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东窗事发(小说)
一
一八九八年八月初三,京城内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一道寒光划破天空,照亮了法华寺的大门。一道黑影闪来到报房胡同内袁世凯下榻的法华寺。侍卫一看是谭嗣同便赶忙行礼后,进去禀报了。
“就说我不在!”袁世凯对进来的侍卫说道。
“袁大人,他已经进来了,正在后院呢。”侍卫答道。
“好吧,让他到厅内等候,我一会儿就过去。”袁世凯不屑地说道。
谭嗣同急匆匆直奔袁世凯卧室而去。
袁世凯听见脚步声,便洋装趿拉着鞋子迎面出来,微笑道:“谭大人深夜拜访,不知有何指教?快请坐。”
谭嗣同淡然说道:“不必了,皇上有密令,让你即刻带兵包围颐和园!”
袁世凯一听满脸茫然,忙问道:“谭大人让微臣围颐和园干什么?”
谭嗣同目光炯聚,说道:“当前形势对皇帝大大不利。荣禄将于九月会在天津阅兵时杀掉皇上,所以让你带兵在天津先杀掉荣禄。然后带领手下兵马入京,一半围住颐和园,另一半守住宫门。”
袁世凯辫说道:“这是谋反!我无法答应此事!谭大人三思啊。”
谭嗣同接着说道:“保护皇上怎么叫做谋反?你不带兵勤王才是对皇上不忠!荣禄、慈禧早已认为你是我们的人,你今天不带兵勤王,日后若我们行动失败,你也会被牵连,早晚被人清算!而日后若我们行动成功,确保皇上掌握大权,凭你今天软弱的表现,你以为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袁世凯看着谭嗣同,内心忐忑,惶恐说道:“好,我愿意诛杀荣禄、围颐和园,保护皇上。”
谭嗣同接着说道:“还有,一定要除掉慈禧那个老朽,不然国家恐不能保。”
袁世凯惊愕地说道:“太后听政三十多年,深得人心……”
谭嗣同打断袁世凯的话,说道:“去此老朽,你只需要干两件事:杀荣禄、围颐和园。你如果不答应我,我立刻就死在你面前。你的性命在我手,我的性命也在你手。今晚必须决定。决定后,我马上进宫,到皇帝那里请旨办理。”
袁世凯说道:“这件事关系重大,不可以草率决定。而且你想今晚去皇帝那里请旨,恐怕皇帝也不会应允的。”
谭嗣同说道:“我自有说服皇帝的办法,他不会不批准我们的计划的。你等着,后天你到皇帝那里请训时,皇帝一定会给你一道按计划行事的朱谕的。”
袁世凯心里一惊,说道:“天津是各国聚处之地,如果忽然杀了荣禄,中外官民,必然轰动。而且驻扎在天津的北洋军,还有宋庆、董福祥、聂士成各军。北京城内,还有八旗兵不下万人。而我袁世凯的军队只有七千,如何能办?”
谭嗣同看出袁世凯的顾虑,便说道:“你可以动兵后,马上把皇帝的谕旨给各个将领看,同时照会各国,看他们谁还敢动?”
袁世凯辩称道:“本军粮食器械子弹,都在天津营内,存的不够。必须先把粮食弹药运足,方可用兵。”
谭嗣同说道:“那这样,我可以先请皇上把朱谕交给你,等你布置妥当了,一面密告我日期,一面立刻动手。”
袁世凯看罢密诏,说道:“谭大人,这不是皇帝的朱谕,而且上面没有杀荣禄、围颐和园的说法啊?”
谭嗣同心中早已料到袁世凯不会相信。他话锋一转,说道:“对,朱谕在林旭手中,这一份是杨锐抄给我看的。我跟你说,皇上确实有此朱谕,在三天前就发出来了。林旭这家伙真可恶,不马上交给我,几乎误了大事。”
对如此孤注一掷的计划,袁世凯当然不会认同,但见谭嗣同腰间衣襟高起,似有凶器,恐引起他变,便措辞应诺。
袁世凯信誓旦旦,大义凛然地说道:“我袁世凯不是怕死的人,只怕事情泄露连累了皇上。”说完袁世凯摇摇头做到太师椅上,面带难堪之色。
谭嗣同怕他打退堂鼓,冷眼说道:“怎么样,你干不干?”他连说二遍,见袁世凯不动声色,便要从腰间摸枪想一枪毙了他。
袁世凯眼光狡猾,早已料到谭嗣同的诡计,便应诺道:“好吧!你先把朱谕放在这,我会尽力而为。”
谭嗣同道:“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报君恩,救君难,立奇功建伟业的道路,走这条路,将来天下大政一定由你一人管辖;第二条是你贪图富贵,告密封侯,卖主求荣的道路。除了这两条路,再没有第三条路。”
袁世凯拍着胸脯说道:“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我袁世凯三世受国恩深,决不至丧心病狂误了大事。只要有益于君,有利于国,我尽心竭力而为!”
