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欢儿读书:愿世上每个灵魂都圣洁如她(随笔·家园) ——浅读高原的天空老师的作品《香的雪》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读高原的天空老师的《香的雪》的时候,就被感动得落泪了,那年冬天一个人彳亍在东北的雪地上,满脑子想的都是她和他。前几天决定写赏析的时候,再次翻开这篇作品,依然是满满的感动。可是真想要动笔的时候,我还是有些犹豫了,我很怕这样赤裸裸地撕开别人结痂的伤口,因为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残忍。想要彻底放下,我又舍不得。因为对于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向别人介绍、推广优秀的作品,同样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责任。于是,我写了下面这些文字,我想,或许,痛会让我们更坚强。
作品的一开篇,就向我们铺展了一幅并不十分和谐的画面:号称春城的昆明,一年四季都是暖的,见惯了各种各样深深浅浅的绿,可是却在快过年的时候,没来由地飘了一点雪。这雪让城里的人和动物都多了些意外的情趣和喜悦,雪后的大街上也多了些赏雪的人。在这热闹且伴随着些微喜庆的氛围里,忽然出现了一对从医院出来的乡下男女。
故事由此展开。作品用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从滇西北高原山区到昆明来看病的这对夫妻身上发生的故事。他们来自农村。男人性情孤僻,练过武,也打过工,拾过荒,还代过课,他还曾经是个过时的文学爱好者,与新兴的经济社会以及金钱至上观无法兼容。他把大把的时间、精力、金钱用到了写诗作文上面,整日做这种精神活动的无用功,渐渐地他成了当地非常不被大家看好的年轻人。女人则是他邻居的妻姐,妻姐是个文盲,是邻居从南方贫困山区骗过来卖给他的。
一个喜欢文学创作的男人和一个文盲的女子,这是一对多么不可思议的组合!然而事实无绝对,女人,这个看似平凡的傈傈族女人用爱,用一颗宽容的心创造了奇迹。女人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懂得付出,懂得爱。她爱身边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人,及其他。
身为妻子,她爱丈夫。虽然自己是被骗来的,虽然他对她有成见也有所保留,但她仍然爱他。“新婚”后,他总是借故躲在学校里,而她不吵不闹,总是热烈地等着他;他回来了,她又羞涩地把自己掩藏起来。代课教师,本就不是长久之计。当他被学校清退后,她又不怨不悔地安慰他,体贴他,鼓励他,说着全世界只有他才听得懂的普通话。终于有一天,他被温暖,被融化了。当她对他说想回娘家去看望自己的亲人的时候,他是拿不出那么一大笔路费的,但他没有拒绝。他跑到外省建筑工地做了一年苦工,挣了一千五百块钱,又找到自己姐姐借了一些,终于圆了她回家的梦。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才真正过的像一家人。
身为女儿、儿媳,她爱双方的父母。他们在路边开起一个简陋的小卖部,省吃俭用,没日没夜,滚雪球一样渐渐做大。那些年,她没有用过两元钱以上的化妆品,没添过一件时新的衣服,但她每年都给双方的父母钱。后来,他们买了车,街上也有了铺面,又开始建房子。她对他说:“我们多搞两层,让两边的阿爸阿妈在这儿里一起住!”这是多么简单的想法,多么纯粹的爱啊。
身为母亲,她爱自己的孩子。婚后不久,她怀孕了,难产,剖腹产下一个儿子。后来她又悄悄怀孕了,面黄肌瘦,茶饭不思。他大怒,怪她,骂她,她默默流泪,却不肯回头。她有满腹柔情,必须再创造一个生命。九个月后,她再次剖腹,产下一个健康美丽的小女孩。每个女人都知道,再次剖腹意味着什么,可是为了孩子,她义无反顾。
她的爱不仅限于亲人,她还掏心掏肺地对待每一位顾客,端茶倒水,管吃管住,穷人欠了他们的钱还不起就不要了;她喜欢小动物,养了不少小鸡小猪,不让杀,也不让卖,每次看着它们就眉开眼笑;她也喜欢花,房前屋后种满花草,有空就在花草里出神……
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他甚至还想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为此,他跟她商量,她却笑着说一切都听他的。他们卖掉了汽车,抵押了房产,承包了千亩荒山,百亩水田,他要带领乡亲们重建绿色家园。然而谁都想不到,就是这个时候,上天跟这样一个大爱的女人开了一个可恶的玩笑。女儿半岁的时候,她的乳房里出现了一个硬块。他和她都在忙于生计,而硬块也在悄无声息地长大。当他们终于有时间有精力顾及到它的时候,它却让他们震惊了。
万般无奈的他们在满山黄叶飘飞的季节来到了昆明,来到了这个本不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先到了肿瘤医院,小护士爱理不理,副主任医生掀开衣服看了一眼,则直接对他说,“乳癌晚期,手术已经做不成了。……要直接放化疗,能不能保住命要看有没有效果。……需要很多钱……”
