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人赏江山文】冷热交替的艺术魅力(淡雅晓荷) ——绝品微型小说《感情》
人与人的交往贵在相遇相知,以诚相待,相互帮衬,同心协力,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精神支撑下,那份难能可贵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才能得以维系与长久存在。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些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在通往前进的道路上,也许我们会暂时获得一些所谓的先机,可一旦时间久了,当处在迷局里的人看清了我们那张虚伪的面纱,到最后的最后,曾经拥有的那份友情、亲情和爱情便会离我们远去,甚至还将成为一位十足的孤家寡人。
一个人生活的日子,那是多么地枯燥乏味,在到达这样一个百无寂寥、暗无天日的氛围里,也许至死的某一天都会无人知晓。这是多么凄凉黯淡的景象,相信每一个有血有肉、但凡活着的人,都无法面对如此境遇,所以我们要对生活响亮的说个“不”字。于是,我们在反思的同时,怎样去避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就成了如何解决问题的关键。
自古矛与盾的道理都是互为相通的,而作者李贵胜老师的微小说《感情》一文在为世间万象感叹的同时,也指出了社会环境下某种感情缺失的弊端所在。不得不说作者李贵胜老师是位非常热心的人,他在叹息某种感情缺失的那一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故此在思绪万般挣扎和徘徊的情况下,愤然提笔写出了直抵心扉的《感情》一文,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本文寻找一个用来支撑感情的平衡点,进而达到一种告诫与规劝众人的艺术效果,以点带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仅有的一点心力。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李贵胜老师的心境是何等地阔达开朗,他这种高尚奋斗不息的创作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都在为流水账的行文方式而感到苦恼,为了使自己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寻找另一条至关重要的出路便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于是,为了探索前路的未来方向,李贵胜老师的微小说《感情》一文,便是他在迎接路途艰险最好的佐证与大胆的尝试。
但凡读过李贵胜老师微小说《感情》一文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写两个老海之间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在文中那个所谓的“说道”无形之中成了阻碍他们感情发展的罪魁祸首时,主人翁老水叔和二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存在的弊端与危害,为了使他们的感情能够更进一步,最终他们冰释前嫌,回到了过去,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通篇读完李贵胜老师微小说《感情》一文后,我不得不为他的写作手法感到震惊。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过,它里面最隐性的写作手法则是通过一悲一喜来渲染故事的氛围,而《感情》一文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经过李贵胜老师一番精心雕琢加工后,一悲一喜变成了更为隐性的高超的一冷一热的写作手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将它运用自如的。
首先,我们来看《感情》一文的开篇,文中的第一句到“像两桩透明的心事”,在这里为何不是一桩透明的心事,偏偏是恰如其分的两桩,很明显这是关于两个人的思索,两个人的故事,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两个人的人性思考来达到感情复合的最终目的,而两个人思考无疑要比一个人的思考来得更加直接,更加全面,因此这种祥和的氛围可以称之为“热”。第二句到“模糊了他那张清癯寡瘦的脸”,而这里只写出文中主人翁老水叔独自在渔铺里陷入沉思的画面,原本是两个人的理性思考,结果却突然少了一人,那缺失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冷”。
往下是第二段,前两句从“他在等二豹”到“碰巧与二豹的小划子赶到一块儿”,这是对第一段后一句缺失内容画面最真实的补充,它向大家道出文中另一个主人翁名字叫二豹的同时,还描述了两个老海于河湾里忙活中巧遇的情景,故此索性把这部分称之为“热”。第三句从“二豹撂下话”到“哧溜一下撑到河湾那边去了”,头一句写的是人之常情,两人见了面打下的招呼,但这种情景并没有维系多久,估计也就一眨眼的工夫,二豹便撑着船离开了。由于时间太过短暂,本来两人还有好多话要说,可眼瞅着机会一失,所以只能把这部分归结到“冷”字上面去。
接着是第三段,前三句交待了河湾那头是二豹渔铺的所在,两个主人翁所做之营生都与养虾二字息息相关,以及老水叔与二豹两家今年都有一个好的收成,因此这部分亦可归纳到“热”字当中。第四五句,则着重写时令的变化,因为深秋距离寒冬不远,特别是那个乍冷的“冷”字,有着画龙点睛之功效,读罢让人感到一种冷上加冷的艺术氛围,就好像自己正处在这样一个季节变换的当口。第六至八句,讲的是老水叔在渔铺里,土灶升着火,灶上有一口铁锅,里面煮着一些精心挑选的大对虾,是他专门准备的下酒菜,这里亦可归结到“热”字当中。第九至十一句,写的是二豹还没来,老水叔把铺门关上抵御屋外的寒冷,坐在渔铺里取暖的他,于是趁着这个时间的空隙,思绪开始回到了从前。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或欢喜或悲伤,在此作者给大家留下了无穷的遐想空间。或许作者写这一部分有着他特殊的意义所在,加之另一个主人翁的缺失,如此此起彼伏的艺术描绘,最终要归结到“一冷一热”的交替中。