谭嗣同满心欢喜,说道:“好!你真是一条汉子!”
说罢,二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袁世凯然后托词还要赶着写奏折,支应谭嗣同离去。但是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并策动其举兵勤王的事虽然很急,如果不是在谭嗣同的催促下,袁世凯或许没有那么信誓旦旦,但起码并未坚决拒绝。
二
皓月仍高挂于天,似乎冷眼旁观事情发展;而厢房中微弱烛光摇曳间,起伏阴影,如同袁世凯的内心捉摸不定……
法华寺会面后的两天,袁世凯紧急赶回天津向荣禄禀报:“康党意图对太后不轨,请中堂速速处理!”
荣禄见了袁世凯递上的密诏,大惊失色,这不是要老夫的命吗?
荣禄呵呵一笑,说道:“他说有两条路,那么你走那一条?”
袁世凯面色尴尬,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荣大人,别开玩笑了。卑职是您的部下,全听你的调遣。”
荣禄抬头看了袁世凯一眼,点点头,呵呵一笑,说道:“好,难怪你官运亨通,识时务者为俊杰!事不宜迟,咱们立刻进京,把它交给老佛爷再做打算。”
荣禄和袁世凯便连夜赶往京城,去找慈禧太后商议对策。
袁世凯这件佞小人,真的干净俐落地把谭嗣同给供了出来。但是袁世凯这么做并不傻,一是谭嗣同的独断专行成功与否还不能确定啊,二是找荣禄的胜算把握比较大。更重要的是袁世凯知道荣禄此人乃是慈禧的铁杆,根据传闻,慈禧在进宫以前跟荣禄曾有过一段情,所以这个人情他送对了,对以后自己的仕途也是不可限量。
荣禄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北京附近包含聂士成的武毅军、董福祥的甘军、驻扎直隶的乡勇旧营等超过十万人的武力。连袁世凯的小站新军军火,都是由荣禄配给。
袁世凯所属部队七千人没枪没炮,还被十万大军紧盯,自己更被严密监控,根本没有兵变的能力!
三
乐寿堂内,慈禧正在喝茶,李莲英忽报荣禄大人求见。慈禧太后一听自己的老情人来了,岂能有不见之理。便宣旨觐见。
荣禄见了慈禧太后,二话没说,便把所谓的朱瑜奉上。
慈禧太后拿着假朱瑜仔细看着,眼一瞪,眉头一紧,怒气冲中的把身边的果盘打翻在地,大声喝道:“简直反了天了,给我戒严紫禁城,严查革命党!”
接下来两天,紫禁城内关卡林立,就连王公大臣和妃子妃嫔过往也要查看一番。此时皇宫内冬暖阁,光绪皇帝和康有为,谭嗣同正在议事,忽然有人来报,说皇城内外正在禁止通行,左右盘查。
康有人也不解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光绪帝也一头雾水,说道:“会不会……”
康有为急切地问道:“嗣同,你们不是约定明天吗?”
“是明天啊?”谭嗣同也疑惑,“难道他等不及了,想早一天动手。”
康有为再询问侍卫:“你遇见的兵拿什么家伙?”
侍卫说道:“有带大刀花枪的,可也有背着洋枪的。”
谭嗣同惊喜道:“有背洋枪的?”
“嗯,多的很!”侍卫答道。
谭嗣同满面喜色,说道:“那一定是他的队伍!只有他一个人的队伍是背洋枪的。”
光绪皇帝也惊道:“难道他们今天就……”
“对!一定是他们等我,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他也是个急脾气,索性动手算了。皇上,那咱们就快预备吧。”谭嗣同催促道。
“快预备,你们下去看看!”光绪帝吩咐贴身侍卫。
“喳!”侍卫转身出去了,直奔外面观察情况去了。
乐寿堂,后花园大臣们慌乱成一团。
只见李莲英高声喊道:“老佛爷起驾了!老佛爷起驾了!”这声音独特,穿透力很强,太监独有的细嗓门,高分贝!
四
冬暖阁内,侍卫匆匆来报:“皇上,不得了了!”
光绪帝急切问道:“怎么了?”
侍卫答道:“皇上,据禁卫军报告,连皇城也被乱兵给围住了。”
谭嗣同惊诧地说道:“胡说,怎么会是乱兵?”
侍卫接着说道:“还有,据说太后老佛爷,从颐和园起驾回宫了。”
光绪帝面色慌张,惊讶道:“什么!?”
康有为感觉不妙,说道:“太后从来不进宫的,太后这两天不是欠安吗?”