对未来的茫然、不甘和恐惧,让他们听从了乡长妹妹的建议,去了另外一家医院,遇到了另一个副主任医师杨立民博士。杨博士操着浓厚的昆明腔说:“不怕嘛!我先让你们住下,检查过后,良性的,局部切除;恶性的,拿掉就完了嘛!”这对三人来说,不啻于天大惊喜。他们在这里住下了,却完全没料到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病情在不断恶化,疼痛没日没夜,由肩及背开始大面积变青变紫,乳房如铁……她蹙眉咬牙,不作一声。医生和护士却对他们不管不问。他们满头雾水却不知何去何从,后来还是同室的病友替他们指点了迷津。该交的钱交了,不该送的红包也送了。这才给他们安排了手术。手术到一半却停了下来,取了一点纤维脂肪送去化验。主治医师杨立民博士说半小时出结果,可已经整整十四天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杨博士也极少露面,查房时直直而过,就像没有看见他们似的……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从医院走出来的。她走在街上,走路缓慢,一脸病容却很平静,眼睛像雪后早晨的天空一样,虽有云澜,却宁静,清澈。他们是为了看雪,也不完全是看雪。她还要买两样东西。一样是给北方的婆婆买的皮袄。北方天冷,婆婆年纪大了,还生着重病,她没办法回去照顾,只能买个皮袄,让老公抓紧时间给寄过去;一样是宽大厚实的带雪莲花图案的披巾,她要用这种披巾笼在背纱上保护女儿,女儿一定会更漂亮,更坚强……
她很累,但她仍在坚持着。购买的行程也不如预想的顺利。主要是带雪莲花图案的披巾太难找见,而她又不肯放弃。走了许久,终于买到了,她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怕她太累,要带她回去,她却不肯。好不容易出来,她想多闻闻外面的味道。在她心里,外面的一切都是好的。街上飘着的雪花是香的,披巾上的雪莲花也是香的。他们走进一家很大的珠宝行,她甚至执意花大价钱买下了那颗取名“香的雪”的白金钻石吊坠。
她哄着他去了带有家乡风味的傈傈人家饭店,安静地看着他吃饭。然后平静地告诉他,让他先去给母亲寄皮袄,再去医院里拿了化验结果来接她。当他拿到坏消息,从医院跌跌撞撞地来找她的时候,却发现她早已经不见了。他疯了一样去找她,却总是徒劳。这时候他才明白,尽管她什么都不说,可她心里却是清楚的,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预先安排好了一切。
妹妹的电话证实了他的猜测。她真的一个人回去了。她知道治不好了,她不想拖累他跟孩子,更不忍心他为难,她自己放弃了。她说,让他振作起来,带好孩子,撑起这个家。她要他做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胸怀要宽广,不要和任何人计较,包括那个杨立民医师……希望他不要辜负她、不要辜负孩子,不能辜负刚刚看到致富曙光的乡亲父老,更不能辜负脚下这片土地!妹妹哭着告诉他,那颗白金钻石吊坠是送给以后那个像她一样爱他的人……
整篇作品没有太过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太多所谓的技巧,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深深的情,浓浓的爱。一个男人用他身心里积蓄的全部的力量,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曾经的点点滴滴。现实生活里的枯燥和冷漠,已经很难再让我们感动,可是,高原的天空老师的这篇作品做到了,至少,他不止一次地打动了我。
当我看见“她的左乳已经发黑发青发紫,并像钢铁和岩石一样坚硬,连前胸后背也大面积变成这种颜色”的时候,我的心,疼了;当我看见那些无良医生不负责任的言行的时候,我的心,愤怒了;当我看见她终于买到自己想要的雪莲花披巾,一遍遍爱不释手地摩挲的时候,我的心,柔软了;当我看见她要他振作,不辜负她,不辜负孩子,不辜负一切爱的时候,我的心,流泪了;当我看到她说要心胸宽广,要包容,包括那个杨立民医师的时候,我的心,被震撼了……
生命之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所以,她永远是宝贵的,可是有些人却为了一己之私,竟然罔顾他人性命。而她什么都知道,却依然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宽容,选择了原谅……我已不能说太多话,也无需说太多话,仅,以此为念,送给她,愿世上每个灵魂都圣洁如她。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原谅。
高原的天空老师的作品《香的雪》: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7485.html
/>

作者思路清晰,剖析深刻。
欣赏主题“愿世上每个灵魂都圣洁如她”(^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