其次是第四段,前一句写的是老水叔前年做生意,每天不辞辛苦地东奔西跑,起早贪黑,结果自己的努力白费不说,没挣到钱的他,因此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它的细致描写,正好应验了那句下海人与实干家的话:商场如战场。同时,更加烘托了商场竞争的无情,与它至始至终遵循着优胜劣汰原则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及处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和艰辛。故此要将其归结到寒冷的“冷”中。后一句则是讲老水叔做生意失败后,他想起了往年的挚友与近邻二豹。不过,人心都是会变的,更何况那时的老水叔已经成了一个实在的穷光蛋,特别是那几个“嫌贫爱富”字眼在脑海里翻腾的时候,他的内心更是一阵茫然。可眼下老水叔又没有了任何退路,即使他碰了一鼻子的灰也心甘情愿。但是,不管怎样二豹并没有赶走老水叔,对方的门至少他还是进了去。所以这一句又是比较特殊的“一冷一热”。
往下从第五段到十一段,着重写的是老水叔与二豹两个知心朋友之间的谈话,通过他们一系列的对话,最终敲定了老水叔向二豹借钱十万,利息按照银行一半给付,一年为限的依据和事实。而老水叔也在二豹的建议下,也干起了养虾的营生。从这几段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二豹不是那种落井下石、嫌贫爱富的人,他那种时刻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发扬。因此这部分亦可称之为“热”。
第十二段,是故事的一个转折点,它主要描写养虾这个行当没个准头,去年二豹的虾池因为缺氧,结果虾全部死光了,他因此血本无归。而老水叔则不同,他大赚一笔的同时,还清了欠二豹的那十万块钱与利息。当然,老水叔也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他在二豹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最终同对方往年帮助自己一样,毅然伸出了援助之手。可他们中间由于有了两次借钱的那个“说道”后,老水叔感觉两人之间的情感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由熟悉到陌生的蜕变,令他顿感不安和压抑。所以这一段必须归结到“一冷一热”的交替中。
从第十三段至十六段,写的是二豹来到老水叔的渔铺里,由陌生二字作为故事的铺垫,使得整个画面相对来说比较干涩。特别是两人见面后,那一声“来啦”和“嗯”,就好像他们找不到什么共同的话题一样,给读者一种沉闷和不悦的气氛。因此这部分必须归结到“冷”字中去。
第十七段到二十二段,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因为从文中读者看见,其实觉出两人之间感情生分的人,并不是只有老水叔,二豹也在其中。紧接着,在他们一来一去的对话里,两人意识到无意间存在的“说道”,就是利息按照银行一半给付的那个问题,从根本上成了阻碍两个老海感情延伸的罪魁祸首。故此,老水叔和二豹“借力打力”,利用二豹还钱这个契机,两人开门见山的将这个不利于感情发展的的因素彻底摒除,最终他们重归于好,他们的友谊因此也有了质的提升。而这部分亦可归结到“热”里面去。
最后一段,也就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这三句也有着神来之笔,画龙点睛之功效。第一句,由于老水叔和二豹之间的友谊有了质的提升,那搁在河岸的小船像是突然附以灵性似的,在为他们友谊喝彩的同时,又好像那两只小船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姐妹或者一对恋人情人一样,它们并拢在一起旨在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友谊是何其珍贵与不易。第二三句,着重是写天气的变化,与第一句有着相同之处,在赋予天空灵性的同时,那天空像是看见了渔铺里老水叔和二豹两个老海友谊质的提升,进而下一场不大的雨,虽然这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但不难看出作者所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场深受感动而下的一场及时雨,也称之为泪雨。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感情的所在,因为两个主人翁的冰释前嫌,所以他们无形之中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而这最后一段则应归结到“热”字上头。
现在我们用一冷一热表述的方式回顾一下,并将文字开头至结尾串联起来,便会得出这样一个规律:热,冷,热,冷,热,冷,热,一冷一热,冷,一冷一热,热,一冷一热,冷,热,热。作者之所以在文字布局上狠下功夫,他是想通过这些频繁的冷热变更,让小说变得更加张弛有度,使其更具可读性,推广性和艺术性。因此,不难看出《感情》一文必是不可多得的,经久不衰的文学创作典范。所以,我们在为之倾倒的同时,也对自己未来的创作之路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和新的定位。当然,要练就李贵胜老师驾驭文字的高超艺术功底,作为新一代的我们,除了多读多写与学以致用之外,再无其他任何捷径可走。于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故乡》里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不过,文字到此还并没有结束,前面我们将《感情》这篇文字的每一节或者每一段都归结到艺术形态上的冷热交替当中,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些思维模式适当地还原一下,便能从这些所谓的冷热交替中悟出一个不变的真理,实际上它是建立在情景交融氛围里的一种必然产物。正因为如此,我们读到的不是一篇只会胡乱吹嘘的文字,而是花去作者大量精力,经过多次不断揣摩和修改,最终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篇情景交融,有血有肉,冷热交替,两个老海不忘初心,互相帮助,善良,勤劳,淳朴,不为金钱而迷失本性集诸多亮点为一身的实力巨作。
数数《感情》整篇文字总共不到一千六百字,而要做到情景交融以及故事人物穿插得体,更兼冷热交替的艺术魅力,想想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作为微小说的典范和领路人,我把李贵胜老师呕心沥血创作出的《感情》一文,很隆重地将它介绍给想将文学创作进行到底的各位亲们,希望它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向辛苦付出的李贵胜老师说声意味深长的“谢谢”二字。
原文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8642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