谭嗣同则说道:“对,一定是颐和园被围上了,传出来相反的消息,不信你们看,一会再传来消息,准会是……”
光绪帝也说道:“对!再去探听探听!听清楚了,不要乱说。”接着两个侍卫又出去查探消息去了。
康有为这时,思索片刻,说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嗣同,你同他约定的是明天吗?”
“是明天。”
“而且要你取了朱谕。”
“对,朱谕。”
康有为思索片刻,说道:“现在既不是明天,又没有朱谕……”
谭嗣同也不敢多往深处想,说了一声:“也许他等不及先下手。”
“也许他出卖了你呢!”康有为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谭嗣同此刻心神不宁,说道:“不会,不会,他绝不会!”此乃成功的关键,若是此计失败,那就是陷他于万劫不复之地。
康有为叹道:“但愿不会,不过这件事可真有点蹊跷。”
谭嗣同也说道:“确实很奇怪!这家伙,他就算提早一天下手,也不该不告诉我一声。”
光绪帝心焦如焚,说道:“怎么回事,到底?”
谭嗣同便安慰皇上,说道:“皇上你别听他们传言之误!等着好了,臣有把握。要不我出去一趟,我自己打听打听去!”谭嗣同说罢出了暖阁,自己一探究竟去了。
不多时,两个侍卫又回来汇报情况,光绪帝惊讶地说道:“进了西直门了,真的?”
侍卫答道:“千真万确!”
光绪帝慌乱地说道:“快把变法的新书收起来!快!”
光绪帝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内不停徘徊着,便对康有为说道:“康老师,你就不必愣着了,快逃命吧!”
康有为泰然自若,淡淡地说道:“承蒙圣恩,是要扶君危,救君难的,臣愿意与皇上同生死共患难,也不愿意离开皇上一步。”
光绪帝此时心焦如焚,说道:“为了我们将来的大事业,不能避免目前的小灾难。”
康有为坚定的说道:“臣不怕死!”
“哎!我个人生死是小,可是牺牲要牺牲的有价值。”光绪帝还是劝康有为马上离开此地。
突然这时从外面跑进来一人。正是谭嗣同,他愤然说道:“皇上,我错把狗熊当英雄,袁世凯,他当真出卖了我!”
光绪帝和康有为闻言,愣得半天没说话。难道苍天真要绝我们退路吗?
“皇上,康老师。我有眼无珠,分不出好人歹人,我连累了你们,我害了你们!”谭嗣同说完跪在地上,泪如雨下。
光绪帝一看事情紧急,便对康有为说道:“康老师,快走吧!”
康有为依然坚定的说道:“我决不走!”
谭嗣同拉着康有为的手臂,说道:“康老师,迟了就糟了,快走吧!”
康有为挣脱谭嗣同的胳膊,说道:“皇上,你怎么办?”
“皇上,要不,我们一起走!”谭嗣同说道。
这时,从后堂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声音说道:“不,皇上。您还年轻,要忍受,什么都要忍受着,将来总会有那么一天的。”说话的人原来是珍妃。光绪帝听闻珍妃一番话,感觉有道理,便对康有为说道:“好,康老师,快走吧。走的越远越好,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总有一天会见面的。”
“皇上,这一百天的维新,臣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康有为见劝不动皇上,便深情地说道。
“康老师,快走吧!”谭嗣同急忙催着。
“唯愿皇上圣躬康泰,不遇见危难,臣永远是皇上的忠臣。”康有为说完跪倒磕头。
“快走吧!”光绪帝转身,不愿意看到这难舍难分的一刻。
谭嗣同搀扶着康有为火速离宫而去。
五
此时,慈禧太后已达养心殿。李莲英老远就高声喊道:“太后老佛爷驾到!”
“太后老佛爷驾到!”
“太后老佛爷驾到!”
三声高喊,侍卫和禁军便把皇上寝宫围得严严实实,宫女太监也已摆驾到了宫内,放置好了茶点、果盘等物品。这时候没有人吃这些东西,但是老佛爷喜欢讲排场,所以她到哪里这些该有的物件都随身到哪里。
宫内妃嫔们也惊讶不已,都怕见到老佛爷那张生皮脸,死白没有笑容的样子。所以个个在屋内胆战心惊。皇上也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不多时,满朝文武也已经到了,位列寝宫两旁等候指令。
光绪帝在老佛爷进门之前早就乖乖的附身在地,等候着她到来。众大臣见皇上都跪了,个个不敢怠慢,纷纷跪倒,等着慈禧天后来了训话。
慈禧太后站在殿前的台阶上,蔑视着宫内的一等众人,缓缓走下台阶。
为便于联系,请加入柳岸文友交流群:49041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