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成都游(散文) ——西南游记二
一、成都游
重庆西到成都东的城际高铁历时2个小时的行程,出重庆第一站就璧山站。璧山附近的农田种着玉米,水稻等,这里是丘陵地区,水田和玉米田的地块都特别小,就像是梯田一般,耕种起来很困难。收割的时候,机械化很难发挥作用。过去四川妇女很劳累,不少女人来河北找婆家,大概就是源于这样的肩扛背担的艰辛。现在看来这样劳动强度应该依然没有改善。
过了璧山就是简阳。直到到达成都的时候,才进入到成都平原。
成都市的宏大依然又让我感到震撼,市中心是三环以内,现在已经建设到六环。这在全国除了北京,仅有成都如此。成都市区地铁已经建设了十二条。
从成都东站开始签订旅游合同,选择的旅行社是中国旅行社成都分社。
我们选择旅游线路是成都市区、峨眉山、乐山、都江堰、青城山和街子古镇三天包干套餐,包括接送、全程交通、导游费用、四大景区的门票、三个夜间的住宿、用餐、保险等,这样玩的很省心也还算划算!
市内的旅游先去的武侯祠。蜀国战将和文臣的塑像各十四人陈列于此。关羽,张飞的祖孙三代塑像和介绍吸引人很多。武侯诸葛祖孙的塑像单列一个展厅,他是武侯祠的最重要人物。而武侯祠最重要的景观是慧王(刘备)陵。刘备急于为张飞关羽报仇,战死在白帝城重庆,葬于成都武侯祠。围绕坟墓瞻仰的一圈,这应该是中国最大的一座坟头。
出武侯祠紧邻锦里古街。这里是成都市的一条古文化街。类似重庆的宽窄巷子,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传统商品和食品。非常值得一游。
从锦里出来就来到了成都最著名的宽窄巷子。到达宽窄巷子之前,经过的一条古街是琴台街,这条街道原来都是经营金银首饰,现在转成多种经营。
宽窄巷子同样也是古色古香,这里有茶马古道的雕塑,介绍着壮丽的川蜀文化。属于国家重点饮食文化保护单位。巷子里有传统川剧变脸表演。辣食仍然是巷子里食品主流。成都火锅必须要吃上一顿。我们选择了老码头火锅店。
还参观了成都的藏族文化一条街。
安排的住宿有特色,第一天晚上住在成都市中心的春晓路,省府广场附近,这里的景色很好,尤其是夜景迷人。
二、峨眉山
峨眉山的行程一大早就出发了。盘山路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行驶了一个半小时。路两边的松柏高耸挺拔。旅游车一辆接着一辆。山里树木茂密,红杉,楠木,松树,柏树,竹子,针松,芭蕉,紫杉,榕树,每一棵棵树都是一件件艺术品。其中以松树,竹子,杉树最多见。称呼不出名字的树木很多很多。路途在反复无常的转弯和爬坡中不停的百转千回,弯弯曲曲,起起落落的转变中行进。高山反应慢慢的在攀岩中缓缓的出现。
中途买了一盘李子,食用之后,那些不适的感觉轻松一些。李子等食物不能留着,否则到了山上,峨眉山散养着的猴子会因为你携带食物而袭击你。它们最知道,最懂得袭击什么样的目标,什么里面装得是食品。包装袋,塑料袋它们不会放过去。
有时候你的食品袋系里面若是与手机,身份证等重要物品混装,它会把食物吃完了之后连同手机,身份证和裹着的塑料袋给您扔到山崖之下去。这帮猴子真是顽皮的屌丝,无赖,有些猴子有地痞流氓的痞子味道。还有更可气的流氓猴子,它们能识别性别,雄猴子能跟踪年轻漂亮的女生并猥琐调戏。母猴子也不放过男生进行挑逗,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和你亲昵,抚摸,引诱等下流之事无所不能。幸运,1500米的山道没有遇到过于顽皮的猴子。
可谓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猴子在四川戏剧中很盛行,也很普及,人们非常喜爱现实与戏曲中的猴子形象,因此川剧里猴星深入人心,尤其是川剧中的猴星变脸艺术更是家喻户晓。传说中的花果山就在四川。
索道到达峨眉山顶。七十多米高的普贤菩萨手持如意莲花,打坐浦台,四只大象托起浦台,四面的普贤菩萨分别向着四方颔首微笑。朝拜的人们双手合十,在浦台底座四旁点燃着一盏盏青灯普照之下跪拜,顺时针转拜三圈,祈求平安祥和。
广场上的银殿还在修缮。铜殿恢宏壮观。金顶是整个建筑群中的魂魄,金黄闪烁。
山顶高度达到海拔3000余米。远处的天空有一道气线分割了大气层,在阳光的折射中像是天与地的分水线。
这里不负最大一座佛山的盛名,不负一座有仙则灵的名山。蒋介石在这里引渡归隐大概也是源于此因吧。
三、乐山大佛
第二晚住在眉山市区一家商务酒店,感觉好有特色:眉山是一个象城,夜晚的大象广场灯火辉煌。
四川省艺术团的大型文艺演出正在进行。演出的节目内容反应和归纳了四川文化。它们是松涛水勇,树木深植于大地盘根错节,生命的力量无穷。四川人泼辣能干。滚碗、变脸艺术、餐饮文化、佛文化,彝族、藏族文化、峨眉武术、三国文化等,演出极其精彩。四川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多元的文化大省。
眉山属于乐山这座地级市管辖,乐山有三江汇合和乐山大佛。
三江指的是青衣江,岷江,大渡河。它们都是长江的源头。岷江的上游是金沙江。
乘游船在这三江汇合处游渡,感受宽阔的江面,甚为惬意。站在游船的顶层,环视四周,看到奔腾的江水波澜壮阔。
