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三个编辑(散文)
我们澴川读书会是民间组织,没有一分钱经费来源。自然,读书会微信公众号的编辑,也是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我想,支撑他们辛勤劳作无偿付出的,应该是源于对文学的挚爱,对理想的坚守吧。
读书会最初的编辑子扬,是一个文质彬彬很是秀气的小伙子,在某金融机构工作。每天写材料跑新闻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下班后,还要联系客户谈业务。也只有等到晚上把所有事情都忙完,才有时间编辑稿子,确实很辛苦。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在读书会参与主办的《书时光》公益讲坛上。小伙子就坐在我旁边,一直聚精会神地听课记笔记,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后来和会长白鸽闲聊,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编辑子扬,心间不觉有些后悔,当时应该和他打声招呼的。
后来加了子扬编辑,因为都忙,也没怎么聊天。一天晚上,子扬发来消息,说在编辑我的文章,有几个地方需要探讨一下。于是,关于“湾”和“塆”的区别,以及究竟是“不能自已”还是“不能自己,”明明是我写了错别字,子扬看出来了,他却依然很谦逊。
子扬毕竟是太忙,读书会后来虽然有新的编辑加入,却也没能做长久。眼看有一段日子公众号没有更新了,稿子也挤压了不少,这让人很是焦虑。会长白鸽又要忙单位的事,又要忙家务事,自然无暇编辑公众号。而我,不大会用电脑,也只有干着急的事。一日和梅朵聊起此事,想不到她一口应承帮忙编辑。这让我深感意外。因为梅朵实在是太忙,她是单位的纪检组长,是县诗词学会会刊编辑,是剪纸艺术传人,是老年大学的班长,等等等等,她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别看她平时风风火火的,身体却不大好,背包里随身携带的药品,少说也有三四种。
梅朵首先和我约法三章,要我负责校对,负责找图片,不许催她。她虽然口口声声说不参与校对,实际上,编辑起来,审核文章比谁都严谨。一日,她说手头编辑的文章有错别字,让我仔细找找。我反复看了好几次,也没发现什么纰漏。梅朵自然是对我一通批评,说读书会公众号代表家乡的文化水准,代表读书会的形象,必须要敬畏文字,尽量避免错别字。然后她指出,作者把李树写成了“季”树。我赶紧看看稿子,还真的有错别字,不觉为自己的马虎大意而羞愧。梅朵编辑稿子追求文图结合,美轮美奂。好在县里的几个摄影大咖,如听秋馆主,他乡月明,对读书会的工作都很是支持。表示他们拍的照片可以随便用,让人又是感动,又是感慨。梅朵担任编辑期间,读书会公众号开通了打赏功能。梅朵说,特别看不惯某些平台截留作者打赏的行为,我们应该把打赏的钱,一分钱不少返还给作者。梅朵的建议,自然得到了大伙的交口称赞。
今年以来,读书会公众号迎来了新编辑若茶,她是一个特立独行开朗阳光的女诗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若茶第一把火,就是取消了作者简介和照片。她说,文章就是最好的名片。仔细想想,她说的还真的有几分道理。然后,就是一个劲的找我催稿子。她说,只有尽可能地多推佳作,才能让家乡更多的人爱上读书,爱上写作,进而更好地生活。
特喜欢某位读者在公众号文章下的评论:“因为你们的文章,我找到了热爱家乡的理由!”人生在世,为挣钱而工作天经地义。不过我想,不是为了利益而付出的汗水更加值得敬重,比如我们的三位编辑,我们的会长,我们读书会的各位老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