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夏日风情”征文】走进大理(散文)
我们一行四人乘火车开启了彩云之南之旅。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个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美国作家写了一本书,名为《消失的地平线》,当时在西方可谓名噪一时,书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就在那里。
七月十六日,我们就来到了这块土地之上,举目遥望苍山,如同一道绿色屏障,又如一条温柔玉臂,洱海恰似一块巨大的碧玉。它们就这样紧紧围绕着这座宏伟壮观的古城——大理。红门石柱,酒家客栈,掌柜坐台,满街的原生态土特产、银器玉饰以及花帽花边等等,我挑了两件仔细一看,的确是传统的城关商埠和手工作坊所精心制作,我拿出手机扫了二维码,与两位美女各戴了一顶红绿花边遮阳帽。
“五华楼”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镶嵌于楼前,我们登上了古城楼顶,四处扫视,宽广的城墙上高高耸起一座三层大殿,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二龙戏珠,仙女散花,巧夺天工。
居高临下,宽广的洱海正映入我的眼帘,海风徐来,绿波荡漾,只见小舟数艘上坐着一些游客。我问丽丽有何感想,她吃吃一笑说:“山美水美人也美。”洱海虽然是一个湖,但对于大理人来说它就是海,是他们心中的海,这里有那么多的鱼虾蚌类,给了他们丰富的营养。有了苍山,他们就有采不完的瓜果。
下午坐小巴车在苍山下的柏油路上行驶着,我凝视着车窗外如画般的洱海风光,只见水草丛中一对白鹭时起时落,正在嬉戏觅食。我侧过头见晓苇睡着了,眼角挂着清泪。三年前她背包来到洱海,她和她男朋友分了手,男方另觅新欢。或许这里有太多的爱情故事,唤醒她对爱情的最后一丝憧憬,一会她又把头伸出车窗。她看着一对又一对的情侣,眼神愈发茫然了。一下车她却走到我身前对我说:“方老师,我想在这儿多住几天。”我问:“为啥?”她说:“只想静一静。”我说:“那我们去缅甸玩了后来找你。”她点了下头。
这儿四周都是丛林,看不到道路,看不到晒谷场,黑压压的瓦屋一大片,没有一点缝隙。时不时看到山坡上有白点黑点在晃动,不一会便风吹草低见牛羊。
过了村寨之后,我们来到一个半岛上,这时我突然想起去年七月新闻播放女生失恋跳海自尽一事,我心里一怔。我们出门一行四人谁也不能扔掉谁,尤其晓苇她受过伤痛。我立即找尹丽丽她们俩人,她们正对着二座风格不同的金光闪闪的宝塔不停地拍照,我对她俩说:“我们得马上回头找晓苇去!”我边走边给她们讲晓苇的事,她俩很紧张,责备我怎么不早说。我们飞快地就爬上了一条环徊曲折的石径,三步并着两步冲上了山顶,翻过了那山岗。放眼望去,只见一个身披蓑衣、头戴竹笠的老渔翁,正驾着一叶扁舟,朝那烟波迷茫的洱海驶去,游客们突然大叫“有人跳水啦!”这时,远处冲锋舟飞一般驶来,两个武警战士跳了下去救起了晓苇……
离开半岛后,继续沿着洱海返回,左边是连绵的青山,右边是开阔的水面,我的眼睛紧盯着丽丽怀中的晓苇,心中默默地祈祷,但愿她再不会轻生了。
人生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大理让我着迷的不是苍山洱海,不是高高的雪峰,更不是山麓古迹。
我正出神地想着,突然间苍山不见了,洱海也消失了,我才感到晓苇才是我心中魂牵梦绕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