乐山大佛就在江岸的凌云山上。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历时约九十年。头部完成时主持法师圆寂,中断四十年又开始建造。
乐山大佛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损害。比较有名的有两次。
一次是张献忠盗窃。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此人生于陕西延安,凶狠无比。起义占领四川称西川王。屠杀四川,霸占无数财宝。他曾经把大佛开膛破肚,盗走腹中宝物。第二次损害就是文化大革命。
传说现代中大佛曾经两次流泪,一次是60年三年自然灾害。二是76年唐山大地震。
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就源于此佛。
而真正建造大佛的用意是让大佛镇守三江避免水患。自从建造了大佛,这里的江水就再未到过大佛的脚面。大佛的脚面能停下四辆轿车。凌云山的卧佛与打坐于山上的大佛浑然一体,形成真正的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四川是重要的佛教圣地,这里的人大多都有佛教信仰。从乐山人的住房这件事儿上,就能反应出大佛在乐山人心中的分量。乐山没有高楼,三江汇合处的大佛对岸三江洲头的那几座大楼大概就是乐山市最高的建筑,然而,大楼建起来以后,大约有一半左右的高层都不能销售出手,原因是,乐山人居住高度不敢超越大佛的身高,都愿在大佛的视线之下安定生活,祈求佛佑。
李嘉诚说,在中国,有一亿人信仰马列,有两亿人信仰佛教。李嘉诚拿出了许多个亿用于建设教堂。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用这些钱去建学校?他说,建学校可以增长知识,多修建建一所教堂,就少建设一所监狱。佛教的信仰还是必要的。
四川是乌木储量最大的地方。乌木价值非同一般的高,上亿元一吨。这个中国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着两座乌木雕刻的,世界最大的狮子。乌木狮子身长十米,高四米。一个同行的吉林女游客眼睛很尖,立刻看到了狮子的生殖器。她立刻告诉我,你看,还有生殖器。我看了一下确实有,就拍下了一张照片。
四、都江堰
到都江堰先走毛主席走过的幸福路。
都江堰建于1300年前,设计者是李冰。李冰有两个女儿,按照当地习俗,一个女儿半个儿,两个女儿就是一个儿子。于是,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的功绩,在为他修建的庙堂里同时也修了一尊他儿子的塑像。今天,因为申遗必须符合事实,才把儿子的塑像换成了李冰夫人的塑像。
滚滚岷江奔腾咆哮,过去经常受到洪涝威胁,人们深受江水灾难。如何才能治理好岷江这个心头大患?李冰就职来到都江堰做官。
当时蜀都官府为治理岷江,拨下来了九百万两银子。
如何用这笔资金解决好岷江水患的问题,李冰做了许多非常深入的考察与设计实验,最终建成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有人把它比作与长城一样的世界历史遗迹,但是,它有长城比不了的长久作用,这一作用直到今天,以及久远的未来都在发挥不可替代的防洪作用。
第一道工序,保瓶口。
李冰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第二道工序,分水鱼嘴。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宽度占百分之六十,顺江而下称为外江。另一支河道较窄占其余百分之四十,但因挖低河道,流速加快流量加大,变挖低河道后经鱼嘴分流,便迅速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第三道工序,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四根大“卧铁”。每年都要淘滩,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
飞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鱼嘴与保瓶口之间,李冰设计建造了金刚堤,用来分开内外两江。筑堤用的石笼和三角桩都很有想象力。今天仍然能够看到这些防洪筑堤建坝工具的展览图片,还能看到茶马古道,民工淘滩,不分男女老幼,为了防洪,都要参加劳动,清理飞沙和淘滩清河。
现在的金刚堤换成了水泥建筑,让堤坝更加久远牢固。但当时李冰的创造力,治水工程的伟大,确实让世人折服惊叹!
游完都江堰,过夫妻桥,晃晃悠悠的长桥,夫妻一定会很自然的挽手而行。登山乘巨型滚梯到七层宝塔环视都江堰工程和新老市区,望地震灾区和四姑娘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登青城山,占卜人生未来,问道子孙前程。
逛崇州街子古镇,看五棵树与字库塔。
完成全部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