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且将“冷”眼视他人(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且将“冷”眼视他人(随笔)


作者:知足 秀才,251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57发表时间:2019-07-21 12:35:26


   前几天,我无意中听表弟对我说,在五一小长假的那几天里,他带两个儿子回了湖南老家一趟。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我不大相信,想不到对自己父母心存隔阂、一肚子怨气的表弟,口口声声说决不回家再见父母的表弟,还是忍不住对父母、对家乡的思念,在众人都意想不到的时刻悄悄地回了家乡一趟;当我从表弟嘴里得知是他的老婆要他回去的那一刻,我心里的狐疑竟然在顷刻间没来由消失了,我相信了表弟没有对我撒谎,同时,我不由得对表弟的老婆产生了一种敬意。
  
   二
   想到一些往事,我陷入了沉思中,沉思过后,也决定改变之前对她的看法。
   对于表弟妹,我之前其实是不熟悉的。那些年,远嫁他乡的我极少回家乡与亲戚们见面,若不是在接触网络后,才从表弟的QQ空间看到他妻子的照片,我会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当初本来以为我不可能会与她产生多少交集,但生活偏偏出现阴差阳错,命运安排我与她从素不相识到一见如故,然后又让我在与她交往的过程中质疑她的人品,再到今天,让我又决定重新审视她这个人。
   来到四川谋生的第一年春天,我们先在成都金堂县投资了几万元开酒坊,由于刚踏入这一行,经验不足,生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苦苦坚持了几个月后,最终只能正视亏本的现实,决定另谋出路。
   那年六月,正是我老公到处找新门面,又因人生地不熟四处碰壁的时候;就在老公濒临绝望时,在南充仪陇打拼了数年的表弟向困境中的我们夫妻流露难得的真诚,极力劝老公去南充仪陇找适合开酒坊的门面。在他的真心邀请下,老公去了南充仪陇县,并刚好在某繁华地段相中了一间地理位置尚佳的门面。
   就这样,我们离开了金堂,来到南充仪陇打拼。来到这里后的第一个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表弟妹,一个身材瘦小,肤色白净,相貌虽不出众,但让人看一眼感觉舒服的质朴女人。
   由于新的住处还未收拾好,未安装水电,不能入住,我们夫妻只能先在表弟家寄居。这一住就是十来天。白天,我们夫妻在住处搞装修,晚上则到表弟家吃饭、住宿。给表弟夫妻添了不少麻烦,我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好,也想过等我们安顿好了再好好回报他们一家人。
   老公从来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也非常感谢表弟夫妻对落魄中的我们伸出援手,让我们在举目生疏的仪陇有了暂时的栖身一隅,得已度过最困难的日子。不善用言语取悦人心的他用行动表达他的感恩,把自己缩衣节食省下的钱用来请表弟一家吃饭、吃宵夜,在表弟喊他帮忙干活时,也是随喊随到,开着摩托车赶到几十公里外的表弟家忙到很晚。
   那些日子,我们两家来往频繁,关系非常亲密和谐。或许是表弟、表弟妹在仪陇谋生数年,一年到头才回家乡一次,在异乡的土地上难以见到家乡的亲人,内心有一种对亲情本能的渴望的缘故吧,他们对我们是愿意亲近的;或许是我们夫妻在仪陇这片土地上无其他亲人故交,也把表弟夫妻视为唯一可以信赖、获取温暖的人吧,我们彼此间都不知不觉走得很近了,闲时挺爱在微信上聊天、逗乐。
   刚开始倒没什么不和谐的迹象发生,后来,表弟妹和老公聊天越来越无所顾忌,有时竟然以开玩笑的口吻找老公要红包。老公也不介意她如此直接,偶尔也会发个小红包让她乐呵一下。
   然后,表弟妹终究是太年轻了,三十岁都不到的她相比同龄人而言,其实是稳重朴素的,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她过于精打细算的个性也让她难以避免市侩,看到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表姐夫为人随和,好像没什么个性,她越发不注意分寸了,竟然在大年初一那天连一句祝福的话也免了,直接干脆地给表姐夫发一个消息:发个红包给我。
   这下,老公可不高兴了,他认为表弟妹太过份,大年初一连一句“给你们拜年啦,新年快乐!”都免了,就这样赤裸裸地找人家要红包,这让他很心里很不爽。他没回应。
   在老家过春节的表弟夫妻见我老公没有意思一下,这下他们也不开心了,尤其是表弟妹更是恼火,她无所顾忌地当着舅妈、舅舅、我的姐姐等人的面说我老公不识好歹,说我们在仪陇曾经受过她们不少帮助,可我们却怎么小气……
   获悉表弟妹在人前如此不顾事实,说着昧良心的话,为发泄不满而诋毁我们的人品,让亲戚质疑我们,我们夫妻也非常寒心,对表弟夫妻非常失望。
  
