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芙蓉国里尽朝晖(散文)
芙蓉国里尽朝晖
张昆
说到湘西,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就是《乌龙山剿匪记》及《血色湘西》等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风土人情。神秘似乎就是其天然标签。“可是慢慢的看吧。对湘西下断语太早了一点不相宜”,沈从文先生早就这样写道。
桃花源里可种田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桃花源,是武陵渔人偶然碰上。那里的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怡然自得。亿万年前的汪洋大海,造就了武陵源风景区如今让人叹为观止的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沿着蜿蜒十余公里的金鞭溪,一直走到索溪谷。著名的喀斯特溶洞——黄龙洞位于此处,所谓鬼斧神工莫过如此。其中的钟乳石的“定海神针”1亿元的保费,不失为营销的成功案例。紧挨着索溪谷的天子山风景区,隶属于桑植县。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的家乡,桑植建有贺龙公园,当中塑有元帅及其心爱的战马雕像,以此致敬与追思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就在宝峰湖。叠彩峰岭,群峰倒映溪间。山上珍稀树种珙桐,以及遍布于溪水之中俗称“娃娃鱼”的大鲵等,无不述说武陵源的神奇与美丽。即使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种田,亦可安居乐业。
边城蕴藉今安在
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沈从文的星斗其文,让人们知道湘西边城的存在。满清入主中原时,派遣戍卒驻扎此地。遗留的众多城堡,为当年屯兵所需。在这座孤城的高处,还可依稀遥想角鼓火把传送军情的场景。
小城四周,分布着几百座苗寨,正是武侠小说中的“苗疆”。苗人放盅的传说,辰州符的信奉者,皆与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上这基本属于外来者的误读与过度诠释。
这个原先叫做“镇竿”、后来改称“凤凰”的小城,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一样,耕读被视为传家之宝与立身之本。远至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曾任凤凰厅道台)、人称“熊凤凰”的民国总理熊希龄,近到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从此处走出,也是自然不过。
一般来说,城镇大多依水而建,水路交通便捷兼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凤凰小城也不例外,为沱江而环绕,其两岸的吊脚楼,风情万种。不过,许是受旅游大开发的误导,商业气氛浓得化不开。天一擦黑,灯火通明,游人如织,酒吧的音乐震耳欲聋。
“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的话,似乎就是今天凤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