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止水,为了遇见(随笔)
“止水”这个笔名,出自《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她是一名小学教师,今年从农村调入城里,遵从母命,始终抱有对教学的热情,在课余零碎时间带领孩子们读书,之后一直把读书当做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止水发群一组词:惊喜,合作,光杆司令,责任,反思。
她说:今天一节论语背诵接龙比赛,让我想起了这些词语。
她还说:论语朗读是本学期我自行增加的科目,旨在提高孩子的国学朗诵能力,突然心血来潮,来一次小组背诵赛,来检查学生的掌握能力及团队意识。
她讲述自己的做法说:我们按照学习小组分为八组,一节课六组车轮赛,外加一次加分赛,共进行了七轮比赛。从初赛的兴趣缺失到中间的兴趣高涨及至高潮的白热化结束,让我想起了词刺激。于是,就用了这几个词进行了比赛小结。最使我惊喜的是曹昭君这匹黑马,从不慌不忙到从容应对,从对答如流到加赛的荣至所归,令我刮目相看。最令我感动的是二组的合作,比赛时井井有条,每一个成员都把责任扛了起来,不容小觑的团队意识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到心疼的是班长孔令哲的光杆司令,每一轮比赛只有他自己单枪匹马的应对,其小组成员没有起到任何帮衬作用,让我眼前呈现了一批努力拉车的老牛,而车上还坐着七个不但不推车还想看热闹议论的成员,以至于孔令哲最后也疲于应付,和别的小组分数有所差距。而论语领读人吴哲和头脑灵活的贾晓粟不出所料的场场必争,并愈战愈勇。最后我把反思二字抛给了班里的每一个同学,从此次比赛中,敬请各位反思自己担任了什么角色?是否具有团队意识?是否尽力而为?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让孩子们及时整理成文字,失去了一次写作素材提炼的机会。
止水有一丝得意,她说:手机打字,一个一个打出来,也是没谁了,服了自己了。
我即刻回复:惊喜、光杆司令、责任这三个概念捕捉的好!词刺激首先要有刺激源,其次要有多层面的相遇。“惊喜”是向内的,“光杆司令”是向外的,“责任”是对文化层面的思考。文本虽短,推动读书的力量内蕴其中:合作。而且有两个意象非常鲜活:光杆司令、老牛拉车。不过,比赛只是共读的开始,形式很棒,如何入心?愉悦的体验是持之以恒的基石。醉流年意识到遗憾的是没有让孩子们整理成文字。好在教师自己用“词刺激”方法留下了场境和思考,唤醒学生内心的觉知便有了支撑。词刺激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让孩子们用最简短的话说出最真实的感受,再还原当时的场景,用白描的方法记录下来,这就是在叙事了。每个孩子一个侧面就有无数个网点相连,就能相遇最好的自己。循环往复,叙事思维成为阅读论语的常态方式,孩子们在读书中就学会在故事中生活了。故事改变,阅读改变,生活改变。教育就是改变。论语就是生活。
止水带着小学生读《论语》其实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说到底,读书给我们的作用就在于,它给我们一种潜在的、更多的知识。如果我们接受这么一种人生观,读书对我们就是有用的:这就是法国作家加缪说的,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我们读书常常会叹为观止,一会孔子来了,一会庄子来了,一会卡夫卡来了,我们的生活于是变得丰富起来。其实,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这样的遇见吗?
阳光下,一条挥舞的手臂连带着烂漫的笑脸向我飞奔而来:“老……老师,我们的书终于到……到了!”由于一路小跑,孩子的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涨红的小脸现出难掩的激动和喜悦,手里高举的两本《简•爱》也熠熠生辉地宣布着它们的到来。
那是我们期待了许久的书——由于是网上购书,邮寄时出了点问题,这两本书兜兜转转才来到这里——一本珍藏本,一本简读本。厚厚的珍藏本是我的,薄薄的简读本是孩子们的。因为我们都喜欢读书,而对于喜欢的书都想先睹为快,在这件事情上谁也不会让着谁——即使是我自掏腰包送他们的——所以他们要求买了两份。
我把我的喜好和习惯潜移默化给了他们,不到半年时间,我们一起读过了《鲁滨逊漂流记》,领略了鲁滨逊的勤劳和智慧,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我们一起读过了《骆驼祥子》,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一起读过了《海底两万里》,结识了一些勇敢、执着、真诚的人,也游览了七大洋,不但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还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生物和海洋知识;我们还一起读过了《西游记》《朝花夕拾》《哈利波特》……
自由活动时间,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几乎都有他们埋头读书的身影:假山旁,一个男生正靠在石台上如饥似渴地阅读,掉落的衣角被身旁的潭水浸湿也浑然不觉……丁香树下,一对双胞胎姐妹背靠背坐在长椅上,每人手持一本书,一个神情忧郁,一个喜上眉梢。丁香花瓣适时飘落在肩头,膝下,余香萦绕心头……长廊尽头,一群孩子围坐在石桌边,讨论着对同一本书中人物的看法,时而争到脸红,时而频频点头,还有的看似不经意地“显摆”昨晚看到了多少页,眼神中尽是小小的得意……这时的我也会选择一个人迹罕至远离喧嚣的地方,打开心爱的那一页,开始我的心灵之旅。
不知身在何方,不知今夕何夕,仿佛我已化身书中人,走进了书中的梦。只有乍响的预备铃声才能把我从梦中唤醒。此时发现,我的身边不知何时已静静地围满了可爱的“小书虫”。
望着身边的“小书虫”,想到止水,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