   三
   在无处申诉的憋屈中度日,我一度也郁闷不乐,但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劝慰老公不要与他们计较,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不要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也后悔当初不该高估了表弟夫妻的境界,不该在落魄时投奔他们。
   虽然心里有疙瘩,但我清楚,如果我因此刻意疏远表弟夫妻,甚至仇视他们,也是不厚道的,毕竟他们确实在我们落魄时曾向我们伸出过援手!
   我们依然保持偶尔来往,只是比之前少了联系。我会在表弟的孩子过生日时,提上礼物坐车去他的住处略表心意,老公也会偶尔问问他们的生意情况,与他们随意聊几句。我们都对彼此间的变化心知肚明,但我们又都非常默契的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我们的情况他们知道,他们家里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我们也清楚。
   去年十月份,我从表弟夫妻的口中知道他们夫妻与舅妈在电话里因交流不畅产生了矛盾,而且母子、婆媳关系越来越僵冷。舅妈的倔强让同样倔强的表弟对父母痛恨至极,以至扬言决不原谅自私的父母,也不再回家乡看望他们。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去年九月份,在距离表弟的门面不远处又来了同行与表弟抢生意,经历煎熬过后的表弟最终还是以高明手段征服了对手,与同行的儿子协商后,同行把门面转让给了表弟,表弟则买下同行的酿酒设备与物资,成为了那家才开张不到两个月的酒坊的新老板。这样一来,表弟夫妻就有了两家酒坊,两人成天忙得连轴转,既要忙着打理两处门面的生意,又要接送两个儿子上学放学,表弟更是因为心急生火,以至满嘴生燎泡,脚踝骨也给崴了,忍着痛还得干粗重活,有时有事需要出门时,又苦于没人照看屋里,很多时候只恨分身乏术。
   这时,他不由得想到在老家的父母。他们还不到六十岁,身体也没啥大毛病,完全可以到仪陇来帮表弟夫妻的忙,哪怕只是看守门面也行。
   表弟打电话给他妈妈了,说明难处与期望后,表弟期待着他妈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没想到舅妈却嗔怪起了表弟的妻子,认为是儿媳怂恿儿子要他们来四川,倒还在电话里把儿媳数落一顿。
   表弟见自己的妈妈不但不答应来仪陇帮自己一把,反而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老婆数落一顿,一时间让他气得口不择言,母子交流不畅,在电话里吵架,他说了一句“只怪我当初投错了胎”就把电话挂了。
   表弟的话气得舅妈差点昏厥过去,对儿子深深失望的舅妈再也不打电话给儿子媳妇了。而表弟夫妻却因为父母在他们最需要帮一把的时候对他们的艰难选择无视,他们也对父母失望透顶。
   去年十月的某天,我去了表弟那里为他们的儿子庆生日,表弟跟我痛诉父母的种种不是,把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都翻出来了,说他父母年轻时怎么自私、贪图安逸,宁愿受穷也不敢外出谋生,说他父母怎么不负责任,对他和姐姐的学习漠不关心,连找他们要钱买学习用品、交什么费用都不肯爽快给钱,甚至明明收到他的中考录取通知书后还故意藏起来,只因不愿再供他念书。说着说着,表弟的眼睛红了,泪水都流出来了,他在我面前毫不掩饰他对父母的不满,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任凭我怎么劝说,他都始终是一句话,绝不会向父母道歉。
  
   四
   表弟妹其实是善良的,她明明受了婆婆的冤枉,心里虽然感觉委屈,却没有在表弟面前火上浇油,没有怂恿表弟与他父母断绝关系;尤为可贵的是,去年大年三十那天,没有回家乡的表弟不肯打电话给他父母,而表弟妹却带着孩子们在电话里向公婆拜年。
   表弟妹对我们说,她也劝过表弟,不要继续与父母置气,在电话里主动向父母认错,别让父母继续痛苦下去。
   舅妈当然是渴望自己的儿子先向自己认错的,她一直期待着儿子打个电话给自己,好好说话,只是一直没等到电话铃声响起。她的心也拔凉拔凉的,气得不行的她甚至对我的姐姐们说过,表弟若不让她跪下认错,她决不允许表弟进家门。
   二月里的某天,我再度在电话里劝表弟时,表弟对他母亲说的这句话都还不以为然,冷笑着说决不打电话给他妈妈。为了想劝和表弟与舅妈,我又与表弟妹诚恳地谈了很久,她说她也一直在劝表弟放下怨恨,不要对父母如此冷漠无情。但她又说,她目前还没办法改变表弟的心态。
   自从那次劝过表弟以后,我再也没有和他聊天了,我也不愿费口舌了。表弟如此对待他的父母,让我一度怀疑他的人品。我心想,难道他真的变得如此冷血了吗?即便父母有错,没来仪陇帮自己,让自己失望,也不至于恨到要与他们断绝关系呀。再怎么无能的父母,都是把自己带到人世间,并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任何华丽的言语都不足以言谢的恩人;何况他们还不是极度自私的人,也曾在几个月里辛辛苦苦把破旧的老屋拆了,建起了楼房,让表弟一家人有个较为舒适体面的安居之所;也曾帮表弟把大儿子从断奶带至五岁,让表弟夫妻安心在四川打拼;大舅也会把自己在外做短工赚来的、亲戚送的好香烟留给春节期间回老家的表弟,他自己却抽廉价烟……
   我当然清楚大舅和舅妈有些方面确实遭人诟病,主要是相比家乡众多在外地拼命赚钱的乡亲而言,大舅和舅妈则显得不思进取,一辈子安于现状,守在家乡种着几亩薄田,偶尔给人家搞水电安装,靠打短工得过且过,似乎没有强烈的为子女幸福着想的心;以至一辈子活在温水煮青蛙的消极状态中的他们,过着饿不死、撑不饱,也对儿女没有惊人贡献的尴尬生活。那年盖楼房、为表弟张罗成婚欠下的债也多是由表弟在外谋生期间还掉的,这也让承受过生活重压的表弟夫妻至今都还为此事唠叨抱怨。
   当表弟去年向父母提出要他们来四川帮自己,却遭受妈妈奚落时,他心中本已尘封已久的旧恨这下连带新怨涌上心头,让他在心灵滴血的失望中继而对父母异常愤恨,视同陌路。他甚至连父母所在的微信家族群都退了。
   而舅舅舅妈却在干巴巴等待儿子向他们认错,迟迟没等到,舅妈也对她的儿子彻底寒心了。我去年回家乡后曾见到舅妈,她对我说起表弟时,一再强调绝不原谅自己的儿子,一脸怒气的她,眼睛里满满的幽怨,让我看了心情沉重,同时也为这对母子的关系变得如此僵冷而不由得心生疑惑:难道这世道真的变了,连母子亲情都如纸薄了吗?
  
