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楚庄王为称霸中原在辰溪举行辰陵之盟(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楚庄王为称霸中原在辰溪举行辰陵之盟(随笔)


作者:松阳云逸 布衣,21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4发表时间:2019-06-04 10:17:20
摘要:辰溪虽偏远于中原,却是西南联通中原的交通枢纽,是“古苗疆走廊”的重要联结线,进入辰溪始称进入“龙”地,辰溪古地名几乎都带“龙”字。楚庄王的辰陵之盟为楚国沟通了西南广泛的人脉资源,国力大增,成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年轻时就深谋远虑,“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是他刚承王位,掌权不稳时策划并成功实施的。他掌权后,逢楚国大旱,楚的邻帮庸国(现在的沅陵、张家界地区)以为有机可乘,攻打楚国,楚庄王联合秦国,一举灭了庸国,并入楚黔中郡,巩固了楚国南方的统治。这就是后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语的出处,现在的张家界市还保留“大庸”之名。在名相孙叔敖的辅助下,平定了楚国强权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消灭庸国,保障了楚国后方,特别是广大的南方地区物流畅通,经济活跃,财源充裕。那时楚国产于辰溪的朱砂、陶器、铜、铁、青铜器、盐、苞茅等独有商品畅销中原,楚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楚国的金属冶炼能力大增,位于南方楚国发源地的辰溪的铜矿和江东铁矿成规模开采,弓箭、刀剑等武器装备充沛和广大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使楚庄王萌生了雄霸中原的决心。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率大军借攻离洛阳很近戎族之机,向东周王朝上演了一出“问鼎中原”,威震天下。
   齐、鲁是楚国东北方向的两个大国,楚庄王继位后,这两国内乱不已,争夺王位,无暇他顾;晋、秦是北方强国,互相战争,两败俱伤,势力大减。
   位于楚国正北方的晋国是一大国,处于楚、晋中间的小国是陈、郑、宋等小国。这些小国势力弱小,为了保全自已,风吹两边倒,能靠就靠。当楚庄王正愁找不到借口的时候,机会来了。
   当时陈国发生了夏征舒叛乱。陈国贵族夏征舒因为陈灵公淫乱其母,就谋杀了国君陈灵公,立其世子午为陈成公。夏征舒为避免陈国内乱,就将陈成公送到离国都较近的晋国国都,以求强权保护。
   夏征舒谋弑国君这一行为在当时西周礼制社会是不能容忍的,晋国应按礼制处罚夏征舒。但晋国没有,而是容纳了陈成公,答应帮助夏征舒。晋国的这一行为是明显渺视周礼。
   楚庄王看到可借题发挥的机会到了,打着惩罚乱臣贼子的旗号,联合周边几小国,进攻陈国,直接威胁晋国。楚国不费吹灰之力打败陈国,俘获并车裂了夏征舒。楚庄王听从大夫申叔时的建议,保留陈国,立信天下,树立政治威望。从此陈国成了楚国的附庸。
   处在楚、晋之间的小国就剩下郑、宋两国了,郑国对于楚国来说,处于更重要的征伐晋国战略通道上,郑国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两面讨好楚、晋。楚庄王十六年春天(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攻打郑国,占领郑国别都,郑国为了保存国体,只有投靠楚国。这年夏天,楚庄王召集陈、郑及楚国的南方附属十四国在楚国别都古辰阳的伏羲、女娲陵墓边的县东辰亭,召开了规模庞大的会盟,史称“辰陵之盟”,由楚庄王主持,陈、郑等国表示服从楚国。这次会盟,展示了楚国是中原文明发源地和楚国铜、铁冶炼能力,表示楚国称霸中原的正统文化背景和势力、决心。彻底否定西周王朝和中原诸候对楚国蛮夷偏僻之地的认知。东汉末年王莽篡权时曾因此而将辰阳更名为会亭县。
   但郑国签订盟约后,害怕晋国报复,派遣使者向晋国示好。兵强马壮的楚庄王得知后,亲率大军进攻郑国,郑国一边组织抵抗,一边向晋国求救。楚军长驱直入,直取郑国都城新郑,重新签订了盟约。晋军援兵到达郑国时,战争已经结束。楚军撤退,晋军追到管(今河南新郑),两军对垒。
   在两军和谈过程中,晋军统帅荀林父与副统帅意见不一,且荀林父优柔寡断,军队散乱,不能统一调令。
   也许是机缘巧合,郑国刚被楚国打败,报仇心切,派使者到晋军慰问,并添油加醋说楚军依仗人多势众,骄横无防,其实毫无战斗力,不堪晋军一击。希望晋军与楚军血战一场。楚人本来就从不服输,加上深通谋略的楚庄王也在观察寻找机遇。晋军多次寻衅羞辱楚军,导致楚军士气高涨。经过多次周旋调整,楚、晋两军最终在泌集结对垒。
   一天,晋军两将领不满晋国国君,假借传达和谈诚意来到楚军营,故意生事,挑起与楚军争端,楚军无法忍受,抱必战决心,追打两位晋军将领。晋军统帅荀林父却打算息事宁人,派战车接回两位被楚军追打的将领。这时楚国令尹孙叔敖见晋军没有布防,军纪散乱,建议楚庄王抓准机遇,立即发动总攻。
   楚庄王一声令下,愤怒的楚军全线出击,直冲晋军主营。楚军因士气高涨,勇往直前;晋军没有防备,无法招架而溃不成军。撤到黄河边时,晋军乱成一团,因船只少,抢渡逃命,自相践踏、残杀,惨不忍睹,死伤过半。楚军以极少代价取得大胜,举国欢腾。
   从此后,晋国势力大减,楚国势力大增,随后伐萧而灭其国,伐宋而使其惟命是从,终成春秋霸主。辰陵之盟使楚国再次强大而雄霸中原,因此而载入史册,是楚国再次强大的重要盟会。
   史实证明,远古时代的辰溪并非蛮荒之地,与中原文明紧密相联。

共 18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楚庄王为称霸中原在辰溪举行辰陵之盟》这一篇随笔,作者深研春秋历史,资料查询,楚庄王人物探究,其相关历史事件探索、分析,整理成文,随笔记载,文写有一定史料价值。本文运用解读文笔,把楚庄王为称霸中原在辰溪举行辰陵之盟的前因后果逐一描写。文记得出结论:辰陵之盟使楚国再次强大而雄霸中原的原因所在。远古时代的辰溪并非蛮荒之地,与中原文明紧密相联。总之,随笔历史事件探究。好文,推荐阅读!【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9-06-04 10:20:34
  作者历史深研,探究历史事件。点赞!
回复1 楼        文友:松阳云逸        2019-06-04 11:49:53
  謝謝老師!
2 楼        文友:程南        2019-06-04 10:21:17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祝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