠,雨更加来之不易,靠天吃饭就是靠雨吃饭。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2 16:15:13
首先谢谢老师留墨!名为听雨,实则由听雨到回忆,回忆雨在黄土坡的珍贵。老师一句雨是粮食,雨是恩惠真是神来之笔,很好的总结了本文所述。遥祝夏祺。
4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6-02 20:09:27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就莫名地极想去黄土高原走一走。我生在江南,雨水颇多,但雨水也是很恼人的!
回复4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2 21:07:38
谢谢老师留墨,也欢迎老师来黄土地做客。
5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6-02 20:15:14
幸福的诶!读了之后心头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