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荷塘】罗衣秀才传(小说)

精品 【荷塘】罗衣秀才传(小说)


作者:秋水翁 秀才,1768.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20发表时间:2019-06-05 00:48:20
摘要:根据家乡民间传说整理


   此正是,女儿犹是痴情花,一沐春风便自开。那女子见罗衣离开后日日相思,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般。
   那日风雪满天,晓月不惧寒冷,却在竹楼外正听得罗衣讲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当听得相思句时,晓月早已神魂恍惚,眼前仿佛见罗衣正对自己,两眼含情地倾诉情话一般。一时便呆呆地伫在竹楼外听了半日,不想天寒地冻,飞雪满身,回家便害起病来,昏昏沉沉如死去一般。
   晓月父母见女儿如此,不知何故,急请郎中前来诊断。那郎中见晓月面红若桃,嘴角带笑,昏迷不醒,把脉诊治,脉相平稳,又无异样。郎中一时也无法说出病从何来?只道是风雪天,偶感寒湿,邪气上身,便随意开了一祛寒解表的方子,嘱其家人与生姜引入,一日三饮。
   俗言道:“体肤之病,汤食可治,然心中之疾,非汤药能救。”晓月服了两剂药,发了一身汗,方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但见她虽能坐立,然两眼呆滞无光,面无表情,心若抽空一般毫无主见,家人叫坐便坐,叫笑便笑,却无半句话语,犹如傻呆一样。正是“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恰巧这一日,她弟弟从学堂归来,正坐堂屋诵读罗衣教授的诗词:“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晓月听得此句,忽然两眼冒出光彩,猛烈地咳嗽几声,一口浓痰涌上心口,一发吐了出来,便觉全身轻松。竟对着她弟弟道:“你先生何在?我要见他!”
   她父母见晓月突然说话问起私塾的先生来,又见前日生病的光景,也不知何缘由,只道那私塾先生或可治病,于是吩咐晓月弟弟,快快请先生到家里来。
   此时罗衣已离开村庄,那私塾先生宋玉省亲早已回转,听其学生说姐姐有病欲见自己,便随他而来。
   宋玉来至晓月家,见晓月虽带病色,却依然面若桃花般红润光泽,肤白如脂,吹弹可破;眉如秋月,似蹙非蹙;眼角垂泪,梨花带雨;唇若樱桃,欲启未启之时,竟迎面闻得一阵幽香。那宋玉也正值青春年少,不曾娶妻,不想这山野村庄也有如仙女般的美人,一时竟看得目瞪口呆,魂魄早已出窍。
   哪知晓月一见宋玉,似乎并非相思中人,便支支吾吾:“那……那……那先生哪里去了……”
   宋玉见晓玉问话,便赶紧趋身向前说:“我便是私塾先生宋玉,小姐要见舍下,有何要事?”
   晓月只是摇摇头,并不知相思究竟是何人,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只道自己生病,想那日见罗衣送围腰之情景,竟如梦幻一般,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分不清是真事还是梦境,一时心中空虚,迷迷糊糊又昏了过去。
   睡梦中,晓月来到一片阳光明媚的田野上,田野的小径边野花遍地,绿草茵茵,杨柳依依,花间蝴蝶蜜蜂穿来飞去,晓月一时高兴,竟坐在绿草铺满的小径上采着野花。便远远地看见从小径走来一秀才,正望着自己笑,但见那秀才上前作揖道:“今日前来,一是向小姐道歉,前日戏笑,还望见谅;二是特来与小姐告别,秀才翌日将云游他处,离别时并无什东西相送,仅一块丝绣方巾赠予,望来日出阁时置于头顶,你的病便可解了。”说完正要转身离去。
   晓月在梦中见那秀才,好似自己相思的人儿一样,定睛看时,似乎是宋玉,一时分不明白,又见那秀才即将离去,便急得大声呼叫:“宋玉别走!宋玉别走!”