   五
   几十天未曾联系表弟,当我无意中听到表弟说他五一期间带两个儿子回了一趟家乡时,我在惊愕过后,也明白一定是表弟想通了,放下了对父母的恨。
   但我还是有点疑惑,他是怎么想通的呢?又是谁说服了他呢?
   这次到了表弟家,表弟告诉我,是表弟妹要他带孩子五一回家乡的。他还说他妈妈下半年会来四川。
   他这次没有再说什么,我也不好多问。但我从表弟频频说出肯定自己老婆的话就可以断定:是表弟妹促成了表弟的家乡之行!
   她如果在表弟面前添油加醋,跟着她老公同仇敌忾对付公婆,她就不会让孩子们也跟爷爷奶奶视频聊天;如果她是个心胸狭窄的女人,也不会在过年那年打电话向公婆拜年,并在看到表弟晚上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时,鼓励他还是跟父母好好说话。应该说,是她的理性与宽容,才最终感染了并改变了表弟。
   我相信表弟说的,是他老婆要他回去的,因为她明白,只要表弟带上孩子们回家乡一趟,那么他们母子之间、父子之间所有的隔阂都将随着进门时的会心一笑而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我不由得决定重新认识表弟妹,虽然她曾经让我们夫妻不快,在她索要红包未果后对我们大肆诋毁,让我们陷入了遭人质疑我们不仁不义的尴尬中;但我回顾点滴往事后也还是释怀了,也愿意相信她的人品,选择忽略她曾经的小过错。
  
   六
   我只要明白,一个能放下宿怨,能用心呵护亲情,始终不会以任何借口对至亲绝情绝义的人,她就不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她就有了值得我尊重的理由。她不是强势到冷酷无情的女人,作为妻子,她是贤良的;做为儿媳,她是孝顺的,且不说为公婆添置衣服、戒指首饰,单说从中积极修复表弟与他父母的关系,也是难得的。她生来只是凡人,不是仙圣,所以我应该包容她的细过微阙;因为推己及人,我也非完人,有诸多不足,需要他人的包容。
   从表弟妹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两面,善恶兼存是事实,但让人欣慰的是善大于恶。她让我明白了如何看待一个人,冷眼视人,不是冷漠视人,而是冷静公允,不偏不倚,让审视的眼睛里既充满理性的光芒,又有温情的温润,才能把人性看得真切。
  

共 49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笔《且将“冷”眼视他人》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充满理性的眼光,以及温情的文字,讲述了一段表弟夫妻与父母闹别扭又和好的亲情故事。当初表弟一家在四川仪陇做生意,因妈妈不来帮自己一把,表弟对父母痛恨至极,以至扬言决不再回家乡看望他们。表弟如此对待他的父母,还有表弟媳妇过年时向我们索要红包等等不愉快的事情,让我一度怀疑他们的人品。后来我无意中听到表弟说他五一期间带两个儿子回了一趟家乡看望父母,还说他妈妈下半年会来四川,我在惊愕过后,明白了这肯定是表弟的媳妇想通了,才最终感染并改变了表弟,放下了对父母的恨。从表弟媳妇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两面,善恶兼存是事实,但让人欣慰的是善大于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放下宿怨,能用心呵护亲情,就有了值得我们尊重的理由。推己及人,冷静公允、不偏不倚地看人,才能把人性看得真切准确。文章构思精妙,心思细腻,笔意潇洒,情意满满,回忆往事,有喜有忧,不禁让人陷入了沉思,沉思过后,心有所悟,也改变了之前对他们的看法。语言精美,富有诗意,叙述故事生动灵巧,心理描写别有特色,文字内在的故事,引导读者跟着作者一同进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一起感怀人生,体会人生,领受人间亲情。问候作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