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童年(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童年(散文)


作者:周春根 白丁,1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13发表时间:2019-06-30 08:17:54

相比于现在的孩子,我们七零后这一代人,似乎是没有童年的。没有肯德基,也没有游戏机,没有游乐场,更没有摩天轮。如今的孩子吃喝玩乐的那些东东,我们那时见都没见过。当然,那时也没动物园,根本也不需要动物园,整个村子就像是个没围墙没栅栏的动物园,我们自己就是散养的,整天巷子里草堆旁水塘边,窜来窜去,弄得灰头土脸。
   似乎没有,不等于真的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谁会没有童年呢?(哦,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好像没有哎,呵呵)我们那时的童年因为没有早教班托托班,也没有幼儿园,学前教育空白,显得格外漫长。大人们早出晚归田里劳作,哪里顾得上孩子,往往都是随口托付给巷子里背驼得弯弓似的老太太,或是交待下邻居家略大点的孩子,实在没办法,干脆反锁在家里,任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到累了睡着了,再睡醒了接着哭,也是家常便饭。那时的我们真心没啥吃的,至于怎么玩,那时有那时的玩法。
   女孩子,无非是结伴玩些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之类,记得还有一种叫做格房子的游戏,泥地上先画出一个长方形,里面再画若干个有规律的小格,根据约定的规则,一只脚提着,单腿在里面一格格的跳,并把作为道具的瓦片踢来踢去。男孩子不玩那些,滚铁环的,玩玻璃球的,用铜板凿钱墩子的,这几样都没有的,直接玩泥巴,一样玩得不亦乐乎。水塘边抠起来的高品质泥巴,经过小手手揉搓锤炼,捏成碗状,碗口朝下,单手高高举起,使出喝奶的力气摔向地面,只听砰的一声响,炸开一个大窟窿,谁的响声更大,便很得意,引以为豪。
   我从小不是个调皮的孩子,也不贪玩,前面说的那些游戏,我更多时候只是个围观小群众。这不是我自己夸自己,这是我爷爷说的。有次家在邻村的舅爷爷来玩,爷爷陪着喝酒,那时的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叫人,傻傻的呆在一边看小人书(不认得字,就是看画的小人),爷爷咪了一口酒说道,我家春根不贪玩,文乎文乎的,手又修长,以后肯定要做教书先生的。舅爷爷猛抽一管旱烟,咳嗽几声接过话来,我看这孩子半天没句话,看样子又不尖酸,怕是大了没啥出息。然后,没有然后了,你懂的,爷爷和舅爷爷聊天聊垮了呗。不过,在我们家乡,舅爷爷为大,舅爷爷说了算,如今的我,果然应了他老人家所说,没啥出息,真是灵验。
   说起尖酸,这不是尖酸刻薄的尖酸,这是家乡话里表示聪明机智会动脑筋的词,是个褒义词。那时候我爷爷卖糖果,自产自销,买回来的糖稀熬制好,加花生米或是芝麻搅拌,均匀摊在一块青色石板上冷却,然后切成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小块。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必然产生让人垂涎欲滴又不能卖钱的边角料,我和堂哥以及邻居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等着呢,眼瞅着爷爷见孩子多迟迟不发话,堂哥故作神秘的招呼我们几个,我们再去玩会吧,等会来吃糖!事实上,等我们几个走远了,他自己悄悄的杀个回马枪溜回去,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东西,这就是我一直学不来的尖酸。
   夏季,无疑是童年里最快乐的季节。不仅仅是因为夏天有各种各样的瓜果吃,更重要的是炎热的夏天可以下河游泳嬉水,快活得很。一帮孩子一会跳下去,一会爬上来,玩累了,口渴了,河水直接喝,那时的河水,卫生标准大概比如今某些劣质饮料牛奶还要好。整天泡在河里,倒也省了母亲洗衣服了,大热天,傻子才穿衣服呢,一个个都是精赤条条的,一个夏天过去,往往都晒得非洲黑人似的黑不溜秋。一个又一个夏天过去了,我该上学了。
   那时候,上学都晚,我也不例外。八岁那年秋季开学,父亲把我领到村头的学校报名,意外的是,上学还得面试,还得数数,数到一百才有入学资格。等轮到我了,平时数数还算顺溜的我突然紧张了,连续三次半途卡壳,愣是没成功数到一百。父亲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急得急中生智,老师,要不,喊我家小伙写个字你考考?老师表示默许,我不声不响走上前,捡起掉在黑板底下的半截粉笔头,中规中矩的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人”字。
   次日一早,带着两块钱学费,斜挎着我妈亲手缝制的新书包,我如愿以偿地走进校门,成为一名光荣的一年级新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光阴如梭光阴似箭光阴一去不复返,一晃,整整四十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七零后的我,心底深处,永远怀念那永远回不去的童年。

共 16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农村七零后的童年,格外漫长,格外快乐。村子就是动物园,孩子就是散养的,整天窜来窜去,各有各的玩法。女孩子有格房子的游戏,一只脚提着,单腿一格格的跳,把瓦片踢来踢去。男孩子有滚铁环的,有玩玻璃球的,有用铜板凿钱墩子的,也有玩泥巴,捏成碗状,高举,下摔,听响声。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玩法,玩得不亦乐乎。我更多时候只是个围观小群众。童年里最快乐的季节是夏季。一个个精赤条条的,整天泡在河里,河水直接喝,快活得很,晒得非洲黑人似的。看小人书,等不到糖果边角料、学不会堂哥的“尖酸”,八岁的我连续三次半途卡壳,写了个大大的“人”字,才成了一年级新生。应舅爷爷所言,七零后的我,长大后也没啥出息。但,心底深处,永远怀念那永远回不去的童年。顺叙写童年,插入两爷爷喝酒并预言孩子未来的小细节,笔法朴素,语言简白,写出了童年大乐。一篇记忆之作,回味生香,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9-06-30 08:18:42
  尖酸,居然是个褒义词。那时候我爷爷卖糖果,自产自销,让人垂涎欲滴又不能卖钱的边角料。堂哥招呼我们,等会来吃糖!他自己悄悄的杀个回马枪溜回去,这就是我一直学不来的尖酸。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周春根        2019-06-30 08:30:21
  多谢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感恩所有遇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