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黑牛(微小说)
黑牛是新市民,爸妈离世了,子女都在城市。但仍经常回老家。踏上故土,往事便呈进脑海:
上学时老师排座位,让他与女同学一桌。黑牛不喜欢,老想找权。上课时,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黑牛不是翻书包,便东张西望,手脚不停。有意把她书碰地上。
老师问:“什么响?”
她说:“老师,我书掉地上了!”默默拣起。
没告状,黑牛觉得仗义。课后主动搭讪:“你叫啥?”
“端午生的,叫艾叶。”
“我牛年生的,生下来就黑,嘿嘿,黑牛。”
短短交流,友谊起步。
黑牛贪玩,不肯学,爸爸妈妈的嘱咐听不进。转身便去玩弹弓,滚铁环。爸爸气得跳高,舞起拳头。他仍瞅着窗外飞鸟,琢磨拿弹弓打下来。
爸爸见他心不在焉,指着鼻尖骂:“你没出息!”说着在墙边抽了根柳条,抡起来向他狠抽,柳条断成半截,黑牛身有血痕。
妈妈闻听,顾不得缝补,扔下针线筐便奔来袒护孩子,边哭边劝:“快说,记住了,我改!我听话!”
黑牛咬牙不说。
爸爸不甘心,拿更粗的柳条抡起。
妈妈忙护住。流泪哀求:“小祖宗你说句话:知错了,改!”
黑牛不求饶,高撅起屁股。
爸爸愈加生气,发誓说:“不信治不好你!”
妈妈急了,埋怨爸爸:“孩子才十来岁,下手没轻重,打伤咋办?”
爸爸说:“打死再养!没出息的败家子,没有正好!”
妈妈死扯住男人的胳膊,让他动不起来。一边哀求,一边使眼色给儿子:“你是木头,话不会说!不跑等死呀?”
黑牛跳起便溜。
爸爸望着他跑。
转过胡同,知道没人追,望不见。重打精神,像没事人一样。
黑牛泼辣,天天吃地瓜片,高粱饼,腌咸菜,难见油星。仍长得虎头虎脑,墩墩实实。初生牛犊不怕虎,黑牛谁也不怕。唯在乎艾叶。
艾叶妈手巧,艾叶的补丁衣也好看。艾叶嘴甜,不笑不说话,大娘婶婶地叫着,谁见了谁喜欢,都夸:“不知是哪个有福人的媳妇?”黑牛听在心里,发誓将来娶她。做每一件事,都想让艾叶高兴。淘气挨打最不想让艾叶知道,怕她瞧不起,不理他。
与艾叶一起拾草,挖野菜。他总是不停地观察,选择,把最好的地方让给艾叶。挖野菜不行,拾草也没艾叶多。
艾叶说:“你东走西走沉不下心,羞不羞?”
黑牛不好意思,吱唔说:“不怕,弄鹊窝,没人知道。”说着,便在筐中间用草棍支孔,用草掖四周摆样子。
夏天,骄阳似火,地如蒸笼。俩人采黄花,采累了,艾叶用衣袖擦汗说:“我去洗把脸。”
黑牛点头。
不一会,听“扑嗵”一声。他一惊,说“坏了”,拔腿便奔过去。
见艾叶在水库挣扎。他“嘭”一下跳入。想拉,却使不上劲,身子不听摆理,往下沉,呛个不停……
放羊的大叔闻声起来,把他俩救上岸。
艾叶看着黑牛湿漉漉的身子,翻着白眼埋怨:“不会水还逞能,差点搭上命。”
黑牛呲牙嘿嘿笑:“急了,没想那么多。”见艾叶没反应,又加了句:“死一块不后悔。”
艾叶脸倏地红润,耷拉着脑袋不吭声。
大奶奶场院的杏红了,瞅人眼馋。黑牛悄声告诉艾叶:“偷杏给你吃。”
晚上阴天,到处模糊。黑牛叫了二狗,三兴,偷偷凑到杏树跟前。没等上树,狗便吼叫起来。大奶奶拎着灯笼出来喊:“有人偷杏,捉贼呀!”
三人只好逃掉。
骗了艾叶,黑牛睡不着,半夜爬起偷摘几只兑现承诺。
冬天来了,屋檐挂起冰梭。黑牛穿上新棉衣,新草靴,戴上棉手套。约了二狗,三兴,到村边池塘溜冰。那天真冷,呼着白雾,眉毛结霜。池塘是鸭鹅的天地,平时长满芦苇,很少有人光顾。冬天芦苇割光了,冰面像镜子,明光晶亮。黑牛一见,高兴地助跑几步“哧溜”滑出老远。大家也跟着滑动起来。渐渐地,洁白的冰面划出道道印痕。
“我是关公,武松,孙悟空,解放军,诸葛亮!”黑牛恣意吼叫。
“诸葛亮不是武将,不打仗!”二狗纠正说。
黑牛说:“管他呢,反正了不起!”
二狗,三兴也跟着起哄:“呛呛呛,呛呛呛!”学着演戏的样子。
黑牛为了表现自己,越滑越远。
二狗喊:“别往里了,那里水深,刚冻结实,小心掉下去!”
黑牛正起劲,挺起胸膛说:“怕啥,老子不可阻挡!”说着,仍朝深处滑去。
三兴说:“快打预备钟了,咱回去吧!”
黑牛玩在兴头上,哪肯听。滑到冰薄像有弹力,忽闪着有趣。兴奋地喊:“啊哈,终于找到好地方了,真舒服。二狗,三兴,看!”说着,有意在冰上用力弹跳,“像弹簧,真有趣!哈哈!”
整个冰跟着晃动起伏,呼呼作响。俩伙伴也跟着欢呼。
开始有水溢出,在冰上流动。后来积水越来越多。忽听“吱啦”“咔嚓”,接着“哎哟”“扑嗵”,跌进冰窟窿。
棉衣冒成大气泡,黑牛慌忙挣扎。
二狗,三兴干瞅着冰窟窿“吧嘎”响,不断向外扩展。黑牛手乱舞,抓不到东西很急。却不敢救。
二狗跑回村叫人。
三兴远远站着喊:“别动,不要把冰全弄碎了,等人来救吧!”
等二狗叫来村里大人,大家用绳子,铺上梯子将黑牛从冰窟窿拖出。
黑牛棉衣冰水在流,雪白的草靴污黑,嘴唇青紫,浑身颤抖,牙咯咯响。像落汤鸡。一进门,爸爸撸袖要揍他,妈妈护着,气得打巴掌。流着泪把他扶炕上,脱下衣服拧干,生火烤。没衣服换,只好不上学。
掉冰窟窿成了笑柄。黑牛最担心艾叶看不起,收敛张狂,改了脾气。
转眼几十年过去。艾叶上大学后,分配工作,再没联系。
二狗成了养猪专业户。三兴养鱼,盖了新楼。
黑牛没考上学,进城打工:送广告,做小工,当过防盗门、遮阳棚店老板,至到退休。
他惦记老家,经常去感受:茅草房变瓦房、楼房,家家有车。条件好了,愿同二狗,三兴回忆这些旧情往事。
黑牛说:“好多事都忘记,童年虽鲁笨,当时的课文,唱的歌却依然记得。那时同甘共苦,友谊纯真。现在富了,却杂质多,各顾各了,不再刻骨铭心。”
他牵挂艾叶,打听地址,不住默念:“老同学好吗?啥时能回来呀?”真希望加微信好好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