   晓月一时惊醒,方知是一场思春之梦,便觉自己双颊火热心跳不停,病却好了大半,一摸怀中,果有一块红色方巾,上绣龙凤呈祥图案。晓月是何等聪慧之人,回想自己刚才的梦,心想与那秀才有缘无分,别人已在梦中诉说离别断情之意,自己又何必独自相思,一时便长叹一声,两眼垂泪,喃喃自语:“想我独自神伤,他却无意,也便罢了。”
   哪知她父母听得晓月梦中呼喊宋玉,便心知女儿心事,于是不几日请了媒人,前往私塾说媒。
   至那宋玉见过晓月后,便魂不守舍,念念不忘,正愁没人前去说媒,却见晓月父母主动请了媒人,自是喜出望外,满口答应了。
   待出阁那日,晓月头顶罗衣梦中送的红方巾,座在花轿上,竟如天仙一般,众人见了无不羡慕称赞。自此以后,凡女子出嫁皆顶红巾,以遮其面。
   因那红巾顶在头上,后来人们便称它为“盖头”。
  
   第二十一回寻古堰秀才拜蜀王,走白沙道士遇孝子
   却说晓月与宋玉结成夫妻后,自然是如胶似漆,幸福美满。天长日久,那晓月便渐渐把罗衣淡忘了,而罗衣只管他的云游。
   不想已经又是一年岁末之际,这一日罗衣骑驴来到一古镇,古镇东临平原,西接绵绵青山,湔江从古镇西边的青山中穿镇而过。罗衣远远便看到古镇外有一牌坊,上面着三个金色大字:灌口镇,于是便道:“果然蜀王之地,山青水秀,一片昌荣!”
   罗衣牵驴立于镇前,见湔江水从古镇流出,奔流向前。那水从雪山而来,历过不少的峡谷与山林,冲击着古镇外河道的楗尾,溅起万朵水花,水花泛着白浪,狂卷怒涛向前,水落处,又似白雪铺地,那声音像怒吼的狂人一样,震耳欲聋。罗衣立于湔江边,见水落处水雾朦胧,顿感一阵寒凉,感叹道:“好急的水!好险的江!”
   说完便牵着驴沿着古镇的一条老街径直来到湔山脚下。那湔山上修一座庙宇,是纪念蜀王李冰父子治水之功而建,所以称为二王庙。罗衣立于山脚,远远便看见金碧辉煌的楼阁立于湔江边上,那楼阁气势恢宏,四周环抱着苍松翠柏。苍松之下,一条青石砌成的幽林小道,一直延伸到二王庙的山脚下。罗衣寻着小道前行,便来至庙门前。
   此时再见那庙宇,高约五十余丈,分为六层,红墙红柱,庙顶翘檐上塑异兽神龟,檐下悬挂风铃,风起时,铃声悠悠,如梵音阵阵。庙宇四面亭台楼阁环绕,楼阁之间回廊首尾相接,曲折回环。回廊转角处,正对天地各一方,罗衣看时,暗暗称奇——那回廊围绕成一个八面,形成阴阳八卦的形状,其中每一转角正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罗衣看后便暗暗念了起来:“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果然是风水宝地,难怪我蜀地沃野千里,府库丰盈,蜀王之大功呢!”整了整衣服,把自己的驴拴在庙门一棵树上,随了一路的香客,径直沿石梯向上而来,但见前方正殿门外立一块高大的石碑,上用楷书工整地写着:“深淘滩、低作堰”六个大字,那石碑下,一个硕大的香炉,香烟缕缕,不绝于炉中,来往的香客竞相在石碑前跪拜,以乞求风调雨顺。
   罗衣来至大殿正门,见大殿内正堂上一块“古堰照千秋”的金色大匾,大匾下蜀王塑像端坐于庙堂正中,两眼突出,散发灵光,正视于湔江之上。罗衣立即再次整了整自己的衣服,放下腰间的酒葫芦,便去庙殿一侧化来三柱香,依次平插于殿台的香炉之中,然后立于跪垫之前,双脚移成“八”字来,躬着身体双手合十,从上至下,微闭了双眼,俯首轻轻叩于手背之上,一连叩拜了三次,方才整了整衣服,拾起身边的酒葫芦离了庙门。
   罗衣在庙门前牵了自己的毛驴,便沿着二王庙前的青石路向湔江上游而行。
   正行至不过数里,便来到湔山后山脚下,只见那山弯里一个村庄,村庄外是湔江水冲积的一块沙坝,沙坝上堆积着无数大小不的白色石砾,一大片一大片地呈现出白亮的颜色来。罗衣见村庄里炊烟袅袅,不觉腹中“咕咕”声响,才感觉出饥饿来。
   于是便牵驴走向一户人家,见那户人家门外用树木围了一个小院,院内两间茅草房,正冒着炊烟。罗衣轻扣柴门问道:“有人吗?”
