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茶香识女人(散文)
文人都习惯把女人比做鲜花,成语“花容月貌”“闭花羞月”就成了修辞美女的标配。
说女人如花,既喻她们的姿色与容貌,还指她们性情与品性,譬如牡丹富贵,桃花娇妍,杏花多情,玫瑰热烈,芙蓉脱俗,百合清新……
说女人如花,这是男人拉开审美距离,将她们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花,开放时都迷人,凋谢也迅速。为了结果,花总有枯萎时候。正因为花开短暂,韶华易逝,才有林黛玉葬花时的感伤:“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说女人如花,用作观赏;说女人如茶,侧重于品味,只因苏轼有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一首小诗,从此美女便与茗茶等价齐观了。
品西湖龙井,观杯中茶叶缓缓悠悠,恰如西施踏着草地上的露珠娉婷而来,袅袅如雾的水汽里有一股幽幽的清香,迷离了多少男人的心。
苏州碧螺春,宛若眉清目秀的姑苏女子,撑一把花折扇,结着丁香般的愁怨,走进了深深的雨巷,她那清芬的气质就在这朦胧的意境中散发出来,留下一个婉约清丽的背影。
黄山毛峰透出一股高傲的冷艳,升腾起淡漠的水雾,有几分超然物外的禅意,像生性沉静的女人,不易被浓情点燃,她只是端坐在你的面前,气定神闲地看着你,你却不能走进她的内心。
福建铁观音风韵十足,温柔缠绵,散发的是高贵女人的气息,媚而不俗,甜而不腻,与之面对,于淡淡的雾气里隐约可见一张顾盼神飞的脸。
信阳毛尖香气清高,如同娇妍多情的少妇,滋味浓醇,粉面含春,颦笑不定,掩不住招人的喜爱,似在炉火旁读一本言情小说,熊熊火焰让人产生如火烤般的渴望。
云南普洱老而弥坚,就像饱经风霜的老妇人,虽然憔悴了容貌,但内涵深藏于心,散发出人情冷暖,氤氲着人间沧桑,让人顿悟,令人钦佩。
因气候、土壤、水质不同,茶之品质各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出身不同,呈现女人品性多样,娇柔惹人怜,多情让人爱,才情令人敬。
制茶似育女。人受教育不同。种茶靠天时,制茶靠火候,轻揉慢捻之间完成茶品;不同节气的茶需要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恰似因材施教不同性格的女人。女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滋生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
女人如茶,品味不一。江浙人爱喝绿茶,华南人喜好铁观音,西南人多喝普洱。不同男人喜欢性情不同的女人,有喜欢温柔文静的,有喜欢外向活泼的,有喜欢明艳多情的,也有喜欢憨直泼辣的。
女人如茶,形态多样。仅江浙绿茶还可再分为碧螺春,毛尖,雀舌、炒青等,品种不同,因为采摘时间不同,因而对于不同节气的茶,又得采用不同的泡茶方法。
女人如茶,茶香识女人。
苏州碧螺春如二八少女,情窦未开虽嫩,但不解风情;碧螺春虽然名贵,但经不起开水泡,必须将茶叶撒入温水中,待一阵绿云翻滚、似秋叶纷纷而落后,细品才觉茶香。
无锡毛尖似多情少妇,需先放茶叶置于杯中,开始只能加少量热水,待其叶润泽、泡开之后,再倒入开水,一舌茶水,满腔江南,唇齿留香,余味绵长。
常州雀舌似风韵犹存,镇江炒青如资深美女,无需过分讲究,直接加入滚烫的开水即可,就像那些阅历丰富女子,你只能与之坦诚相待,必须以情感人,哪怕热情再高也惊吓不倒她们。
陈年普洱,非水煮闻不得其香,你不真心实意,如何能让阅尽人间情暖、尝遍世态炎凉的老妇人动得真情?
女人如茶,男人似水。不同茶种,味道不同,不同水温,馨香各异。男女相爱如泡茶,男人要用才情让女人由衷敬佩,用体贴使女人倍感温暖,用热心令女人感动不已,最后女人的爱从“叶心”慢慢析出,最后溶入男人的“茶水”,两者组成相亲相爱的家庭。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情的修行,那么获得爱就是修得的正果。让女人开心是男人的天职,而如何赢得女人的爱情,还得靠他们的智慧。但愿普天之下所有男人不仅是“护花”使者,而且是“泡茶”能手,还都是“品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