   闻声便从茅屋里走出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娘,头发斑白,一身布衣补满了补丁,她见一位手牵毛驴的秀才立于小院外,便大声问道:“你是哪位?”
   罗衣拱手上前道:“小道士罗衣,路过此地,见天色将晚,想在此处借宿一晚,明日便走,还望老妈妈能应允。”
   那大娘见罗衣为人谦和不像坏人,便把它让进院子里来。
   罗衣拴好驴,走进大娘屋里,见茅屋四壁破烂不堪,冬日寒风从湔江边吹进茅屋,顿感一阵凄凉。
   罗衣见状,觉得于心不忍,便想转身另寻一家。
   可正巧小院外听得一声叫喊:“妈,我回来了!”罗衣出门,见一十五六岁的年少,瘦骨嶙峋,身上满是补丁的布衣,脚下一双破旧的布鞋,背上背一个与他高矮差不多的背篓。
   那少年一见罗衣先是一惊,还未待罗衣说话,老大娘便从屋里出来,一边在身上擦着手,一边笑着说:”聂郎,我儿回来了,来来,见过这位罗衣先生。”说着便帮助那少年取下背肩上的背篓来。
   那少年也不认生,上前便给罗衣作揖:“先生好。”罗衣此时才见孩子相貌来,虽是粗布麻衣,但两只眼睛灵光闪动,充满了生气。
   晚饭上,罗衣见饭桌上并无什么可食的东西,仅三碗菜粥,清可映人,一时便感叹此家的寒贫来。便问道:“家中难道仅你母子二人?”
   那老妇见罗衣这样一问,便含泪叹道:“家中无什么可食的,让先生见笑了。”罗衣摆摆手说:“穷酸秀才,有食宿便好。”
   “我家姓聂,因孩子他爹十年前病故,剩下我这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实在寒酸。”那老妇一边拭泪一边抽泣道。
   “妈,你说什么呢!有我呢,我一定孝顺你!以后我们一定过上好日子!”那聂郎见自己母亲这样一说,便拍拍胸脯,自信地说道。惹得罗衣与聂母相视一笑。
   说话间聂郎从怀中取出一包油纸置于桌上,然后慢慢打开,里面竟有两个馒头,递给母亲道:“妈,你吃!”聂母望着自己的儿子竟勃然大怒:“这馒头哪里来的!我家虽穷,但无小偷小摸的行径,你若不说个明白,今日便让你好受!”说完正要去门角头拾起扫帚往聂郎身上抽,罗衣一把拉住劝解道:“且待孩子把话说完。”
   聂郎见母亲这样,便跪下说道:“今日为财主家黄牛割草,因看天色尚早,便去山上砍了一担柴,送到伏龙观中。那道长见我给他们送柴,送了两个馒头,我舍不得吃,便向道长讨了一张油纸包上,晚上专孝敬母亲的。”说完便放声大哭。
   聂母见孩子这般样儿,也并不像是在说谎,一时颇感内疚,竟一把抱着聂郎,母子痛哭不已。
   罗衣见这一场景一时竟感动流泪,心想,天下竟有这样的母子,虽说寒贫,却是这般地有气节。
   于是便扶了聂家母子起来,安慰道:“二位切莫伤心,今见你们母子二人,母慈德高,儿孝心善,老天惹有眼,必保佑你们衣食无忧,钱粮满仓。”
  
   第二十二回孝子割草得夜明珠,慈母失儿成望娘滩
   第二日罗衣起了个大早,匆匆告别聂家母子,便启程前往青城山叩拜张天师去了。
   原来这聂家母子本是十分贫苦的人家,聂母帮当地一家财主洗衣缝补,聂郎便负责割草饲养财主家的牛羊,母子俩每天从早到晚地忙碌才换得基本的饱暖。可怜这母子二人,尽管受尽人家欺凌,然因母慈儿孝,日子倒也还算过得去。只是聂母见聂郎一日要去山坡割几背青草,累得骨瘦如柴,内心酸楚不堪。而那聂郎呢,日日见母亲洗衣缝补,冬天里一双手冻得开裂红肿,早已在心中发愿——日后一定好好孝顺自己的母亲。
   可不曾想这一年冬天两月不下雨,近处山坡的草早已枯死,聂郎为割得更多的青草,不得不跑更远的山坡去寻找,可怜那瘦弱的孩子。正是“屋漏偏遇连年雨,衣单更受百日寒。”
   这一日聂郎翻过湔山,来到一座山梁上,正走得脚膝酸软,便顺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不想转身之间,见那大石头下一小片葱绿的青草。聂郎眼前一亮,急忙取了镰刀,迅速地割起那片青草来,一边割一边嘀咕:“没想这寒冬天旱之季,竟然有这么一片青草?真是老天长眼呢。”
   割完后聂郎正想直身伸个懒腰,可转眼之间,那片青草又立即是青葱一片,聂郎看了又惊又喜,便操起镰刀不停地割,只见那片青草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半日下来,聂郎收割了满满两背篓青草,早早地完成了当日的苦役。
   就这样,聂郎每天都能轻快地收割两背青草,而且很早就能完成,后来聂郎便想:“要是把那些青草移栽到家门口来,每天便可省去翻山越岭的麻烦,而且也可以帮助母亲做更多的事来。”
   第二日又来到那大石头边,便把青草连根拔起,只见从那青草根下滚出一颗又亮又红的大珠子来。聂郎把那珠子拾在手中,送到眼睛边仔细观看,见那珠子透亮晶莹如水晶一般。聂郎觉得那珠子甚是漂亮好玩,便揣在自己怀中,带回了家。
   半夜里见自己衣服里冒出一阵阵明亮的荧光,便起床查看,见那闪光的东西正是自己白天从青草根下拾来的珠子,一时惊奇,又怕惊动了母亲,便把那珠子放在米罐里,然后用米把珠子盖了起来,这才回床睡觉。
   第二日天刚一亮,聂母便起床做早饭,一见那米罐竟然是满满一大罐子白白净净的米,直惊得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惊奇地把聂郎叫了起来查看。
   聂郎一看那满罐的白米也是又惊又喜,正在纳闷之时,突然想起昨晚的珠子来,恍然大悟,便悄悄地给自己的母亲说起这事,这可把聂母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共 54140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9101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荡气回肠的章回体传奇小说。讲述了罗衣秀才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不求功名利禄,济世为善,助人为乐,受到人们的敬仰。他出生官山脚下一个小村庄,出生时父亲中风而亡,村里人就传他为天煞星。他从小勤奋好学,乐善好施讨人喜欢。他到十一二岁,有人传他将来做皇帝,王皇大帝知道了,派人换掉了他的龙骨,打回凡人。但他的牙骨未换,所以金口玉言,考至秀才他便寻仙问道。当时的阎王坡有闹鬼一说,有一屠夫喝醉了酒,在此过夜,结果第二天便成了活死人,秀才驱鬼救了他一命,在阎王坡,秀才的马被桑树勒死。有一个书生逞强和别人打赌去阎王坡钉桩,结果丢了性命。罗衣到大明寺寻仙,老槐树显灵,罗衣帮了老槐树,挪走了要它命的山神石。狮子桥石狮托梦,罗秀才想法救了张老汉,让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一个叫崔掌坛的,打着是罗衣师弟的名号骗人钱财,结果路过阎王坡他疯了。茅屋小院遇知音,孝子孔玉救蚁中举人。一位村姑喜欢上了罗衣害相思病,罗衣知道后送她一红头巾……罗衣有情有义,行侠仗义,一生做了无数的好事,受到人们的尊敬。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故事性强,环环相扣,扣人心弦,人物性格鲜明,塑造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表现了罗衣的英雄主义气概,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0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6-05 00:53:37
  感谢秋水翁老师带来的精彩小说!为老师点赞!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6-05 09:34:27
  老师真厉害,能把一个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具有画面感和传奇色彩,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9-06-09 22:25:34
  祝贺秋水翁老师小说获精品!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9-06-09 22:41:14
  祝贺老师传奇小说加精!精彩继续哦!!
回复4 楼        文友:秋水翁        2019-06-11 15:57:44
  谢谢天龙老师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6-10 05:45:43
  祝贺老师小说获精!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秋水翁        2019-06-11 15:58:02
  谢谢红叶老师点评
6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6-10 11:06:11
  祝贺老师的小说加精!五万多字不简单!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6 楼        文友:秋水翁        2019-06-11 15:58:16
  谢谢老师的支持
7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9-06-10 21:15:43
  祝贺老师传奇小说获精!欣赏学习佳作,精彩继续!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7 楼        文友:秋水翁        2019-06-11 15:58:30
  谢谢老师的鼓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